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格式与实例化操作——[模板]详解(7)


    前言

    大家好吖,欢迎来到 YY 滴C++系列 ,热烈欢迎! 本章主要内容面向接触过C++的老铁
    主要内容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欢迎订阅 YY滴C++专栏!更多干货持续更新!以下是传送门!

    一. 模板参数与模板参数列表

    模板参数分类类型形参与非类型形参:

    • 类型形参:出现在模板参数列表中,跟在class(typename)后面的参数类型名称
    • 非类型形参:就是用一个常量作为类(函数)模板的一个参数,在类(函数)模板中可将该参数当成常量来使用

    1)模板参数&模板参数列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非类型模板参数

    • 非类型模板参数主要用于定义一个【静态栈】例如array
    • 要注意非类型模板参数只能用于整型 【浮点数、类对象以及字符串是不允许作为非类型模板参数的】
    • 非类型的模板参数必须在编译期就能确认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静态栈
    // 非类型模板参数
    // 1、常量
    // 2、必须是整形
    template<class T, size_t N>
    class Stack
    {
    public:
    	void func()
    	{
    		// 常量,不能修改(调用func会报错)
    		N = 0;
    	}
    private:
    	T _a[N];
    	int _top;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二.函数模板

    1)函数模板概念

    • 函数模板代表了一个函数家族,该函数模板与类型无关,在使用时被参数化, 根据实参类型产生函数的特定类型版本 ;

    2)函数模板的格式

    template<typename T>
    void Swap( T& left, T& right)
    {
     T temp = left;
     left = right;
     right = temp;
    }
    //可识别不同的同种类型交换(例:char与char,int与int,double与double)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PS:typename是用来定义模板参数关键字,也可以使用class(切记:不能使用struct代替class) ;

    3)函数模板的实例化

    引入:

    • 用不同类型的参数使用函数模板时,称为 函数模板的实例化 。模板参数实例化分为: 隐式实例化 显式实例化
    • PS:实例化实现的任务是交给编译器的

    1.【隐式实例化】

    引入:

    • 隐式实例化的机制是让编译器 根据实参推演模板参数的实际类型 ,而这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 适用情况:其交换的两者是同一类
    • 不适用情况:其交换的两者 不是同一类
    template<class T> 
     T Add(const T& left, cons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int main()
     {  
       int a1 = 10;  
       double d1 = 10.0;
       Add(a1, d1); //解决方式:Add(a1, (int)d1);强制类型转换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分析:

    • 该语句不能通过编译,因为在编译期间,当编译器看到该实例化时,需要推演其实参类型
    • 通过实参a1将T推演为int类型 ,通过实参d1将T推演为double类型 ,但模板参数列表中只有一个T,
    • 编译器无法确定此处到底该将T确定为int 或者 double类型而报错

    解决方式:

    • 用户自己强制类型转换Add(a1, (int)d1);
    • 显式实例化

    2.【显式实例化 】

    显式实例化:在函数名后的<>中 指定 模板参数的实际类型

     int main(void)
      { 
       int a = 10;  
       double b = 20.0;  
        // 显式实例化 
       Add<int>(a, b);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3.【模板参数的匹配原则 】

    1. 一个非模板函数可以和一个 同名 的函数模板同时存在,而且该函数模板还可以被实例化为这个非模板函数
    2. 对于非模板函数和同名函数模板,如果其他条件都相同,在调动时会优先调用非模板函数而不会从该模板产生出一个实例。如果模板可以 产生一个具有更好匹配的函数, 那么将选择模板
    3. 模板函数不允许自动类型转换 ,但普通函数可以进行自动类型转换

    4)函数模板的特化

    1.【特化的使用场景】

    • 特化有其使用需求与场景,但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可能会得到一些错误的结果,比如:实现了一个专门用来进行小于比较的函数模板
    • 用于比较【整型】【日期类Date】时,可以正常比较,但要用于比较【日期类指针】指向的【日期类】的大小时,需求无法完成
    // 函数模板 -- 参数匹配
    template<class T>
    bool Less(T lef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int main()
    {
     cout << Less(1, 2) << endl; // success
     Date d1(2022, 7, 7);
     Date d2(2022, 7, 8);
     cout << Less(d1, d2) << endl; // success
     Date* p1 = &d1;
     Date* p2 = &d2;
     cout << Less(p1, p2) << endl; // 比较的是指针的大小,需求无法完成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2.【特化的步骤】

