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大话硬件。
这篇文章想分享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自举电容的充电回路。
自举电容很早就遇到过,但是没有深入的去分析,仅仅是停留在怎么用的程度。前几天找了一些资料看了看,趁着放假的时间,总结一下。
整体的框架如下。
1.初识自举电容
说到自举电容,其实我接触这个名字非常早。在大三上学期的寒假就使用到了自举电容。
那时候是要做一个太阳能路灯控制器的项目。由于需要高效率降压拓扑,我们就使用了同步降压DC-DC来做,用的是分离式,大功率的MOS管,自己外加驱动电路。
相比现在内部集成控制器的DC-DC来说,我那个时候做的功率算大的了。电流达到10~15A,虽然用的早,但是思考的并不多。
这个项目做完以后,我对自举电容的理解有两点:
(1)驱动上管时要使用自举电容,且要加二极管,防止电压举上来以后,反向充电到VCC;
(2)自举电容在下管开通的时候,对其充电;在上管开通的时候,需要放电;
就是这两点的理解,在后面的无论是面试还是工作过程中,只要是问到自举电容的作用,我都是这么答。因此,我也未做更多的思考,一直延续到工作中都是这样理解自举电容。
2. 同步和非同步拓扑
现在无论是消费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