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惬意上手Redis


    Redis介绍

    Redis(全称为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个开源的、内存中的数据存储结构,主要用作应用程序缓存或快速相应数据库。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有道翻译Redis是“远程字典服务”,远程不过是远程访问,而字典二字就是Redis的特点,他的数据存储的特点是根据键和值存储的, 一个键就类似于MySQL中的一个表,每个键对应的值有不同的类型。键不能重复。

     先展示一下Redis的可视化工具RDM(Redis Desktop Manager)的界面所作的显示,你或许会清楚一些:

    图中显示是db0数据库下的h1键中存储的数据,数据类型是hash,hash类型就是一个键(key)对应一个值(value)。# 代表自动生成的序号。

    再看另外一个类型 list:

    list类型就是一个列表,只有值。很简单吧。下面还会介绍其他数据类型。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我的数据库有13个,那是Redis自动创建的,是不是比MongoDB还要方便,你根本不需要去创建!

    Redis安装

    redis安装很简单, 但是你如果直接去官网去找安装包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本是不支持Windows的,但是你如果去网上找的话,是可以找到可以装在windos的安装包的,我这里直接给你提供链接吧,里面还有RDM:提取码:mop9icon-default.png?t=N7T8https://pan.baidu.com/s/11VY9tXR0q9OTscpoybeo3A?pwd=mop9

    安装很简单,但我还是会给你提供一个链接:Redis 安装 | 菜鸟教程 

    里面也有相应的安装包。

    安装完成后,你的redis的服务会自动打开,打开终端,键入redis-cli 你就你能直接进行操作了:

    但是你想看一下Redis的标志性图案的话,要去关闭你的redis服务,并在终端中开启,开启操作如下:

     指令:redis-server "D:\Program Files\Redis\redis.windows.conf"(可能只在我的电脑上适用)

     这条指令的意思就是运行redis-server.exe文件,外加一个redis.windows.conf配置文件,去你的Redis的安装路径就可以找到。

    上图的界面开启服务后就不能操作其它了,想要操作再去开一个框框进行连接。

    Redis常用终端操作 

    1. 启动 Redis

      • redis-server [--port 6379]:启动 Redis 服务器,默认端口号是 6379。
      • redis-server [xx/xx/redis.conf]:通过配置文件启动 Redis。
    2. 连接 Redis

      • ./redis-cli [-h 127.0.0.1 -p 6379]:连接到 Redis 服务器。
    3. 停止 Redis

      • redis-cli shutdown 或 kill redis-pid:停止 Redis 服务器。
    4. 测试连通性

      • ping:检查 Redis 是否可用。
    5. 键操作命令

      • keys *:获取所有键。
      • dbsize:获取键总数。
      • exists key [key ...]:查询键是否存在。
      • del key [key ...]:删除键。
      • type key:查询键类型。
      • move key db:移动键到指定数据库。
      • ttl key:查询键的生命周期。
      • expire key seconds:设置过期时间。
    6. 字符串操作命令

      • set key value:存放键值。
      • get key:获取键值。
      • incr key:递增键值。
      • append key value:追加内容。
      • getrange key start end:获取部分字符。
    7. 集合操作命令

      • sadd key member [member ...]:存储集合值。
      • smembers key:获取所有集合元素。
      • sismember key member:判断集合是否存在元素。
      • scard key:获取集合元素个数。
      • srem key member [member ...]:删除集合元素。

    这些指令涵盖了 Redis 的基本操作,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使用它们。

    Redis的数据类型

     string

    string就是字符串类型,存储字符串。 

    看到图了吗,里面什么都可以存储,就算你放一本三体进去,我想也是,没有问题的。

    用一个TTL的值为-1,他代表永久存储。 

    list

     list就是列表,一列是序号,一列(value)是你插入的值。

    set

    set就是集合, 它和列表的差别就是无序、不重复。

    zset 

    zset是有序集合,相较set就是根据分数(score)的大小变得有序了 。

    hash

    哈希,一个键对应一个值,值不能重复。

    stream

    这个stream老师还没讲,如果讲了我再来更新。但我估计这个不常用。下面是ai的回答:

