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是Model View Controller
的缩写,是一种软件架构的设计模式,将软件系统分为模型、视图、控制器三个部分。
示意图如下:
可以看到,Controller作为一个==“粘合剂”==处于Model和View之间,充当传话筒。
就好比:
在饭店顾客将想吃的饭菜报给前台,前台将这个请求报给后厨,后厨选择对应的菜谱进行制作,完成之后前台再将饭菜反馈给前台,前台将饭菜端到顾客面前。
在这个例子中:
顾客 -> View
前台 -> Controller
后厨 -> Model
简单来说,MVC是一种架构设计模式,Spring Web MVC 是对于这种思想的一种实现。
Spring: 是一种框架,便于进行开发
Web: 网页开发
MVC:架构设计模式
示意图:
可以看到相比于MVC的示意图只是添加了一个浏览器。
那么饭店的那个例子就是:
顾客去吃饭,将想吃的饭菜报给传菜员,传菜员报给前厅,前厅报给后厨,后厨制作,反馈给前厅,传菜员将饭菜端过去。
由上图可以知道,打开MVC大门的是浏览器,所以需要让我们的Java代码和浏览器建立连接。
流程:
建立连接:代码和浏览器建立连接。
请求:用户使用浏览器发送请求,要在代码中获得这个请求。
具体说就是获取参数这个动作。
响应:MVC这一套下来以后会有一个具体的响应,所以需要让这个响应返回给用户。
获取到用户请求后,需要在代码部分对于请求进行分析,分析完成后的响应需要通过连接返回给用户。
建立路由映射的注解是:@RequestMapping("路径名称")
有了这个路径,就可以打通代码和浏览器之间的连接,使得代码可以通过这个 url 对浏览器建立连接。
但是光有这个路径还不够:
代码:
package com.example.springmvcdemo;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request")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sayHello() {
return "hello, Spring MVC";
}
}
结果:
会报404的错误,使得资源不存在。
原因在于没有加上
@RestController
的注解,这并不会使得Spring认为这个程序是一个想要与浏览器建立连接的程序,Spring不回扫描这个程序所带的路径:“/request/hello”,只有加上这个注解,Spring才会扫描这个路径,这样资源才能够找得到。
@RestController解释:
这个注解是@Controller
和@Responsebody
的组合,成为组合注解。
@controller
是控制器注解,表明这个类是一个控制器
@Responsebody
表示将方法的结果直接写入HTTP响应
如果返回值是字符串,则将在网页上直接显示该字符串
代码:
package com.example.springmvcdemo;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request")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Requ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hello")
public String sayHello() {
return "hello, Spring MVC";
}
}
结果:
建立路由映射时使用的注解是:@RequestMapping
必须让需要与浏览器建立连接的代码成为控制器类才能交由Spring进行扫描,使用的注解是@Rest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
注解可以使用在类和方法上,访问的路径是:类路径(如果有)+方法路径
在使用@RequestMapping
注解时,可以在路径前面加上斜杠,也可以不加(Spring会自动帮忙加上)
建议加上斜杠 “/”
可以指定方式接收响应
代码:
// 指定使用GET @RequestMapping(value = "/hello",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String sayHello() { return "hello, Spring MVC"; }
- 1
- 2
- 3
- 4
- 5
@RequestMapping
同时支持GET和POST请求
代码:
@RequestMapping("/r1")
public String r1(String para) {
return "接收到参数:" + para;
}
@RequestMapping("/r2")
public String r2(Integer para) {
return "r2接收到参数:" + para;
}
@RequestMapping("/r3")
public String r1(int para) {
return "r3接收到参数:" + para;
}
结果(成功):
结果(失败):
从以上实验结果可知:
传递参数时,形参尽量使用包装类。如果是基本类型,必须传参(除了Boolean类型)。
包装类是一个引用,可以为空
基本类型是一个值,不能为空,但是有默认值的概念(int的默认值是0,bool的默认值是false)
传参的时候名称不对则传参不成功。
传参的时候会发生类型强制转化,所以如果形参和传递参数的类型不一致,那么会发生类型转化异常。
在浏览器传递参数都是以字符串的形式进行传递,浏览器并不负责类型解析的工作,但是在传递到程序一端的时候,就会对于这个参数进行类型转化,所以会发生异常。
代码:
@RequestMapping("/r4")
public String r4(String para1, Integer para2) {
