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RxJava
之前先说一下Rx
。全称是Reactive Extensions
,直译过来就是响应式扩展
Rx
基于观察者模式,它是一种编程模型,目标是提供一致的编程接口,帮助开发者更方便的处理异步数据流。ReactiveX.io
给的定义是,Rx是一个使用可观察数据流进行异步编程的编程接口,ReactiveX
结合了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和函数式编程的精华。Rx
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语言中,有RxJava
、RxJS
、RxSwift
等等
总结一下RxJava的作用就是:异步
但是RxJava
的好处是简洁。异步操作很关键的一点是程序的简洁性,因为在调度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异步代码经常会既难写也难被读懂。 Android的AsyncTask
和Handler
其实都是为了让异步代码更加简洁。虽然RxJava
的优势也是简洁,但它的简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随着程序逻辑变得越来越复杂,它依然能够保持简洁。
RxJava的异步实现,是通过一种扩展的观察者模式来实现的。
观察者模式面向的需求是:A
对象(观察者)对B
对象(被观察者)的某种变化高度敏感,需要在B
变化的一瞬间做出反应。
观察者不需要时刻盯着被观察者(例如A
不需要每过2ms就检查一次B
的状态),而是采用注册(Register
)或者称为订阅(Subscribe
)的方式,告诉被观察者:我需要你的某某状态,你要在它变化的时候通知我。
通用的观察者模式:
而RxJava
作为一个工具库,使用的就是通用形式的观察者模式。
RxJava的基本概念:
Observable
(可观察者,即被观察者):产生事件,例如去饭店吃饭的顾客。Observer
(观察者):接收事件,并给出响应动作,例如去饭店吃饭的厨房,会接受事件,并给出相应。subscribe()
(订阅):连接被观察者与观察者,例如去饭店吃饭的服务员。Observable
和Observer
通过subscribe()
方法实现订阅关系,从而Observable
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发出事件来通知Observer
。Event
(事件):被观察者与观察者沟通的载体,例如顾客点的菜。与传统观察者模式不同,RxJava
的事件回调方法除了普通事件onNext()
(相当于onClick()
/onEvent()
)之外,还定义了两个特殊的事件:onCompleted()
和onError()
:
但是RxJava与传统的观察者设计模式有一点明显不同,那就是如果一个Observerble
没有任何的的Subscriber
,那么这个Observable
是不会发出任何事件的。
onCompleted()
: 事件队列完结。
RxJava不仅把每个事件单独处理,还会把它们看做一个队列。RxJava规定,当不会再有新的onNext()
发出时,需要触发onCompleted()
方法作为标志。
onError()
: 事件队列异常。
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出异常时,onError()
会被触发,同时队列自动终止,不允许再有事件发出。
在一个正确运行的事件序列中, onCompleted()
和onError()
有且只有一个,并且是事件序列中的最后一个。需要注意的是onCompleted()
和onError()
二者也是互斥的,即在队列中调用了其中一个,就不应该再调用另一个。
RxJava的观察者模式大致如下图:
基于上面的概念, RxJava
的基本实现主要有三点:
创建Observable
Observable
即被观察者,它决定什么时候触发事件以及触发怎样的事件。 RxJava使用Observable.create()
方法来创建一个Observable
,并为它定义事件触发规则。
创建Observer
观察者,它决定事件触发的时候将有怎样的行为。
RxJava中的Observer
接口的实现方式:
Observer<String> observer = new Observ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Log.d("xoliu", "Item: " + 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d("xoliu", "Comple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xoliu", "Error!");
}
};
RxJava还内置了一个实现了Observer
的抽象类:Subscriber
。
Subscriber
对Observer
接口进行了一些扩展,但他们的基本使用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Subscriber<String>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Log.d(tag, "Item: " + s);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d(tag, "Comple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d(tag, "Error!");
}
};
不仅基本使用方式一样,实质上,在
RxJava
的subscribe()
过程中,Observer
也总是会先被转换成一个Subscriber
再使用。所以如果你只想使用基本功能,选择Observer
和Subscriber
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对于使用者来说主要有两点:
onStart()
: 这是Subscriber
增加的方法。它会在subscribe()
刚开始而事件还未发送之前被调用,可以用于做一些准备工作,例如数据的清零或重置。这是一个可选方法,默认情况下它的实现为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准备工作的线程有要求(例如弹出一个显示进度的对话框,这必须在主线程执行),onStart()
就不适用了,因为它总是在subscribe()
所发生的线程被调用,而不能指定线程。要在指定的线程来做准备工作,可以使用doOnSubscribe()
方法,具体可以在后面的文中看到。
unsubscribe
(): 这是Subscriber所实现的另一个接口Subscription
的方法,用于取消订阅。在这个方法被调用后,Subscriber
将不再接收事件。一般在这个方法调用前,可以使用isUnsubscribed()
先判断一下状态。
unsubscribe()
这个方法很重要,因为在subscribe()
之后,Observable
会持有Subscriber
的引用,这个引用如果不能及时被释放,将有内存泄露的风险。所以最好保持一个原则:要在不再使用的时候尽快在合适的地方(例如onPause()、onStop()
等方法中)调用unsubscribe()
来解除引用关系,以避免内存泄露的发生。
调用subscribe()
方法(订阅)
创建了一个Observable
