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5阵列重建重建导致数据丢失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数据恢复环境&故障:
    一台服务器,有一组由5块硬盘组建的raid5磁盘阵列。
    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一块有磁盘掉线,由于raid5阵列支持一块磁盘掉线的特性,服务器还在正常工作。不久之后服务器出现故障,管理员在不了解raid配置情况下,以原raid5阵列中的4块盘作为成员盘重建了raid5阵列。结果原raid5阵列中的全部数据丢失。
    该服务器品牌SMART ARRAY系列阵列卡在创建一组新的RAID5阵列时,默认会全盘重建所有块校验。也就是说在组成RAID5阵列的任一条带中,总有一个校验块的数据是创建时生成的,这肯定会对原raid5阵列中的数据造成破坏。


    经过分析,后组建的4盘RAID5阵列是按双循环、64K块大小、16次条带化校验的方式组织的。也就是说在4块成员盘中,每隔3M便会有1M的数据是错误的。
    经过分析以及和用户的沟通得知,原5盘RAID5阵列的结构为双循环、128K块大小、16次条带化校验。
    要想恢复数据,必须修复早掉线的硬盘,能恢复多少数据取决于早掉线的硬盘掉线之后的数据变更情况。
    数据恢复方案:通过对原5盘raid5阵列和后来的4盘raid5阵列的组成结构进行差异性分析,用之前掉线的盘补回重建RAID时破坏的校验信息,然后重组RAID,解释文件系统,导出文件。

    服务器数据恢复过程:
    1、将故障服务器中所有硬盘编号后取出,硬件工程师检测后没有发现有硬盘存在硬件问题。以只读方式将所有磁盘做扇区级的全盘镜像,镜像完成后将所有磁盘按照编号还原到原服务器中。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数据恢复操作都基于镜像文件进行,避免对原始磁盘数据造成二次破坏。
    2、基于镜像文件分析所有磁盘底层数据。根据破坏前后的数据痕迹,获取破坏前后的RAID结构。
    3、分析原5盘raid5阵列和后来的4盘raid5阵列之间的差异,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编写校验修正程序。
    4、按照分析获取到的原RAID5阵列结构重组RAID,生成重组后的镜像文件。修正重组后的镜像文件系统错误。
    5、部分分区导出数据,部分分区在无错的前提下完全镜像到新空间。
    6、经过测试和检测,用户方确认恢复出来的数据有效。

  • 相关阅读:
    python基于PHP+MySQL的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Python + Django4 搭建个人博客(二):准备开发环境
    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稳定性测试简单区分【超详细】
    leetcode 684. 冗余连接
    【译】Visual Studio Enterprise 中的代码覆盖率特性
    【Java面试】请描述一下Redis中AOF 重写的过程
    MyBatisPlus知识点总结-DX的笔记
    流程图高级用法【Markdown进阶篇】
    软考高级-系统架构师-案例分析-案例题2
    明星为何会偷税?我国的交税政策是?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beiya123/article/details/14046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