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举例详解 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与 OSI七层模型对比 (画图详解 一篇看懂!)


    目录

    一、为什么要对协议进行分层

    1、什么是协议分层

    2、协议分层的好处

    二、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 

    1、概念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举例详解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和 物理层

    ·应用层

    四、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 与 OSI 七层模型 的对比


    一、为什么要对协议进行分层

    1、什么是协议分层

            网络通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细节的问题。如果我们使用一个协议来约定上述的所有细节,那这个协议就会非常庞大,非常复杂

            此时,我们就可以将一个功能复杂繁琐的协议,拆分成多个功能更单一的协议。拆分,是为了管理复杂程度,对协议进行 “分类” 、“分层”,每个部分负责一个功能,使结构更清晰明。      

            协议分层,就是把很多协议,按照功能分成不同的层级,每个层级都有对应的主线任务。上层协议会调用下层协议的功能,下层协议会给上层协议提供服务。

    2、协议分层的好处

            协议分层最大的好处,类似于面向接口编程:定义好两层间的接口规范,让双方都遵循这个规范来对接。

    这样的好处在于:

    ·对于使用方来说,并不需要关心提供方是如何实现,只要能通过接口实现对应功能就行

    ·对于提供方来说,并不需要关心使用方是如何使用,只需要实现功能,提供接口就行

            这样的分层也有利于更好的维护与拓展,给整个网络体系的更新迭代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二、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 

    1、概念

            TCP/IP 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他包括了许多协议,组成了 TCP/IP 协议簇。TCP/IP 通讯协议采用了 5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应用层

            负责应用程序间的沟通。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我们的网络编程主要就是针对应用层。

    ·传输层

            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如传输控制协议(TCP),能够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网络层

            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例如在 IP协议 中,通过 IP地址 来标识一台主机,并通过路由表的方式规划出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线路(路由)。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有以太网、令牌环网,无线LAN等标准。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机)、光纤,现在的 WiFi 无线网使用电磁波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物理层我们平时考虑的较少,所以有时候也称为 TCP/IP四层模型 

    2、举例详解

    在这边我们举一个 送快递 的例子来辅助我们理解 TCP/IP 模型各个层的原理:

    ·传输层

            例如我们在某个购物平台购买了一件商品 ‘A’, 在下单时,需要填写我们和商家的地址与电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关心我们和商家的地址信息。就类比为 传输层 主机间的数据传输,只需要关注 源主机目标主机 的 “地址信息”。

    ·网络层

            商家接到订单,要把包裹交给快递公司来运送给我们。但包裹运送具体的路线选择、运输工具,这些是不需要商家和用户关心的,由快递公司来进行 路线规划和路线选择。这一层就相当于 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

    ·数据链路层 和 物理层

            当快递公司规划好路线之后,具体如何运输就由快递员来负责。这一部分的功能交给快递员来实现,具体是要用 大货车、大卡车、轮船还是三轮车,这部分也不需要快递公司关心了。数据链路层 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物理层负责选择信息的传递方式。

    ·应用层

            当快递拿到手之后,用户要如何使用这件物品,就与上述每一个流程都无关。用户只负责与商家进行交涉这一部分,其他的运输、路线选择等等也都与用户无关。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间的沟通。

    四、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 与 OSI 七层模型 的对比

            OSI七层模型既复杂又不实用,所以,OSI七层模型没有落地实现。实际组建网络时,只是以 OSI七层模型设计中的部分分层,也即是 TCP/IP 五层(四层)模型来实现的。


            以上就是 举例详解 TCP/IP 五层(或四层)模型与 OSI七层模型对比 (画图详解 一篇看懂!) 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相关阅读:
    jQuery UI简单的讲解
    保护热板法导热仪中计量加热器任意设定温度及其加热电功率的超高精度PID恒定控制
    竞赛选题 机器视觉 opencv 深度学习 驾驶人脸疲劳检测系统 -python
    【OpenDDS开发指南V3.20】第五章:内容订阅配置文件
    Linux操作系统-信号量
    nodejs+vue+elementui校园社团网站的设计与实现_93wlp
    dubbo:从零理解及搭建dubbo微服务框架(一)【附带源码】
    分布式锁3: zk实现分布式锁
    Vue重新渲染组件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torchvision.transforms.Compose输入类型是?处理过程中的数据类型转化又是什么样的呢?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linsc_05/article/details/137999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