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机/端系统: 在因特网边缘部分的所有主机
分组交换机: 是广域网中的交换机。它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存储转发。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一个数据包到另一台计算机时,必须在数据包中给出目的计算机的地址。每一台分组交换机都必须有一张“转发表”,这张表包含了所有可能目的地的输出端口的编号和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分组交换机从它的一条人通信链路接收到达的分组,并从它的一条出通信链路转发该分组。两种最著名的类型是路由器和链路层交换机。链路层交换机通常用于接入网中,而路由器通常用于网络核心中
通信链路: 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的物理通道。它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光纤和微波。链路是指从一个节点到相邻节点的一段物理线路
分组:当一台端系统要向另一台端系统发送数据时,发送端系统将数据分段,并为每段加上首部字节。这些信息就是分组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每个ISP自身就是一个由多台分组交换机和多段通信链路组成的网络。较低层的 ISP 通过国家的、国际的较高层ISP互联组成的。较高层ISP通过告诉光纤链路互联的高速路由器组成。无论是较高层还是较低层 ISP 网络,它们每个都是独立管理的,运行着 IP 协议
端系统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连接到一起。分组类似于卡车,通信链路类似于高速公路和公路,分组交换机类似于交叉口,而端系统类似于建筑物。就像卡车选取运输网络的一条路径前行一样,分组则选取计算机网络的一条路径前行 。
分布式应用程序: 指应用程序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通过网络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系统。这种系统通常为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具有便捷、易操作的特点。
套接字接口: 应用程序通过网络协议栈进行通信交互的接口。它是网络通信的基石,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规定了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请求因特网基础设施向运行在另 一个端系统上的特定目的地程序交付数据的方式
网络协议: 因特网中,涉及两个或多个远程通信实体的所有活动都受协议的制约
协议: 定义了在两个或多个通信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的格式和顺序,以及报文发送和/或接收一条报文或其他事件所采取的动作
边缘路由器: 又称“接入路由器”,是位于网络外围(边缘)的路由器。它的主要任务是将用户由局域网汇接到广域网
宽带住宅接入有两种流行的类型,数字用户线和电缆。
住户通常从提供本地电话接人的本地电话公司处获得DSL因特网接入。因此,当使用DSL时,用户的本地电话公司也是它的isp。
家庭电话线承担了数组和传统的电话信号。用户一侧,一个分配器把到达家庭的数据信号和电话信号分隔开,并将数据信号转发给 DSL 调制
解调器
蜂窝移动电话相同的无线基础设施,通过蜂窝网提供商运营的基站来发送和接收分组
物理媒体: 传播电磁波或光脉冲来发送该比特
导引型媒体: 电波沿着固体媒体前行,如光缆、双绞铜线或同轴电缆
非导引型媒体: 电波在空气或外层空间中传播,例如在无线局域网或数字卫星频道中
物理链路(铜线、光缆等)的实际成本与其他网络成本相比通常是相当小的
端系统彼此交换报文。源将长报文划分为较小的数据块,称之为分组。在源和目的地之间,每个分组部通过通信链路和分组交换机传送
分组以等于该链路最大传输速率的速度传输通过通信链路。
存储转发传输: 指在交换机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该分组的第一个比特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
在上图中,路由器就是将分组从一条输入链路转移到唯一的一条输出链路。源已经传输了分组1的一部分,分组1的前沿已经到达了路由器。因为该路由器应用了存储转发机制F所以此时它还不能传输已经接收的比特,而是必须先缓存(即"存储")该分组的比特 。仅电路由器已经接收完了该分组的所有比特后,它才能开始向出链路传输(即"转发")该分组
每台分组交换机有多条链路与之相连。对于每条相连的链路该分组交换机具有一个输出缓存也称为输出队列。用于存储路由器准备发往
那条链路的分组。如果到达的分组需要传输到某条链路,但发现该链路正忙于传输其他分组,该到达分组必须在输出缓存中。除了存储转发时延以外,分组还要承受输出缓存的排队时延。
丢包: 因为缓存空间的大小是有限的,一个到达的分组可能发现该缓存已被其他等待传输的分组完全充满了。到达的分组或已经排队的分组之一将被丢弃
路由器从与它相连的一条通信链路得到分组,然后向与它相连的另一条通信链路转发该分组。在因特网中,每个端系统具有一个称为IP地址的地址。当源主机要向目的端系统发送一个分组时,源在该分组的首部包含了目的地的IP地址。每台路由器具有一个转发表,用于将目的地址(或目的地址的一部分)映射成为输出链路。当某分组到达一台路由器时,路由器检查该地址,并用这个目的地址搜索其转发表,以发现适当的出链路。路由器则将分组导向该出链路
通过网络链路和交换机移动数据有两种基本方法,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在电路交换网络中句在端系统间通信会话期间,预留了端系统间沿路径通信所需要的资源(缓存,链路传输速率 )。 发送方能够发送信息之前,该网络必须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沿着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路径上的交换机都将为该连接维护连接状态。
当网络创建这种电路时,它也在连接期间在该网络链路上预留了恒定的传输速率(表示为每条链路传输容量的一部分)。既然已经为该发送方一接收方连接预留了带宽,则发送方能够以确保的恒定速率向接收方传送数据。
频分复用: 是一种按照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时分复用: 将传输时间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时间片(称为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个信号源使用,从而实现在同一物理连接上传输多路信号的目的。
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的主要特点如下:
节点总时延:节点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输时延,传输时延
检查分组首部和决定将该分组导向何处所需要的时间是处理时延的一部分
在队列中,当分组在链路上等待传输时,它经受排队时延
该比特以该链路的传播速率传播 。 该传播速率取决于该链路的物理媒体(即光纤、双绞铜钱等)
所有分组的比特推向链路(即传输,或者说发射)所需要的时间
流量强度: 是指每秒钟存在的网络数据包的数量
从端系统的角度看,上述丢包现象 看起来是一个分组已经传输到网络核心,但它绝不会从网络发送到目的地 。 分组丢失的比例随着流量强度增加而增加
从服务器到客户机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送一个大文件时,任意时刻客户机接收该文件的速率就是瞬时吞吐量。它描述了在某一具体时刻,数据通过网络的传输速率。
平均吞吐量: 假设客户机接收该文件的所有F比特用了T秒,那么F/T就叫做平均吞吐量
瓶颈链路: 在服务器和客户之间(即两个端系统)具有N条链路,这N条链路的传输速率分别为R1,R2,R3,…,Rn。瓶颈链路是指这些链路中传输速率最低的一段传输媒介。因为从服务器和客户的文件传输的吞吐量只能取它们中的最小值,所以吞吐量(无论是瞬时吞吐量还是平均吞吐量)等于瓶颈链路的传输速率。
应用层协议分布在多个端系统上,而一个端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使用协议与另 一个端 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交换信息分组。我们把这种位于应用层的信息分组称为报文
因特网的运输层在应用程序端点之间传送应用层报文。在因特网中,有两种运输协议,即TCP和UDP,利用其中的任一个都能运输应用层报文。TCP 也将长报文划分为短报文,并提供拥塞控制机制,因此当网络拥塞时,源抑制其传输速率。UDP 协议向它的应用程序提供无连接服务。这是一种不提供不必要服务的服务,没有可靠性,没有流量控制,也没有拥塞控制。把运输层的分组称为报文段
因特网的网络层负责将称为数据报的网络层分组从一台主机移动到另一台主机。包括着ip协议
链路层分组称为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