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刷题目录(剑指Offer、LeetCode、ACM)-----主目录-----持续更新(进不去说明我没写完):https://blog.csdn.net/grd_java/article/details/123063846 |
---|
- 思路分析
- 先找最早出生的年份,会最后死亡年份
- 然后得到相差多少年,比如1900年到2000年,正好100年。
- 使用差分数组,创建大小正好可以表达1900到2000年这100年的数组。每个数组的下标进行差值计算,差值就是1900;
- 如果1901年有人出生,就在arr[1901-1900]这个元素+1,如果有人死亡就在arr[1901-1899]这个元素-1(题目要求中写了,1909年死的人,被纳入1908和1909的计数,也就是1909算他活着,1910正式算他死了。同理,1901死的,也被纳入1900和1901的计数,1902才算他真正没有了,所以,arr[1901-1899] => arr[2] => 1902年)。
- 代码
class Solution {
//差分数组,用下标代表每年,时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O(n)
public int maxAliveYear(int[] birth, int[] death) {
int earliestYear = Integer.MAX_VALUE;//用来记录最早的年份,第一个出生的人年份
int deadline = 0;//最晚年份,最后一个人死亡年份
for (int i = 0; i < birth.length; i++) {
if(birth[i]<earliestYear) earliestYear = birth[i];
if(death[i]>deadline) deadline = death[i];
}
//差分数组,假设第一个人出生到最后一个人死亡,中间一个100年,那么需要101个空间
//比如deadline = 1999,earliestYear = 1901。那么一共99年。需要100个空间
//1999 - 1901 = 98. 98+2 = 100。因此差分数组长度为deadline - earliestYear + 2
int alivePeopleNum[] = new int[deadline - earliestYear + 2];
for (int i = 0;i< birth.length;i++){
alivePeopleNum[birth[i]-earliestYear] ++;
//因为题目说明,生于 1908 年、死于 1909 年的人应当被列入 1908 年和 1909 年的计数,也就是1909算他活着,1910正式算他死了
//也就是第i个人被计入年份x的人口需要满足:x在闭区间[birthi,deathi-1]内
//因此death[i]-(earliestYear-1),这个条件才算存活人数-1。
//这也是为什么100年需要101个空间的原因,比如1900-2000年
//假设当前i,2000年死亡,那么2000-(1900-1) = 101。
//下标从0开始,new int[102] 才会有101这个下标。
alivePeopleNum[death[i]-(earliestYear-1)]--;
}
int curPeople = 0;//当前存活的人数
int maxPeople = 0;//当前最多存活的人数
int theYear = 0;//当前最多存活人数的最小年份
for (int i = 0; i < alivePeopleNum.length; i++) {
curPeople+=alivePeopleNum[i];//获取当前存活人数
if(curPeople>maxPeople){//如果当前存活的人更多
maxPeople = curPeople;//最多存活人数更新
theYear = earliestYear+i;//最小年份更新
}
}
return theYear;
}
}
刷题一定要坚持,总结套路,不单单要把题做出来,要举一反三,也要参考别人的思路,学习别人解题的优点,找出你觉得可以优化的点。
- 单链表解题思路:双指针、快慢指针、反转链表、预先指针
- 双指针:对于单链表而言,可以方便的让我们遍历结点,并做一些额外的事
- 快慢指针:常用于找链表中点,找循环链表的循环点,一般快指针每次移动两个结点,慢指针每次移动一个结点。
- 反转链表:通常有些题,将链表反转后会更好做,一般选用三指针迭代法,递归的空间复杂度有点高
- 预先指针:常用于找结点,比如找倒数第3个结点,那么定义两个指针,第一个指针先移动3个结点,然后两个指针一起遍历,当第一个指针遍历完成,第二个指针指向的结点就是要找的结点
- 数组解题思路:双指针、三指针,下标标记
- 双指针:多用于减少时间复杂度,快速遍历数组
- 三指针:多用于二分查找,分为中间指针,左和右指针
- 下标标记:常用于在数组范围内找东西,而不想使用额外的空间的情况,比如找数组长度为n,元素取值范围为[1,n]的数组中没有出现的数字,遍历每个元素,然后将对应下标位置的元素变为负数或者超出[1,n]范围的正数,最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就是缺少的值。
- 栈解题思路:倒着入栈,双栈
- 倒着入栈:适用于出栈时想让输出是正序的情况。比如字符串’abc’,如果倒着入栈,那么栈中元素是(c,b,a)。栈是先进后出,此时出栈,结果为abc。
- 双栈:适用于实现队列的先入先出效果。一个栈负责输入,另一个栈负责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