通过Python,将数据从Mysql挪到Mongo中,然后再从Mongo中读出处理。
我发现这个东西的名字很难起,所以就随便取了一个。但是反过来,名字难起的时候一定是有些探索价值的。
总体上,这部分算是实践All Data In Memory
的想法:所有的数据,看起来都像在内存。外部的数据,都统一落在机器的Mongo库,因为高速固态硬盘和大内存,使得数据看起来是持久存在内存中的。BTW,很快我应该就会搭建分片式Mongo集群,那样可以支撑更大、更快的数据吞吐。
AIDM有什么好处?
本篇改改以往的风格,说说原理,不上代码了。
在我的元数据库中存储了很多数据库连接,先确定是哪个连接。然后进行连通性测试。
会遗忘的自动查探 Loss Auto Probe
本次是手动查询的方式确定配置,然后调出。未来,我想可以用LAP来替代手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