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408考研|湖科大教书匠|原理参考模型I|学习笔记


    系列目录

    计算机网络总纲领
    计算机网络特殊考点
    计算机网络原理参考模型I
    计算机网络原理参考模型II



    更新日志

    6.25 后面还会考虑继续补充重要的内容、配图和习题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主要作用:实现帧在一段链路上或是一个网络中进行传输的问题

    一、基本概念

    1. 链路



    1. 数据链路

    请添加图片描述



    1. 帧(Frame)

    请添加图片描述





    二、三个重要问题

    1. 封装成帧和透明传输

    封装成帧

    • MTU(Maximum Transfer Unit, 最大传送单元)
    • 帧定界

    透明传输

    • 字节填充(字符填充)——面对字节的物理链路
    • 比特填充——面对比特的物理链路



    1. 差错检测

    奇偶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可靠传输

    • 传输差错(其中概念)
      • 误码(比特差错)——数据链路层及以下
      • 分组丢失、分组失序、分组重复——网络层及以上



    1. 实现机制🌟

    停止-等待协议(SW)

    • 实现原理
      • 数据分组(DATA分组)丢失——超时重传
      • 确认分组(ACK)丢失——分组重复——DATA分组编号
      • 确认分组(ACK分组)迟到(重复)——ACK分组编号,重复丢弃
    • 信道利用率

    回退N帧协议(GBN)
    工作过程举例

    • 无传输差错(正常情况)
    • 超时重传、回退N帧
    • 累积确认
    • 发送窗口尺寸超过其上限——分组差错(传输差错)

    选择重传协议(SR, Seletive Repeat)
    W T > W R W_T > W_R WT>WR——接收窗口新旧序号重叠




    三、 🌟点对点协议(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1. 组成

    一个链路控制协议LCP
    一个网络层PDU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
    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



    1. 帧格式

    各字段含义

    请添加图片描述

    透明传输
    字节填充——面向字节的异步链路
    零比特填充——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

    差错检验
    请添加图片描述



    1. 工作状态

    以用户PC拨号接入ISP的接号服务器




    四、 以太网

    1. 🌟共享式以太网

    网络适配器(网卡Adapter)

    • 功能
      • 实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的转换
      • 混杂方式(Promiscuous Mode)
      • 嗅探器(Sniffer)

    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体接入控制)地址

    • 作用
      • 点对点信道
      • 广播信道——数链层必须使用地址区分各主机(MAC地址)
    • IEEE 802局域网的MAC地址(48比特)
      • 全球单播地址
      • 全球多播地址
      • 本地单播地址——优先级高于全球单播地址
      • 本地多播地址——广播地址(特例)

    🌟CSMA/CD协议(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协议)

    • 基本原理
      • 载波监听(CS, Carrier Sense)
      • 多址接入(MA, Multiple Access
      • 碰撞检测(冲突检测)(CD, Collision Deteciton)💥
    • 争用期(Contention Period)
      或称碰撞窗口(Collision Window)
      • 端到端往返时间(2τ)
    • 最小帧长和最大帧长
      • 最小帧长——数据传输速率x争用期
      • 最大帧长
    • 退避算法(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 基本退避时间
      • 随机数r的选择
      • 得到退避时间
    • 信道利用率
      • 极限信道利用率 S m a x S_{max} Smax
    • 帧的发送和接收流程(不重要)

    使用集线器的共享式以太网

    • 集线器(Hub)
      • 物理上星型,逻辑上总线型,使用CSMA/CD协议
      • 只工作在物理层,不进行碰撞检测
      • 具有少量的容错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
    • 标准为IEEE 802.3i以太网
      • 双绞线为传输媒体——10BASE-T
    • 标准为IEEE 802.3以太网
      • 光纤作为传输媒体——10BASE-F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



    1. 交换式以太网

    以太网交换机

    • 接口直连计算机或交换机(无需使用CSMA/CD协议)
      • 全双工方式
      • 在自身内部同时连接多对接口
    • 接口连接共享媒体的集线器(只能使用CSMA/CD协议)
      • 接口连接共享媒体的集线器——只能半双工方式