    步骤:

    1. 必须要先有一个基础的函数模板
    2. 关键字template后面接一对空的尖括号< >
    3. 函数名后跟一对尖括号,尖括号中指定需要特化的类型 【当传入参数类型是特化类型时,则不走模板生成】
    4. 函数形参列表: 必须要和模板函数的基础参数类型完全相同 (如果不同,编译器可能会报一些奇怪的错误)
    //基础的函数模板
    template<class T>
    bool Less(T left, T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步骤1:先有一个基础的函数模板
    }
    
    // 对Less函数模板进行特化
    template<>                                     //步骤2:关键字template后面接一对空的尖括号
    bool Less<Date*>                               //步骤3:函数名后跟一对尖括号,尖括号中指定需要特化的类型
    (Date* left, Date* right)                      //步骤4:函数形参列表要和模板函数的基础参数类型完全相同
    { 
    return *left < *right;
    }
    
    int main()
    {
     cout << Less(1, 2) << endl; // success
     Date d1(2022, 7, 7);
     Date d2(2022, 7, 8);
     cout << Less(d1, d2) << endl; // success
     Date* p1 = &d1;
     Date* p2 = &d2;
     cout << Less(p1, p2) << endl; // 比较的是指针的大小,需求无法完成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3.【结论:函数模板不建议特化】

    • 注意:一般情况下如果函数模板遇到不能处理或者处理有误的类型,为了实现简单通常都是将该函数直接给出
    bool Less(Date* left, Date* right)
    {
     return *left < *right;
    }
    
    • 1
    • 2
    • 3
    • 4

    三.类模板

    1)类模板的格式

    template<class T1, class T2, ..., class Tn>
    class xxx//(类模板名)
    {
     // 类内成员定义
    }; 
    
    • 1
    • 2
    • 3
    • 4
    • 5

    2)类模板的实例化

    • 类模板实例化与函数模板实例化不同,类模板实例化需要在类模板名字后跟<>,然后将实例化的类型放在<>中即可 ,类模板名字不是真正的类,而实例化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类 ;
    Vector<int> s1; 
    Vector<double> s2; 
    
    • 1
    • 2

    3)区分"访问类模板时"用【类型】而非【类名】

    【※】类模板中函数放在类外进行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并用"类型"访问;

    注意区分:

    • 在类中:类名等同于类型
    • 在类模板中:类型是类型,类名是类名

    例如:

    • 在下面代码中,类模板中函数放在类外进行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在访问类模板时,用的是Vector(类型)而不是Vector(类名);
    template<class T>
     class Vector
     { 
     public :
      Vector(size_t capacity = 10)
      : _pData(new T[capacity])
      , _size(0)
      , _capacity(capacity)
      {}
      // 使用析构函数演示:在类中声明,在类外定义。
      ~Vector();
      void PushBack(const T& data)void PopBack()// ...
      size_t Size()
    {
       return _size;
    }
      T& operator[](size_t pos)
    {
       assert(pos < _size);
       return _pData[pos];
    }
    private:
    T* _pData;
    size_t _size;
    size_t _capacity;
    };
    
    // 注意:类模板中的函数放在类外进行定义时,需要加模板参数列表
    template <class T>
    Vector<T>::~Vector()//这里是用类型访问类模板
    {
    if(_pData)
    delete[] _pData;
    _size = _capacity =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4)使用类模板内相关时的注意事项【假设场景:取类模板内的迭代器】

    • 当我们想要实现一个打印任意容器元素的print函数,我们需要遍历容器,于是设置了模板参数Container
    • 如果我们直接写成Container::const_iterator it = v.begin(); 形式,其中的const_iterator可能是静态变量,内部类名等等
    • 所以我们要在前面加上typename,确保编译器能够识别到其是类型,等模板实例化再去找
    //template
    template<class Container>
    void Print(const Container& v)
    {
    	// 编译不确定Container::const_iterator是类型还是对象
    	// typename就是明确告诉编译器这里是类型,等模板实例化再去找
    	
    	//  Container::const_iterator it = v.begin();  
    	typename Container::const_iterator it = v.begin();
    	
    	auto it = v.begin();
    	while (it != v.end())
    	{
    		cout << *it << " ";
    		++it;
    	}
    	cout << endl;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5) 类模板的特化【全特化&偏特化】

