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程序内存分部如下图
说明:
这里有一段代码和一点题目,大家可以试着写一下。
int globalVar = 1;
static int staticGlobalVar = 1;
void Test()
{
static int staticVar = 1;
int localVar = 1;
int num1[10] = { 1, 2, 3, 4 };
char char2[] = "abcd";
const char* pChar3 = "abcd";
int* ptr1 = (int*)malloc(sizeof(int) * 4);
int* ptr2 = (int*)calloc(4, sizeof(int));
int* ptr3 = (int*)realloc(ptr2, sizeof(int) * 4);
free(ptr1);
free(ptr3);
}
A.栈 B.堆 C.数据段(静态区) D.代码段(常量区)
globalVar在哪里?____ staticGlobalVar在哪里?____
staticVar在哪里?____ localVar在哪里?____
num1 在哪里?____
char2在哪里?____ *char2在哪里?___
pChar3在哪里?____ *pChar3在哪里?____
ptr1在哪里?____ *ptr1在哪里?____
globalVar是全局变量,存储在数据段。
staticGlobalVar 和 staticVar为静态变量,存储在数据段
localVar 为局部变量,存储在栈
num1和char是数组名,代表首元素的地址,存储在栈
数组的char2内容为abcd,char2为字符a,存储在栈
pChar3为指针变量,存储在栈,指针指向的内容为常量字符串abcd,而常量字符串存储在常量区,因此pChar3为常量区的字符a,存储在常量区
ptr1为指针变量,存储在栈,*ptr1指向一块malloc的空间,因此存储的数据在堆
char2和pChar3都是字符a,但是存储的位置不同,下面就做出解释和验证。
代码验证如下图
可以看到,这两个地址差很大,足以说明是两个区域。
C语言中的动态内存管理是通过malloc/calloc/realloc/free这四个函数来实现的。C++没有延用这一套方式,而是提出自己的内存管理方式——new/delete,下面将从用法和原理来介绍它们。
开一个空间
类型* 指针名
这样会和C语言中的malloc形成对比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开一个或多个int的空间,C的方式
int* p1 = (int*)malloc(sizeof(int));
int* p2 = (int*)malloc(sizeof(int)*10);
if (p1 == nullptr||p2==nullptr)
{
return -1;
}
//开一个或多个int的空间,C++的方式
int* p3 = new int;
int* p4 = new int[10];
//开空间同时初始化
int* p5 = new int(5);
int* p6 = new int[10]{1,2,3,4,5};
//释放空间C
free(p1);
free(p2);
//释放空间C++
delete p3;
delete[] p4;
delete p5;
delete[] p6;
return 0;
}
对于int* p6 = new int[10]{1,2,3,4,5}; [ ] 内的是开空间的个数,{ } 内是初始化的内容,按顺序依次初始化,不够的就初始化为0。
对于内置类型,C语言和C++的内存管理方式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对于自定义类型就有不同。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 _a(a)
{
cout << "A():" << this << endl;
}
~A()
{
cout << "~A():" << this << endl;
}
private:
int _a;
};
int main()
{
A* p1 = (A*)malloc(sizeof(A));
A* p2 = new A(1);
free(p1);
delete p2;
}
运行结果如下
它自动调用了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结论:在申请自定义类型的空间时,new会调用构造函数,delete会调用析构函数,而malloc与free不会
同样申请多个空间和释放多个空间也会调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申请多少个空间,就会调用多少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对于用法上,建议不要混用,即malloc出来的空间就用free释放,new出来的空间就用delete释放。new[ ] 申请的空间就用delete[ ]释放。
new和delete是进行动态内存申请和释放的操作符,operator new 和operator delete是系统提供的全局函数,new在底层调用operator new全局函数来申请空间,delete在底层通过operator delete全局函数来释放空间。
operator new内部是通过malloc来申请空间的,operator delete内部是通过free来释放空间的。
对于自定义类型,new和delete对空间申请和释放的原理如下
new的原理:
先调用operator new函数申请空间,再在申请的空间上执行构造函数,完成对象的创建
delete的原理
先在空间上执行析构函数,然后完成对象中资源的清理工作,通过调用operator delete函数释放对象的空间
new T[N]的原理(T代表类型,N代表个数)
调用operator new[]函数,在operator new[]中实际调用operator new函数完成N个对象空间的申请,再在申请的空间上执行N次构造函数
delete[]的原理
先在对象空间上执行N次析构函数,完成N个对象中资源的清理,然后调用operator delete[] 释放空间,实际在operator delete[]中调用operator delete来释放空间。
除了直接通过new和delete来申请和释放空间外,还可以直接用以上全局函数来管理空间。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
public:
A(int a = 0)
: _a(a)
{
cout << "A():" << this << endl;
}
~A()
{
cout << "~A():" << this << endl;
}
private:
int _a;
};
int main()
{
//A* p1 = new A;等价于下面两行
A* p1 = (A*)operator new(sizeof(A)); //和 malloc很相似
new(p1)A(3);
//delete p1;等价于下面两行
p1->~A();
operator delete(p1); //类似free
//A* p2=new A[10];
A* p2 = (A*)operator new(sizeof(A)*10);
for (int i = 0; i < 10; i++)//10次构造函数
{
new(p2 + i)A(i * 2);
}
//delete [] p2
for (int i = 0; i < 10; ++i)//10次析构函数
{
(p2 + i)->~A();
}
operator delete(p2);
return 0;
}
初始化已分配空间的对象需要显式调用构造函数,要用到一个新知识叫定位new
定位new表达式是在已分配的内存空间中调用构造函数初始化一个对象。
用法
new (指针) type 或 new (指针) type(初始化列表) //type是类型名
定位new一般用于已经分配好了空间,但是需要我们显式调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
上面已经对定位new进行了应用,这里就不多讲了。
有关C/C++内存管理的部分,就介绍到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