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DC 状态下,只能对电压值进行一种定义,该值是明确的,并且由参考值 0 V 与 DC 信号的平线图之间的差异确定。然而,在 AC 状态下, 仅提及一个电压值可能会导致混乱。 从一个简单的正弦波形,我们至少可以列出四种不同的电压定义:
峰值(Peak Value)对应于参考值(即交流信号振荡的值)与信号最大值之间的差值。 峰峰值是峰值乘以因子2,它对应于信号的总垂直宽度。
在图1中,我们还用红色突出显示了平均值和RMS值,这是我们将重点关注的本文中的两节将分别介绍平均值和RMS值,我们将了解它们是如何定义的,如何确定它们,最后我们将了解 RMS 值的特殊之处。
对于基本的对称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或锯齿波(参见图 2 和交流波形教程),很难说清楚平均电压值,我们将在下面标记 A。 事实上,这些类型的信号在其周期的一半期间为正,在另一半期间为负。 换句话说,信号 50% 的时间位于水平轴上方,50% 的时间位于水平轴下方。根据该观察,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考虑整个周期上任何这些信号的平均值,则为 等于 0,无论峰值如何,因此不相关。
我们可以通过解释如何计算平均值来证明这个结果。 对于有限的一组值,平均过程包括将所有值(V1、V2、V3…)相加,然后除以该组的基数 N(该组中有多少个值):
然而,对于模拟信号来说,不可能简单地对信号在一个周期内获取的所有瞬时值(也称为中坐标)求和,因为存在无穷大。 我们不使用求和,而是使用积分运算:
对于如图 1 所示的基本波形,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式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相等但符号相反,因此平均值等于 0。
为了使这些信号的平均值有意义,我们更愿意分别考虑半个正周期和半个负周期,它们的一些值分别在下图 3 中以红色和绿色突出显示:
与公式 1 类似,我们可以分别定义正半周期 (A+) 和负半周期 (A–) 的平均值:
A + A_+ A+和 A – A_– A–的值取决于我们正在处理的信号及其各自的峰值 ( V p V_p Vp)。 我们在下面列出了绝对值 |A| 最常见的基本和对称交流信号的 A + A_+ A+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