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清单是ERP业务流程的基础,特别是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如何物料清单做不好,后面的流程大概率会出问题。
定义:凡是要列入计划、控制库存、控制成本的物件的统称。
特性:
由一组唯一性的物料组成的“单层结构”是产品结构的基本单元。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若干个“单层结构”组成的,当成结构的上层物料称为“母件”,下层结构称为“子件”。下图中每个圆圈中都代表一个单层结构。
物料分类-->物料号-->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
能够在系统中通过物料号,查找到物料
一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物料编码
物料号一般为字符型,15-20位
通过二维码和RFID技术相结合
有些集团性企业是总部采购物料的,所以要求集团的物料编码和子分公司的物料编码要统一
不同地区的相同零件,图号规则可能不同,但如果是需要一起生产的,这里需要对物料进行重新编码,物料编码要统一。
传统做法是向零部件的毛坯上铸上图号。必须要把毛坯编码和加工后的零件编码进行区分。铸件“-Z”,锻件“-D”
6位自增的数字。好处:简单、全部是数字不易混淆(0和O)、方便录入
分成几段。例如XXXX-XX-XX-XX代表产品、部件、领阿金、版本。也有用于表示规格的:产品、品种、外径、壁厚、钢号、螺纹码。
一部分有含义,另一部分是无含义的流水号。XXX-XX。前面代表产品,后面代表序列号。
物料号编制时,用不同编码,代表产品的不同特征。
如果图号能够保证唯一性,部分场景也可以用图号代替物料号。
物料属性中可以进行区分
零售行业用的比较多。比如水可以按照瓶去入库,也可以按照箱去入库。那这两种就应该有不同的物料编码
一旦要改编码,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为很多业务流程都会涉及到物料。要删除的话,要全部都删掉。不然后续的流程就可能会出错。
GB表中,要细分到具体规格上。
采购方和销售方都有自己的物料编码和规则,要在系统中对应清楚。
产品销售出库的记录需要包含的编码。比如汽车,需要包含汽车编号、底盘、发动机编码
机电产品的图号、医药和化工行业的配方。物料名称、重量、体积等。
计量单位、订货量数据
处理方式分类,独立需求(MPS)还是相关需求(MRP)
销售员、计划价格、佣金、折扣计算
标准单位成本、实际成本、采购费用、售价
批号、待检期、最长保存期。
用报表的形式来表达整个产品的结构。包括他的组成、数量、结构关系。
仓库用来发料、成本部门来算成本、销售部门谈订单。
ERP系统使用的是制造BOM(M-BOM),CAD生成的是设计BOM(E-BOM)
关系:
主要区别:
物料清单没中物料有唯一编码,但是零部件明细不一定有。物料把零件不同状态用不同编码来表示。零件明细表不会这样处理。
零件明细表,既不包括图纸上不反应的物料,也不反应物料的消耗定额。
物料清单的母件的下属子件的排列顺序要反应实际装配顺序。
图纸上的组装件,实际装配时不一定出现(虚拟机)
设计是自制,实际外购
物料清单是非常灵活的。例如可以把模具放到物料清单中,然后用模具的寿命代表物料的数量。
小组中不仅要有设计人员参加,而且要有生产、工艺人员参加。
先定义母件,然后按照装配顺序依次录入母件所属的全部子件。
实际制造中并不形成的物料,作为一种过渡件处理。
代表规格和数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料。
具有一系列可选物料的基本组件,有虚拟件的性质。
所有产品都必须用到的相同物料。图中的钟罩、机芯。
通用件里面,有可选项。如图中的种罩、指针。
成套产品中可以包括,也可以不包括的组件。如图中的电池。
如何理解各种结构类型:上面代表产品,下面代表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