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本文中所指 “线程” 均为可执行调度单元 Kernel Thread。
NUMA(Non-Uniform Memory Access,非一致性存储器访问)的设计理念是将 CPU 和 Main Memory 进行分区自治(Local NUMA node),又可以跨区合作(Remote NUMA node),以这样的方式来缓解单一内存总线存在的瓶颈。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不同的 NUMA node 都拥有几乎相等的资源,在 Local NUMA node 内部会通过自己的存储总线访问 Local Memory,而 Remote NUMA node 则可以通过主板上的共享总线来访问其他 Node 上的 Remote Memory。
显然的,CPU 访问 Local Memory 和 Remote Memory 所需要的耗时是不一样的,所以 NUMA 才得名为 “非一致性存储器访问"。同时,因为 NUMA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存储隔离,所以 NUMA 同样只会保存一份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副本。也就是说,默认情况下,耗时的远程访问是很可能存在的。
这种做法使得 NUMA 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更加适合应用在服务器端。但也由于 NUMA 没有实现彻底的主存隔离,所以 NUMA 的扩展性也是有限的,最多可支持几百个 CPU/Core。这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并发性能所作出的妥协。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下图所示为一个 NUMA Topology,表示该服务器具有 2 个 Node,每个 Node 含有一个 Socket,每个 Socket 含有 6 个 Core,每个 Core 又被超线程为 2 个 Thread,所以服务器总共的 Processor = 2 x 1 x 6 x 2 = 24 颗,其中 Siblings[0] = [cpu0, cpu1]。
这里写图片描述
- #!/usr/bin/env python
- # SPDX-License-Identifier: BSD-3-Clause
- # Copyright(c) 2010-2014 Intel Corporation
- # Copyright(c) 2017 Caviu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from __future__ import print_function
- import sys
- try:
- xrange # Python 2
- except NameError:
- xrange = range # Python 3
-
- sockets = []
- cores = []
- core_map = {}
- base_path = "/sys/devices/system/cpu"
- fd = open("{}/kernel_max".format(base_path))
- max_cpus = int(fd.read())
- fd.close()
- for cpu in xrange(max_cpus + 1):
- try:
- fd = open("{}/cpu{}/topology/core_id".format(base_path, cpu))
- except IOError:
- continue
- except:
- break
- core = int(fd.read())
- fd.close()
- fd = open("{}/cpu{}/topology/physical_package_id".format(base_path, cpu))
- socket = int(fd.read())
- fd.close()
- if core not in cores:
- cores.append(core)
- if socket not in sockets:
- sockets.append(socket)
- key = (socket, core)
- if key not in core_map:
- core_map[key] = []
- core_map[key].append(cpu)
-
- print(format("=" * (47 + len(base_path))))
- print("Core and Socket Information (as reported by '{}')".format(base_path))
- print("{}\n".format("=" * (47 + len(base_path))))
- print("cores = ", cores)
- print("sockets = ", sockets)
- print("")
-
- max_processor_len = len(str(len(cores) * len(sockets) * 2 - 1))
- max_thread_count = len(list(core_map.values())[0])
- max_core_map_len = (max_processor_len * max_thread_count) \
- + len(", ") * (max_thread_count - 1) \
- + len('[]') + len('Socket ')
- max_core_id_len = len(str(max(cores)))
-
- output = " ".ljust(max_core_id_len + len('Core '))
- for s in sockets:
- output += " Socket %s" % str(s).ljust(max_core_map_len - len('Socket '))
- print(output)
-
- output = " ".ljust(max_core_id_len + len('Core '))
- for s in sockets:
- output += " --------".ljust(max_core_map_len)
- output += " "
- print(output)
-
- for c in cores:
- output = "Core %s" % str(c).ljust(max_core_id_len)
- for s in sockets:
- if (s,c) in core_map:
- output += " " + str(core_map[(s, c)]).ljust(max_core_map_len)
- else:
- output += " " * (max_core_map_len + 1)
- print(output)
OUTPUT:
- $ python cpu_topo.py
- ======================================================================
- Core and Socket Information (as reported by '/sys/devices/system/cpu')
- ======================================================================
-
- cores = [0, 1, 2, 3, 4, 5]
- sockets = [0, 1]
-
- Socket 0 Socket 1
- -------- --------
- Core 0 [0] [6]
- Core 1 [1] [7]
- Core 2 [2] [8]
- Core 3 [3] [9]
- Core 4 [4] [10]
- Core 5 [5] [11]
上述输出的意义:
Output:
- $ python cpu_topo.py
- ======================================================================