    1. 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的对比

    集线器
    不隔离广播域和碰撞域

    交换机
    不隔离广播域隔离碰撞域



    1. (以太网的)MAC帧格式

    两种标准

    • 以太网V2(DIX Ethernt V2)的MAC帧
    • IEEE 802.3的MAC帧

    物理层前导码

    无效的MAC帧



    1. 虚拟局域网(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划分VLAN(分割广播域)的好处

    • 控制广播风暴
    • 方便网络管理
    • 增强网络安全

    实现机制
    基于以太网交换机的接口来实现VLAN

    • 处理带有VLAN标记的(IEEE 802.1Q)帧
      • 以太网V2的MAC帧
      • +源地址字段和类型之间插入4字节的VLAN标签(tag)字段
        • 标签协议标识符(TPID)
        • 优先级(PRI)
        • 规范格式指令符(CFI)
        • 虚拟局域网标识符(VLAN ID, VID)
    • 交换机的各接口可支持不同的接口类型
      • Access接口
        从Access接口转发出去的帧,是不带VLAN标签的普通以太网MAC帧
        • 交换机与用户计算机之间
          • 接受帧(接收处理)
          • 转发帧(转发处理)
      • Trunk接口
        从Trunk接口转发出的帧可能是普通以太网MAC帧,也可能是IEEE802.1Q帧
        • 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
          • 接收帧(接收处理)
          • 转发帧(转发处理)
      • Hybrid接口(华为交换机私有)
        既可用于交换机之间,也可用于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



    1. 以太网的发展

    100BASE-T以太网(快速以太网 Fast Ethernet)

    吉比特以太网(千兆以太网 Gigabit Ethernet)

    • 载波延伸(Carrier Extension)
    • 分组突发(Packet Bursting)

    10吉比特以太网(万兆以太网)

    40吉比特/100吉比特以太网(四万兆/十万兆以太网)





    五、802.11 无线局域网(简称Wi-Fi)

    组成(可分为)

    • 有固定基础设施
      • 基本服务
        • 关联服务(Association)服务
        • 重建关联(Reassociation)服务和分离(Dissociation)服务
    • 无固定基础设施(自组织网络 ad hoc Network)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 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址接入碰撞检测)协议
    - 两种不同的媒体接入控制(MAC)方式
    - 🌟分布式协调功能(DCF)
    - 点协调功能(PCF)
    - 确认机制——停止-等待(SW)的确认机制实现可靠传输
    - 帧间间隔
    - 虚拟载波监听(VCS Virtual Carrier Sense)机制
    - 退避算法
    - 退避算法的执行
    - 退避时间的选择
    - CSMA/CD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
    - 信道预约(使用到)
    属于虚拟载波监听(VCS)机制
    - RTS帧(Request To Send, 请求发送)——短的控制帧
    - CTS帧(Clear To Send, 允许发送)——短的相应控制帧

    MAC帧(三种类型)

    • 数据帧(三部分组成)
      • 帧头
        • 帧控制字段(包括)
          • 去往DS
          • 来自DS
          • 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 有线等效保密)
        • 持续期字段
          • 实现CSMA/CA的虚拟载波监听(VCS)和信道预约机制
        • 地址字段
        • 序号控制字段
          • 实现802.11 无线局域网的可靠传输(SW协议),对数据帧进行编号
      • 数据
        • 数据载荷
      • 帧尾
        • FCS(Frame Check Sequence, 帧检验序列)——采用CRC检验码(循环冗余校验码)
        • 控制帧
        • 管理帧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主要任务:在各种传输媒体上传输比特0和1,进而给上面的数据链路层提供透明传输比特流服务

    一、传输方式

    1. 传输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

    • 串行传输
      • 网卡与局域网之间
      • 只有一条出数据传输线路
    • 并行传输
      • CPU和储存器 与 网卡之间
      • 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传输
      • 仅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 同步传输
      • 以比特(bit)为传输单位
      • 实现收发双方的时钟同步(可采用两种方法)
        • 外同步
        • 内同步
    • 异步传输
      • 以字节(Byte)为传输单位
      • 异步指字节之间的异步
      • 字节内的每个比特仍然要同步



    1. 通信

    单向通信: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

    • 又称单工通信
    • 如: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
    • “单工电台”中的单工表示的是“双向交替通信”

    双向交替通信:通信双方都可接/发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

    • 又称半双工通信
    • 如:对讲机之间、总线型以太网的各主机之间

    双向同时通信:通信双发都可同时接受或发送信息

    • 全双工通信
    • 如:传统有线电话、交换式以太网上的各主机之间



    二、编码与调制

    1. 基本概念

    消息

    数据
    看作运送消息的实体

    信号
    看作数据的电磁表现

    基带信号(基本频带信号)
    由信源发出的原始信号

    • 调制和编码
      • 基带调制
        又称为编码(coding)
        • 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数字信号
        • 调制后的信号仍然是数字基带信号
      • 带通调制
        • 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码元

    • 信号的编码单位
    • 定义: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



    1. 🌟常用编码方式

    不归零制(NRZ, Non-Return-to-Zero)

