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经验之谈,不懂产品,只靠理论 ,注定行不通。可靠性工程师的成长,是一个专业与产品共同前进的道路。
1、轻易不要想着建可靠性体系。
如果可靠性还处在一穷二白的程度,建可靠性体系只会害了公司,不仅浪费时间浪费金钱,还会把可靠性的未来搭进去,成功率微乎其微。
必须要等企业可靠性团队具备一定能力,而且已经在某几个可靠性局部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再考虑建立可靠性体系,这样相对来讲会比较顺利,成功率也会大为提升。如果一穷二白却非要做体系,那么我个人的建议是先把一些关键的东西放到一个项目中去锻炼,通过多个项目来打造出一个适合企业的可靠性体系,而这个时间至少2年以上,视产品开发周期不同而不同。
2、理论的东西不一定对。
这里的对是针对企业而言,也就是是否适用所在的企业。我一向是野路子出生,不管白猫黑猫,能够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其实每个企业所处的行业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产品定位不一样,供应商水平不一样,就就要求我们对任何东西要辩证的去看,必须要基于企业的实际进行裁剪,这不存在权威,只有谁看的更清楚。特别要提醒的是千万不能够盲目迷信,否则可能会跌的很惨。
3、可靠性设计才是一个可靠性工程师努力的方向,可靠性测试或者环境试验只是比较初级的工作。
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很多人环境试验或者可靠性试验都没做好就想着做可靠性设计等工作,无论如何首先做好本职工作,不要老想着做更高级的,这里不存在哪个更高级,把自己的领域做专做精你就是牛人。
其实国内对于可靠性工程师的需求绝大多数是试验和分析等工作,对于可靠性设计的需求量很小,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考虑我个人优先推荐大家做好可靠性试验和环境试验,找工作的路反而会宽的多,另外待遇也不用担心,苹果可以给到80万一年。其实如果只做环境试验就可以把可靠性做好才是值得佩服的。
另外提醒一下,对于消费电子行业的众多企业,他们对于可靠性设计几乎没有啥需求,这里包括国外的世界500强企业。
4、这个应该参考哪个标准?
对于标准的依赖需要降低,因为可靠性不是性能指标,也不是安全相关,所以不属于强制管控范围,所以可靠性相关标准很多时候是没有的,有的多数也只是个推荐。如果做任何事情非标准不可,那么我们很多事情就无法开展。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跳出一切看本真,做这个事情是为什么,做了会有什么影响,需要的输入是什么,再来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提升到这样的高度我们才能够把可靠性工作做好,这适用于环境试验和可靠性设计等所有可靠性工作。
5、很多企业基本上就是前面做点试验,后面等着市场反馈去救火,但是不进行任何的数据积累。
这在早期可能影响不大,但是一旦企业做大后就会严重拖后腿。无论企业处在什么发展阶段,我们都需要重视数据的收集,对于不同阶段可以要求不同,但是不能够不做。企业的数据其实价值非常大,如果不收集分析非常可惜,这些数据都是企业付出巨资才获得的,如果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巨大的浪费。而数据的收集需要很长的周期,等你哪天想到要数据的时候,就算当时立即收集也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才能够有所积累,时间等不起的。
6、别人是怎么做的?尤其是竞争对手怎么做的。
这并不一定可以解决问题。有这样的信息很好,可以作为参考来研究,但是同样需要辩证的对待,因为别人也许做错了呢,另外企业不同也许拿来用就是不行。无论什么都需要考虑是否适用自己的企业,仔细研究后再决定怎么做。我见过很多世界500强干蠢事的,还是那句话,不要迷信,行不行好不好结果说了算。
7、可靠性模型是个好东西,但是需要考虑每个模型的适用范围,还有要对产品有着深入的了解。
其实模型的使用范围比较容易搞定,但是很多可靠性工程师缺乏对于产品的是深入理解,我这里指的是光、机、电和软件所有领域,可靠性工程师必须能够使用设计工程师的语言和每个职能岗位进行交流,否则我不觉得我们可以做好可靠性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可靠性工程师大多有产品开发的原因。国内的现实无法改变,但是大家应该多学习一些设计方面的知识,而不应该只是关注可靠性本身。
8、只存在过与不过,但是从来没有考虑做到坏是什么情况。
产品开发周期的压力我非常理解,但是这不能够成为理由。由于我们都太急功近利,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产品缺乏全面的认识,这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当我们想维持产品可靠性水平又想降成本的时候。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把产品测到坏,可能会发现另外一片天。
9、测试样品数量多少合适?
按照理论计算,样品数量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无法承受,但是大家可以凭经验来操作啊,可以做到这一步已经算不错了,但是如果再进一步深入考虑,那就更好了,到现在为止我只看到一家公司把这件事情做到了,很遗憾。发挥想象力,这地方可以有创新。
10、可靠性工程师认证有用吗?
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数理统计当初没好好学,或者已经还给老师了,我推荐借这个考试的机会来好好复习一下。如果这个问题不存在,那么个人不建议去考这个认证。因为有这个认证真说明不了任何事情。
11、复杂产品对于产品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评估基本没考虑。
现在中国制造的产品售价确实便宜,但是如果计算全寿命周期成本其实不占优势,对于大型复杂产品这会非常致命,因为国外买家都是以全寿命周期成本为准。
12、多看点资料,尤其是多看点外文资料。
文章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文内容不用于商业目的,如涉及知识产权问题,请权利人联系小编,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