和Observer
之后,再用subscribe()
方法将它们联结起来:
observable.subscribe(observer);
// 或者: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subscribe()
这个方法有点怪:它看起来是observalbe
订阅了observer/subscriber
而不是observer/subscriber
订阅了observalbe
,这让人读起来有点别扭
一个Observable可以发出零个或者多个事件,知道事件结束或者出错。每发出一个事件,就会调用它的Subscriber的onNext()
方法,最后调用Subscriber.onComplete()
或者Subscriber.onError()
结束。
// 创建被观察者、数据源
Observable<String> observable = Observable.create(new Observable.OnSubscrib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ubscriber<? super String> subscriber) {
// 这里传入了一个 OnSubscribe 对象作为参数。OnSubscribe 会被存储在返回的 Observable 对象中,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计划表,当 Observable
// 被订阅的时候,OnSubscribe 的 call() 方法会自动被调用,事件序列就会依照设定依次触发(观察者Subscriber 将会被调用三次 onNext() 和一次 onCompleted()
// 这样,由被观察者调用了观察者的回调方法,就实现了由被观察者向观察者的事件传递,即观察者模式。
subscriber.onNext("Hello ");
subscriber.onNext("World !");
subscriber.onCompleted();//结束
}
});
// 创建观察者
Subscriber<String> subscriber = new Subscriber<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ompleted() {
Log.i("xoliu", "onCompleted");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Error(Throwable e) {
Log.i("xoliu", "onErr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Next(String s) {
Log.i("xoliu", "onNext : " + s);
}
};
// 订阅
observable.subscribe(subscriber);
一旦subscriber
订阅了observable
,observable
就会调用subscriber
对象的onNext
和onComplete
方法,subscriber
就会打印出Hello World
.
subscriber(Subscriber subscriber)
做了3件事:
Subscriber.onStart()
是一个准备方法。onSubscribe.call(Subscriber)
。在这里,事件发送的逻辑开始运行。从这也可以看出,在RxJava中,Observable
并不是在创建的时候就立即开始发送事件,而是在它被订阅的时候,即当subscribe()
方法执行的时候。Subscriber
作为Subscription
返回。这是为了方便unsubscribe()
.整个过程中对象间的关系如下图:
RxJava内置了很多简化创建Observable对象的函数,
Observable.just()
用来创建只发出一个事件就结束的Observable对象Observable<String> observable = Observable.just("Fuck u ", "World !");
接下来看看如何简化Subscriber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其实并不关心onComplete()
和onError
,我们只需要在onNext
的时候做一些处理,这时候就可以使用Action1
类。
什么是Action
Action是RxJava 的一个接口,常用的有Action0
和Action1
。虽然Action0
和Action1
在API中使用最广泛,但RxJava是提供了多个ActionX
形式的接口(例如Action2
,Action3
)的,它们可以被用以包装不同的无返回值的方法。
- Action0: 它只有一个方法
call()
,这个方法是无参无返回值的;由于onCompleted()
方法也是无参无返回值的,因此 Action0 可以被当成一个包装对象,将onCompleted()
的内容打包起来将自己作为一个参数传入subscribe()
以实现不完整定义的回调。- Ation1:它同样只有一个方法
call(T param)
,这个方法也无返回值,但有一个参数;与 Action0 同理,由于onNext(T obj)
和onError(Throwable error)
也是单参数无返回值的,因此 Action1 可以将onNext(obj)
和onError(error)
打包起来传入subscribe()
以实现不完整定义的回调
Action1<String> action1 = 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i("xoliu", "Action1 call : " + s);
}
};
Observable.subscribe()
方法有一个重载版本,接受三个Action1
类型的参数
所以上面的代码最终可以写成这样:
Observable.just("Hello ", "World !").subscribe(new Action1<String>() {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i("xoliu", "call : " + s);
}
});
这里顺便多提一些subscribe()
的多个Action
参数:
Action1<String> onNextAction = new Action1<String>() {
// onNext()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String s) {
Log.d(tag, s);
}
};
Action1<Throwable> onErrorAction = new Action1<Throwable>() {
// onError()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Throwable throwable) {
// Error handling
}
};
Action0 onCompletedAction = new Action0() {
// onCompleted()
@Override
public void call() {
Log.d(tag, "completed");
}
};
observable.subscribe(onNextAction, onErrorAction, onCompleted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