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中的装饰器


    装饰器:Decorators

    Python装饰器接收一个函数对象,添加一些功能,并返回该函数对象。在本文中,你将了解如何创建装饰器(decorator)以及为什么要使用它。

    Python 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叫做装饰器,可以在不改动现有代码的情况下添加新功能。这也称为元编程(metaprogramming),因为程序的一部分试图在编译时修改程序的另一部分。

    先决条件

    为了理解装饰器,我们必须首先了解 Python 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 Python 中的所有内容(即使是类) 都是对象,一切皆对象。我们定义的名称只是绑定到这些对象的标识符。函数也不例外,它们也是对象(带有属性)。

    • 可以将各种不同的名称绑定到同一个函数对象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python
    # 定义一个普通函数 def first(msg): print(msg) first("干饭人") # 调用first函数 second = first # 将first函数赋值给second变量 second("干饭人") # 调用second函数

    输出:

    复制代码
    • 1
    • 2
    text
    干饭人 干饭人

    当您运行代码时,第一个和第二个函数都给出相同的输出。这里,第一个和第二个名称指的是同一个函数对象。

    • 函数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

    现在事情开始变得有点意思了。

    如果你在 Python 中使用过 map()filter()reduce() 等函数,那么你肯定已经是老司机了。将其他函数作为参数的函数也称为高阶函数higher order functions)。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python
    def add(x): return x + 1 def lose(x): return x - 1 def operate(func, x): result = func(x) return result

    我们按照以下方式调用该函数。

    复制代码
    • 1
    • 2
    python
    operate(add,3) # 输出:4 operate(lose,3) # 输出:2
    • 一个函数可以返回另一个函数。

    既然函数是对象,那么你都可以作为其他函数的入参了,把你作为高阶函数的返回值应该不过分吧。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python
    def is_called(): def is_returned(): print("干饭人") return is_returned new = is_called() new()

    这里,is_returned()是一个嵌套函数,每次调用 is _called()时定义并返回该函数。


    输出:

    复制代码
    • 1
    text
    干饭人

    • 闭包

    最后,我们必须了解 Python 中的闭包Closure),这里不赘述了,敬请移步至小主相关博文。


    装饰器

    函数和方法被称为可调用对象callable),因为它们可以被调用。

    实际上,任何实现魔法方法 __call__()的对象都称为可调用的(callable)。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装饰器是一个可调用对象,它用来返回一个可调用对象。


    A decorator is a callable that returns a callable.


    通常,装饰器会接受一个函数,添加一些功能,最后返回该函数。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python
    # 声明第一个函数make_pretty def make_pretty(func): def inner(): print("我是make_pretty,我来搞点事情") func() return inner # 声明第二个函数ordinary def ordinary(): print("我是ordinary,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如果我们执行代码:

    复制代码
    • 1
    python
    ordinary()

    输出:

    复制代码
    • 1
    text
    我是ordinary,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如果我们执行代码:

    复制代码
    • 1
    • 2
    python
    pretty = make_pretty(ordinary) pretty()

    则会输出:

    复制代码
    • 1
    • 2
    text
    我是make_pretty,我来搞点事情 我是ordinary,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在上面的例子中,pretty = make_pretty(ordinary) 表明 make_pretty()是一个装饰器,ordinary函数被装饰,返回的函数指定名称为pretty

    我们可以看到 decorator 函数向原始函数添加了一些新功能。这类似于包装礼物。Decorator 充当包装器。被装饰的对象的性质(里面的实际礼物)不会改变。但是现在,它看起来很漂亮(因为它被装饰过)。

    通常,我们将函数装饰为:ordinary = make_pretty(ordinary)

    这是一个常见的构造,出于这个原因,Python 使用了一种语法来简化它。

    我们可以将 @ 符号与装饰器函数的名称一起使用,并将其置于要装饰的函数的定义之上。这只是实现装饰器的一个语法糖。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python
    @make_pretty def ordinary(): print("I am ordinary")