    Redis Stream 是 Redis 5.0 引入的一种新的数据类型,用于处理消息流(Message Stream)。它提供了一种轻量级、可扩展的消息发布与订阅模型,适用于实时消息传递和事件处理。下面介绍一些 Redis Stream 的关键概念和常用操作:

    1. 添加消息到 Stream

      • 使用 XADD 命令向指定的 Stream 中添加消息。
      • 语法格式为:XADD key ID field value [field value ...]
      • key 用来指定 Stream 的名字。
      • ID 用来指定消息的 ID 值,最常用的是 *,表示由 Redis 自动生成 ID。
      • 添加的消息为 key-value 类型,可以一次添加多个消息。
    2. 读取消息

      • 使用 XREAD 命令从一个或多个 Stream 中读取消息。
      • 语法格式为:XREAD [COUNT count] [BLOCK milliseconds] STREAMS key [key ...] id [id ...]
      • COUNT 用来获取消息的数量。
      • BLOCK 用来设置阻塞模式和阻塞超时时间,默认为非阻塞。
      • id [id ...] 用来设置读取的起始 ID。
      • 阻塞模式中可以使用 $ 来获取最新的消息 ID。
    3. 获取 Stream 长度

      • 使用 XLEN 命令返回 Stream 中消息的数量。
    4. 获取消息范围

      • 使用 XRANGE 命令返回两个指定 ID 之间的消息范围。

     操作

    操作就直接写在python中的操作了,终端的操作想了解自己你可以去了解一下。

    python中的操作也比较简单,但是Redis中的每种数据类型的操作都很多,就像python中一样。

     下面仅介绍对list的操作,因为很多,而且大都相似,所以列举完没有必要

    1. lpush:将一个或多个值插入到列表的头部。如果列表不存在,会创建一个空列表并执行 LPUSH 操作。示例代码如下:

      1. import redis
      2. r = redis.Redis(host="123.156.74.190", port=6379, password="66666666666")
      3. # 添加元素到列表头部
      4. r.lpush("my_list", 1) # 结果是1
      5. r.lpush("my_list", 2, 3, 4) # 结果是4
    2. rpush:将一个或多个值插入到列表的尾部(最右边)。如果列表不存在,会创建一个空列表并执行 RPUSH 操作。示例代码如下:

      1. # 添加元素到列表尾部
      2. r.rpush("my_list", 1) # 结果是1
      3. r.rpush("my_list", 2, 3) # 结果是3
    3. blpop:移出并获取列表的第一个元素。如果列表为空,会阻塞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示例代码如下:

      1. # 弹出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2. result = r.blpop("my_list")
      3. print(result) # 结果是('my_list', '1')
    4. brpop:移出并获取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如果列表为空,会阻塞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示例代码如下:

      1. # 弹出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2. result = r.brpop("my_list")
      3. print(result) # 结果是('my_list', '3')
    5. lindex:通过索引获取列表中的元素。可以使用负数下标,例如 -1 表示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示例代码如下:

      1. # 获取列表指定索引位置的元素
      2. value = r.lindex("my_list", 1)
      3. print(value) # 结果是2
    6. llen:返回列表的长度。示例代码如下:

      1. # 获取列表的长度
      2. length = r.llen("my_list")
      3. print(length) # 结果是3

    总之,这些命令可以帮助我们在 Python 中有效地操作 Redis 中的列表数据。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 Redis 列表的操作,可以查看官方文档或其他相关教程。

    ok,本篇文章到此为止,感谢阅览🌹🌹🌹

     

  • 相关阅读:
    UE5.4新功能 - MotionDesign上手简介
    [爬虫]2.2.1 使用Selenium库模拟浏览器操作
    (01)Hive的相关概念——架构、数据存储、读写文件机制
    SQL Server 2016(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持久内存BTT实现及优化(一)
    Python 超高频常见字符操作【建议收藏】
    Java学习之SpringBoot项目打包成可执行jar
    骚操作!居然能修改已运行的 Docker 容器端口映射?
    【精讲】vue中的class类绑定的几种写法、style样式绑定的几种写法、v-if和v-show的使用(相同点与不同点)及v-if与template配合使用、数组,对象,字符串,指定次数的遍历
    关于安卓recyclerview的子布局中,scrollview滑动冲突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301_77186809/article/details/13665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