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亲委派机制是学习jvm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知识!!
Java虚拟机对class文件采用的是按需加载的方式,也就是说当需要使用该类时才会将它的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生成class对象,而且,加载某个类的class文件时,Java虚拟机采用的是双亲委派机制,即把请求交由父类处理,它是一种任务委派模式
在介绍双亲委派机制的时候,不得不提ClassLoader(类加载器),JVM中提供了三层ClassLoader:
图示1:
图示2:
我自己建立一个java.lang.String
类,写上 static 代码块
package java.lang;
public class String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的String类的静态代码块");
}
}
在另外的程序中加载 String 类,看看加载的 String 类是 JDK 自带的 String 类,还是我们自己编写的 String 类
public class Test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java.lang.String str = new java.lang.String();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Test1 test = new Test1();
System.out.println(test.getClass().getClassLoader());
}
}
程序并没有输出我们静态代码块中的内容,可见仍然加载的是 JDK 自带的 String 类
为什么呢?
由于我们定义的String类本应用系统类加载器,但它并不会自己先加载,而是把这个请求委托给父类的加载器去执行,到了扩展类加载器发现String类不归自己管,再委托给父类加载器(引导类加载器),这时发现是java.lang包,这事就归引导类加载器管,所以加载的是 JDK 自带的 String 类
在我们自己的 String 类中整个 main() 方法
package java.lang;
public class String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自定义的String类的静态代码块");
}
//错误: 在类 java.lang.String 中找不到 main 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String");
}
}
由于双亲委派机制找到的是 JDK 自带的 String 类,但在引导类加载器的核心类库API里的 String 类中并没有 main() 方法
在 java.lang 包下整个 ShkStart 类 (自定义类名)
package java.lang;
public class ShkSta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出于保护机制,java.lang 包下不允许我们自定义类
避免类的重复加载。
一旦一个类被父类加载器加载之后,就不会再被委派给子类进行加载
保护程序安全,防止核心API被随意篡改,防止危险代码的植入
当一个类需要加载的时候,最先去尝试加载的就是BootstrapClassLoader,所以其他的类加载器并没有机会再去加载系统级别的类,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危险代码的植入。
自定义类:java.lang.String (不会覆盖jdk的String类,没用)
自定义类:java.lang.ShkStart(报错:阻止创建 java.lang开头的类)
简而言之,双亲委派机制先从下往上委托父类加载,遇到顶层或者不能加载该类的父类后,就从自身开始往下去进行加载,如果都加载不了,则抛出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