return "r4接收到参数1:" + para1 + " 参数2:"+para2;
}
结果:
在可以一次传递多个参数的基础上,演化为可以传递对象,因为如果每次增加参数的时候都去在参数部分增加,那会让代码冗长不易读,而且修改代码的工程量大,所以需要有一个对象就将所要传递的参数进行封装。
代码:
@RequestMapping("/r5")
public String r5(Person para) {
return "r5接收到对象:" + para.toString();
}
结果:
使用@RequestPram
注解。
代码:
@RequestMapping("/r6")
public String r6(@RequestParam("intPara") Integer para) {
return "r6接收到参数:" + para;
}
结果:
@RequestParam
注解并不适用于类,只能对于单个、多个参数(每个参数都需要再写一遍@RequestParam)进行使用
使用时,是从URL中拿到参数,所以注解当中的名称应当和浏览器一方的名称相同。
在传递参数时,如果是必传,可以在注解中加上 required=true
(此项在实现中默认是true,所以默认加上这个注解之后就是必传)
代码:
@RequestMapping("/r6") public String r6(@RequestParam(value = "intPara", required = true) Integer para) { return "r6接收到参数:" + para; }
- 1
- 2
- 3
- 4
- 5
结果:
可以看到即使是包装类,在加上
required=true
这个条件之后也会发生错误。
代码:
@RequestMapping("/r7")
public String r7(String[] para) {
return "r7接收到数组:" + Arrays.toString(para);
}
结果:
代码:
@RequestMapping("/r8")
public String r8(@RequestParam List<String> para) {
return "r8接收到集合:" + para;
}
结果:
传递集合时需要加上@RequestParam
注解。
传递数组不需要加是因为Spring会自动将参数解析到数组中,但是集合不能解析,所以需要加上这个注解进行解析
其余与传递数组相同。
代码:
@RequestMapping("/r9")
public String r9(@RequestBody Person para) {
return "r9接收到JSON:" + para;
}
结果:
需要加上 @RequestBody
注解
在使用postman传递参数的时候需要使用Body选项,选择json进行传递
JSON语法:
对象使用 {}
数组使用 []
数据表示为 键:值
值也可以是数组
数据之间使用 , 进行分隔
JSON的优点:
简单易用
使用键值对的形式表示非常清晰
跨平台
轻量级
易于扩展
安全性
JSON是纯文本格式, 不包含可执行代码, 所以恶意代码注入也不会执行
## 3.8 从URL占位符中获取参数-@PathVariable
代码:
@RequestMapping("/r10/{para1}/{para2}/{para3}")
public String r10(@PathVariable Integer para1,
@PathVariable String para2,
@PathVariable("para3") String userName) {
return "r10接收到参数1:" + para1 + " 参数2:" + para2 +" 参数3:" + userName;
}
结果:
需要使用 @PathVariable
注解
字面意思, 就是在路径中的变量
可以在注解中对于参数进行重新命名, 注解中的名字是作为URL的占位名字.
@PathVariable(“para3”) String userName中的para3就是重新命的名,所以:
占位符是para3而不是userName
代码:
@RequestMapping("/r11")
public String r11(@RequestPart("file") MultipartFile file) throws IOException {
// 获取文件名称
String fileName = file.getOriginalFilename();
// 上传文件到指定路径
file.transferTo(new File("D://" + file.getOriginalFilename()));
return "接收到的文件名称为:"+ fileName;
}
结果:
@RequestPart
注解 @RequestMapping("/r11")
public String r11(@RequestPart("file") MultipartFile file) throws IOException {
// 获取文件名称
String fileName = file.getOriginalFilename();
// 上传文件到指定路径
file.transferTo(new File("D://" + file.getOriginalFilename()));
return "接收到的文件名称为:"+ fileName;
}
结果: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zWR4a7oE-1713446966779)]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g9Q5EwFH-1713446966779)]
@RequestPart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