    • 信号在每个码元期间不会回归到零电平

    归零制

    • 信号在每个码元期间会回归到零电平

    曼彻斯特编码

    • 码元的中间时刻电平都会发生跳变
    • 电平跳变即表示时钟信号,也表示数据
    • 判断技巧:看“中心”——默认向上跳变表0,向下表1;也可自由定义——上0,下1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 码元的中间时刻电平都会发生跳变
    • 电平跳变仅表示时钟信号,不表示数据
      • 数据的表示在于码元开始处是否有电平跳变
      • 无跳变表示1,有跳变表示0
    • 判断技巧:看“开始”——开始有跳变表0,无跳变表1——有0,无1



    1.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和混合调制方法

    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让载波的xx随基带的数字信号的变化而变化(xx指振幅、频率、初相位)

    • 调幅AM——振幅
    • 调频FM——频率
    • 调相PM——初相位
      混合调制方法
    • 正交振幅调制(QAM)
      • QAM-16 可调制16种不同的码元
      • 每个码元与4个比特的对应关系采用格雷码进行编码——任意两个相邻码元只有1个比特不同,详P67



    1. 🌟信道的极限容量

    奈氏准则: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
    = 2 W   B a u d = 2 W  码元 / 秒 = 2 W log ⁡ 2 码元   b i t / s =2W \ Baud = 2W \ 码元/秒 = 2W \log_{2} ^ {码元}\ bit/s =2W Baud=2W 码元/=2Wlog2码元 bit/s

    香农公式:频带带宽受限且有高斯白噪声干扰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
    C = W   l o g 2   ( 1 + S N )   ( b i t / s ) 其中,信噪比 ( d B ) = 10   l o g 10 S N ( d B ) C = W\ log_{2}^\ ({1 + \frac{S}{N}})\ (bit/s) \\其中,信噪比(dB) = 10\ log_{10}^{\frac{S}{N}} (dB) C=W log2 (1+NS) (bit/s)其中,信噪比(dB)=10 log10NS(dB)


    1. 🌟信道复用技术

    属于静态划分信道,用于多用户共享信道,不会发生冲突

    频分复用(FDM)

    • 常称为频分多址(FDMA,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Access)
    • 所有用户同时占用不同的频带资源并行通信

    时分复用(TDM)

    • 时分多址(TDMA)
    • 所有用户在不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资源
    • (技术改进)统计时分复用(STDM)

    波分复用(WDM)

    光的频分复用(FDM)

    • 根据三棱镜原理可实现
      • 光复用器(合波器)
      • 光分用器(分波器)
    • (技术进步)密集波分复用(DWDM, 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码分复用(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 常称为码分多址(CDMA)
    • 所有用户在相同的时间占用相同的频带资源
    • 区别于FDM/TDM,不同CDMA的每个用户可在相同的时间使用相同的频带进行通信





    传输媒体(物理层之下, 第“0”层)

    又称传输介质传输媒介

    一、导向型传输媒体

    1. 同轴电缆

    组成(由内向外)

    • 内导体
    • 绝缘层
    • 外屏蔽层:很好的 抗干扰性,使得同轴电缆广泛应用于 高速率数据传输
    • 外部保护层

    应用



    1. 双绞线

    绞合的作用

    • 减少相邻导线间的电磁干扰
    • 抵御部分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

    分类

    • 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电缆
    • 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电缆
      x 色和 x 白 ( x 的取值为蓝、橙、绿、棕 ) x色和x白(x的取值为蓝、橙、绿、棕) x色和x(x的取值为蓝、橙、绿、棕)



    1. 光纤(光导纤维)

    分类

    • 单模光纤(双层通信圆柱形传输媒体)
      • 纤芯+包层
    • 多模光纤

    优点

    • 通信容量大
    •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好
    •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
    •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
    • 体积小,重量轻





    二、非导向性传输媒体

    1. 无线电波
    • LF和MF(Middle Frequery)波段(中低频波段)——地面波
    • HF和VHF(Very High Frequery)波段(高频和甚高频)——电离层的反射



    1. 微波(直线传播)
    • 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 🛰️卫星通信



    1. 红外线(红外通信属于点对点无线通信,直线传播)

    请添加图片描述



    1. 激光(按传输媒体不同)
    • 大气激光通信
    • 光纤通信



    1. 可见光——如:LIFI




  • 相关阅读:
    【c++】stringstream基础:实现数据类型转换和字符串分割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必背核心考点(六十三)项目组合管理的主要过程&DIPP分析
    CNN - nn.Conv1d使用
    MUNDUS VINI 2022 瑞格尔侯爵酒庄葡萄酒再获两项金奖
    C++代码示例:排列数简单生成工具
    CMake基础
    Mysql概念
    阿里云服务器配置选择指南(2023新版教程)
    k8s实用命令
    【无标题】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4906980/article/details/139860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