- Core and Socket Information (as reported by '/sys/devices/system/cpu')
- ======================================================================
-
- cores = [0, 1, 2, 3, 4, 5]
- sockets = [0, 1]
-
- Socket 0 Socket 1
- -------- --------
- Core 0 [0, 12] [6, 18]
- Core 1 [1, 13] [7, 19]
- Core 2 [2, 14] [8, 20]
- Core 3 [3, 15] [9, 21]
- Core 4 [4, 16] [10, 22]
- Core 5 [5, 17] [11, 23]
NUMA(非一致性存储器访问)的意思是 Kernel Thread 访问 Local Memory 和 Remote Memory 所需要的耗时是不一样的。
NUMA 的 CPU 分配策略有下 2 种:
NUMA 的 Memory 分配策略有下列 4 种:
NUMA Domain Scheduler 是 Kernel 针对 NUMA 体系架构实现的 Kernel Thread 调度器,目的是为了让 NUMA 中的每个 Core 都尽量均衡的忙碌。
根据 NUMA Topology 的特性呈一颗树状结构。NUMA Domain Scheduling,从叶节点向上根节点遍历,直到所有的 NUMA Domain 中的负载都是均衡的。当然,用户可以对不同的 Domain 设置相应的调度策略。
这里写图片描述
但这种针对所有 Cores 的均衡优化是有代价的,比如:将同一个 User Process 对应若干个 Kernel Thread 均衡到不同的 Cores 上执行,会使得 Core Cache 失效,造成性能下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下图所示,在不同的 Domain 中存在着不同的 Cache 成本。虽然 NUMA Domain Scheduling 自身也具有软亲和特性,但其到底是侧重于 NUMA Cores 的均衡调度,而不是保证应用程序的执行性能。
可见,NUMA Domain Scheduler 的均衡调度机制和高并发性能是相悖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在 Core 执行任务期间,需要将线程的执行现场信息存储在 Core 的 Register 和 Cache 中,这些数据集称为 Context(上下文),有下列 3 种类型:
多线程的 Context Switch(上下文切换)也可以分为 2 个层面:
进行线程切换的过程中,首先会将一个线程的 Context 存储在相应的用户或内核堆栈中,然后把下一个要运行的线程的 Context 加载到 Core 的 Register 和 Cache 中。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可见,多线程的 Context Switch 势必会导致处理器性能的下降。并且 User Level 和 Kernel Level 切换很可能是同时出现的,这些都是应用多线程模式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使用 vmstat 指令查看当前系统的上下文切换情况:
- $ vmstat
-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 4 1 0 4505784 313592 7224876 0 0 0 23 1 2 2 1 94 3 0
CPU 运行模式切换同样会对执行性能造成影响,不过相对于上下文切换会更低一些,因为模式切换最主要的任务只是切换线程寄存器的上下文。
Linux 系统中的以下操作会触发 CPU 运行模式切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硬件中断(HW Interrupt)是一种外设(e.g. 网卡、磁盘控制器、鼠键、串行适配卡等)和 CPU 交互通信的机制,让 CPU 能够及时掌握外设发生的事件,并视乎于中断的类型来决定是否放下当前任务,尽快处理紧急的外设事件(e.g. 以太网数据帧到达,键盘输入)。
硬件中断的本质是一个 IRQ(中断请求信号)电信号。Kernel 为每个外设分配了一个 IRQ Number,以此来区分发出中断的设备类型。IRQ Number 又会映射到 Kernel ISR(中断服务路由列表)中的一个中断处理程序(通常又外设驱动提供)。
硬件中断是 Kernel 调度优先级最高的任务类型之一,进行抢占式调度,所以硬件中断通常都伴随着任务切换,将当前任务切换到中断处理程序的上下文。
一次中断处理,首先需要将 CPU 的状态寄存器数据保存到虚拟内存空间中的堆栈,然后运行中断服务程序,最后再将状态寄存器数据从堆栈中夹在到 CPU。整个过程需要至少 300 个 CPU 时钟周期。并且在多核处理器计算平台中,每个 Core 都有可能执行硬件中断处理程序,所以还存在着跨 Core 处理要面对的 Cache 一致性流量的问题。
可见,大量的中断处理,尤其是硬件中断处理会非常消耗 CPU 资源。
因为 TLB(地址映射表高速缓存)的空间非常有限,在使用 4K 小页的操作系统中,出现 Kernel Thread 频繁切换时,会导致 TLB 缓存的虚拟地址空间映射条目频繁变更,产生大量的缓存缺失。
在网络报文处理场景中,NIC Driver 运行在内核态,当 Driver 收到的报文后,首先会拷贝到 TCP/IP Stack 处理,然后再拷贝到用户空间的应用程序缓冲区。这些拷贝处理的时间会占报文处理总时长的 57.1%。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 NUMA 架构中进一步提升多核处理器平台的性能,应该广泛采用 “多核编程代替多线程编程” 的思想,通过将 Kernel Threrad 与 NUMA Node 或 Core 建立亲和性,以此来避免多线程调度带来的开销。
在 Linux Shell 上,可以使用 numastat 指令来查看 NUMA Node 的内存分配统计数据;可以使用 numactl 指令可以将 User Process 绑定到指定的 NUMA Node,还可以绑定到指定的 NUMA Core 上。
CPU 亲和性(CPU Affinity)是 Kernel 的一种 Kernel Thread 调度属性(Scheduling Property),指定 Kernel Thread 要在特定的 CPU 上尽量长时间地运行而不被调度到其他的 CPU 上。在 NUMA 架构中,设置 Kernel Thread 的 CPU 亲和性,能够有效提高 Thread 的 CPU Cache 命中率,减少 Remote NUMA Memory 访问的损耗,以获得更高的性能。
硬 CPU 亲和性通过扩展 task_struct(进程描述符)结构体来实现,引入 cpus_allowed
字段来表示 CPU 亲和位掩码(BitMask)。cpus_allowed
由 n 位组成,对应系统中的 n 个 Processor。最低位表示第一个 Processor,最高位表示最后一个 Processor,通过对掩码位置 1 来指定 Processors 亲和,当有多个掩码位被置 1 时表示运行进程在多个 Processor 间迁移,缺省为全部位置 1。进程的 CPU 亲和特性会传递给子线程。
在 Linux Shell 上,可以使用 taskset 指令来设定 User Process 的 CPU 亲和性,但不能保证 NUMA 亲和性的内存分配。
Linux Kernel 提供了 irqbalance 程序来进行中断负载优化,在大部分场景中,irqbalance 提供的中断分配优化都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irqbalance 会自动收集系统数据来分析出使用模式,并依据系统负载状况将工作状态调整为以下 2 种模式:
当然,硬件中断处理也具有亲和性属性,用于指定运行 IRP 对应的 ISR 的 CPU。在 Linux Shell 上,可以修改指定 IRQ Number 的 smp_affinity。注意,手动指定 IRQ 亲和性首先需要关闭 irqbalance 守护进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