    效果相当于:

    复制代码
    • 1
    • 2
    • 3
    python
    def ordinary(): print("I am ordinary") ordinary = make_pretty(ordinary)

    装饰器参数

    前面演示的装饰器很简单,它只处理没有任何参数的函数。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函数: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python
    def divide(a, b): return a/b divide(2,5) # 输出:0.4 divide(2,0) # 报错 “ZeroDivisionError: division by zero”

    这个函数有两个参数 a 和 b。我们知道如果我们把分母 b 传入0,将会导致ZeroDivisionError错误。

    现在让我们创建一个装饰器来检查这个会导致错误的情况。

    优化后: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python
    def smart_divide(func): def inner(a, b): print(f"将要计算 {a} 除以 {b}") if b == 0: print("分母不能为0!") return return func(a, b) return inner @smart_divide def divide(a, b): print(a/b)

    解释:如果出现错误条件,这个新实现将返回 None。

    如果执行:

    复制代码
    • 1
    python
    print(divide(2,5))

    输出:

    复制代码
    • 1
    • 2
    text
    将要计算 2 除以 5 0.4

    如果执行:

    复制代码
    • 1
    python
    print(divide(2,0))

    输出:

    复制代码
    • 1
    • 2
    • 3
    text
    将要计算 2 除以 0 分母不能为0! None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装饰带有参数的函数。

    细心的朋友会注意到,装饰器 smart_divide 中嵌套的 inner() 函数的参数与它所装饰的函数的参数是相同的。

    考虑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可以使通用装饰符与任意数量的参数一起工作。

    在 Python 中,可以写成这样:function(*args, **kwargs)。其中,args 表示位置参数组成的元组,而 kwargs 表示关键字参数组成的字典。其中*号和**号表示参数个数不限。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python
    def works_for_all(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print("I can decorate any function")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inner

    装饰器嵌套

    在python中,装饰器可以嵌套使用,有点像套娃。也就是说,一个函数可以使用不同(或相同)的装饰器进行多次装饰。我们只需简单地将装饰器置于期望的函数之上即可实现。

    举个栗子: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python
    def star(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print("*" * 30) func(*args, **kwargs) print("*" * 30) return inner def percent(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print("%" * 30) func(*args, **kwargs) print("%" * 30) return inner @star @percent def show(msg): print(msg) show("我是宇宙中心")

    上面的双迭代器的效果相当于:

    复制代码
    • 1
    • 2
    • 3
    python
    def printer(msg): print(msg) printer = star(percent(printer))

    输出: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text
    ****************************** %%%%%%%%%%%%%%%%%%%%%%%%%%%%%% 我是宇宙中心 %%%%%%%%%%%%%%%%%%%%%%%%%%%%%% ******************************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装饰链的顺序很重要。

    如果我们颠倒了顺序: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python
    @percent @star def printer(msg): print(msg)

    输出结果将是:

    复制代码
    • 1
    • 2
    • 3
    • 4
    • 5
    text
    %%%%%%%%%%%%%%%%%%%%%%%%%%%%%% ****************************** 我是宇宙中心 ****************************** %%%%%%%%%%%%%%%%%%%%%%%%%%%%%%



    好的,以上就是关于Python装饰器的全部内容了。喜欢本文的小伙伴记得三连哦~

    ---END

  • 相关阅读:
    (附源码)python方块新闻网站 毕业设计 091600
    【小黑送书—第三期】>>《深入浅出SSD》
    opencv-python之图像的基本表示形式
    shell编程100例,查缺补漏
    现代密码学-国密算法
    多线程和网路编程写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的交流
    数据库篇--八股文学习第十八天| MySQL和Redis的区别是什么;Redis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用Redis查询会比较快
    C语言之预处理
    h5插件_h5页面嵌入客户端调试
    数据结构第三部分——树和二叉树(C语言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amoyshmily/p/16059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