    [1]简单介绍

    • 全特化即是将模板参数列表中的所有参数都确定化
    • 偏特化即是【任何针对模版参数进一步进行条件限制设计的特化版本】:部分参数确定化,增加限定条件(指针/引用)
    • 特化后的类是新的类不用带上原类所有的成员变量或者函数,编译器会处理这块问题
    • 特化后的类不能独立于原类存在

    [2]全特化

    template<>
    class Data<int, char>
    
    • 1
    • 2

    [3]偏特化

      template <typename T1>
      class Data<T1, char>//部分特化——————————>特化的char模板
    
      template <typename T1, typename T2>
      class Data <T1*, T2*>//两个参数偏特化为指针类型
      class Data <T1&, T2&>//两个参数偏特化为引用类型
    
      Data<double , int> d1; // 调用特化的char模板
      Data<int , double> d2; // 调用基础的模板
      Data<int *, int*> d3; //调用特化的指针模板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4]偏特化运用场景

    #include
    #include 
    
    template<class T>
    struct Less
    {
       bool operator()(const T& x, const T& y) const
      {
        return x < y;
      }
    };
    // 对Less类模板按照指针方式特化
    template<>
    struct Less<Date*>
    {
       bool operator()(Date* x, Date* y) const
      {
        return *x < *y;
       }
    };
    
    int main()
    {
     Date d1(2022, 7, 7);
     Date d2(2022, 7, 6);
     Date d3(2022, 7, 8);
     vector<Date> v1;
    
    //场景1
     v1.push_back(d1);
     v1.push_back(d2);
     v1.push_back(d3);
     // 可以直接排序,结果是日期升序
     sort(v1.begin(), v1.end(), Less<Date>());
     //场景2
     vector<Date*> v2;
     v2.push_back(&d1);
     v2.push_back(&d2);
     v2.push_back(&d3);
     // 可以直接排序,结果错误日期还不是升序,而v2中放的地址是升序
     // 此处需要在排序过程中,让sort比较v2中存放地址指向的日期对象
     // 但是走Less模板,sort在排序时实际比较的是v2中指针的地址,因此无法达到预期
     sort(v2.begin(), v2.end(), Less<Date*>());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四. 模板的分离编译报错【声明定义要放在一个源(头)文件中】

    1)分离编译模式

    • 定义:一个程序(项目)由若干个源文件共同实现,而每个源文件单独编译生成目标文件,最后将所有目标文件链
      接起来形成单一的可执行文件的过程称为分离编译模式。

    2)程序运行步骤简述

    • 要经过: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
    • 编译:对程序进行一些分析&错误检查后生成汇编代码;
    • 头文件不参与编译,编译器对工程中的多个源文件是单独分开编译【把.c文件编译成.obj文件】
    • 链接:将多个obj文件合并成一个,处理没有解决的地址问题

    3)报错内容:“无法解析的外部符号”

    • 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报错原因分析:

    • 由于模板声明和定义是分离的,模板定义部分是在.c文件中,经过编译阶段变成.obj文件
    • 在.c文件中,编译器没有看到到对模板函数的实例化,因此不会生成对应函数
    • 最后编译器在链接阶段会去找函数的地址,但是在上一步中函数没有实例化没有生成具体的代码,因此报错

    4)类模板在C++11支持声明定义分离

    • 在 C++中,类模板的声明和定义必须放在一起,因为编译器在编译时需要检查类模板的具体实现。如果将声明和定义分离,编译器就无法检查类模板的具体实现,这将导致编译错误。

    • 在 C++11 中引入了模板具体化 (template specialization 的概念,允许程序员在另一个文件中声明和定义模板的一个特殊版本,但这只适用于模板具体化,对于普通的类模板而言,声明和定义仍然必须放在一起。

  • 相关阅读:
    JUC并发编程系列详解篇十六(java中的其他锁)
    依赖倒转原则&接口隔离原则&迪米特法则&合成复用原则
    Visual Station 2022的头文件包含目录设置的区别
    2022亚太数学杯数学建模竞赛A题(思路分析......)
    [Gitlab CI] 自动取消旧流水线
    【C++杂货铺】探索list的底层实现
    SpringBoot整合redis
    ubuntu16.04挂载硬盘
    Java面试挂在线程创建后续,不要再被八股文误导了!创建线程的方式只有1种
    vue项目部署和镜像打包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YYDsis/article/details/1337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