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数很大,大到 int 无法存下时,我们可以考虑用数组来进行存储,即数组中一个位置存放一位数。
但是对于数组而言,一个数顺序存入数组后,对其相加减是很简单的。但是当需要进位时,还是很麻烦的,因为要将整个数组全都往后移动一位,将最高位的进位位置空出来,这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是 O(n) 。
不过,我们有一种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进位这个问题,就是将这个数的个位数存至数组中的第一位(即 a[0] ),最高位存入数组的最后一位(a [n-1])。这样在处理进位时可以直接在数组的最后一位添加即可。最后在输出时逆序输出即可。
举个例子:求 9724 + 377 的和。
将两个数分别存入 a 数组和 b 数组中,如下所示:
这样,运算过程就很简单了。将第一个位置进行相加,如果 > 9 就要进一位(这一步可以利用取模来实现)。再将第二个位置的数相加,同时加上前一位的进位,再判断是否 > 9 。以此类推便可求出最终结果。
🔺记忆!
- // C = A + B, A >= 0, B >= 0
- vector<int> add(vector<int> &a,vector<int> &b){
- //c为答案
- vector<int> c;
- //t为进位
- int t=0;
- for(int i=0;i
size()||isize();i++){ - //不超过a的范围添加a[i]
- if(i
size())t+=a[i]; - //不超过b的范围添加b[i]
- if(i
size())t+=b[i]; - //取当前位的答案
- c.push_back(t%10);
- //是否进位
- t/=10;
- }
- //如果t!=0的话向后添加1
- if(t)c.push_back(1);
- return c;
- }
如果要处理长度不一致的情况,该怎么做?
可以在循环外先使用条件判断语句来处理这种情况。
可以先判断两个数组的大小,这样在写循环时可以省略一些步骤,但从代码可读性上来讲,还是上面的写法更好理解。
- vector<int> add(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
- if (A.size() < B.size()) return add(B, A);
-
- vector<int> C;
- int t = 0;
- for (int i = 0; i < A.size(); i ++ )
- {
- t += A[i];
- if (i < B.size()) t += B[i];
- C.push_back(t % 10);
- t /= 10;
- }
-
- if (t) C.push_back(t);
- return C;
- }
如何处理前导 0?
这里所给两个整数不含前导 0,则不需要考虑。处理前导 0 的做法,下面会有详细介绍。
最后需要判断进位是否为 0,如果不为 0,那么不要忘记进 1。为什么是 1,而不可能是其他数字呢?是因为这里是加法,最多只有可能是 9+9,然后再加上一个进位 1,为 19,不会超过这个数,所以之能是 1。
需要注意输入时,是从字符串的末尾(即低位: a.size()-1 / b.size()-1 )往前(即 a[0] / b[0] )方向 push_back 输入,那么在 A / B 数组里就会反过来,从低位数在高位下标,高位数在低位下标——>低位数在低位下标,高位数在高位下标,符合我们想要的效果。
为什么这里要使用 vector 呢?
- vector 是一个动态数组,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分配和释放内存,灵活性较高。在这个场景中,数字相加的结果的位数是不确定的,使用 vector 可以方便地根据实际结果的位数来动态扩展数组的大小。
- vector 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函数和方法,如 push_back 用于给末尾添加元素,size 用于获取向量长度,以及通过索引访问元素等。这些方法使得在遍历和操作相加结果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和高效。
- vector 支持直接返回,可以将结果直接返回给调用者,而不需要手动管理内存或进行额外的拷贝操作。这样可以简化代码,并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减法与加法类似,具体区别有以下有两点:
- 是大的数减小的数还是小的数减大的数,这两种情况的共同点在于它们相减后的绝对值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只需要在运算前来判断数的大小即可。
- 也有可能两个数相等或者高位数值相等,那么在相减的过程中会产生 0 ,并且这个 0 是在高位的,在输出时会输出 0 ,那么得要去除这个 0 。若是要求出产生 0 的位置,这个步骤是相对繁琐的。这个时候用数组倒序存数的又一大优势来了,可以直接利用 pop_back() 去除最后的元素(即最高位的元素)。
🔺记忆!
- //高精度比大小
- bool cmp(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 if (A.size() != B.size())
- return A.size() > B.size();
- for (int i = A.size() - 1; i >= 0; i -- )
- if (A[i] != B[i])
- return A[i] > B[i];
- return true;
- }
🔺记忆!
- // C = A - B, 满足A >= B, A >= 0, B >= 0
- vector<int> sub(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
- //答案
- vector<int> C;
- //遍历最大的数
- for (int i = 0, t = 0; i < A.size(); i ++ )
- {
- //t为进位
- t = A[i] - t;
- //不超过B的范围t=A[i]-B[i]-t;
- if (i < B.size()) t -= B[i];
- //合二为一,取当前位的答案
- C.push_back((t + 10) % 10);
- //t<0则t=1
- if (t < 0) t = 1;
- //t>=0则t=0
- else t = 0;
- }
- //去除前导零
- while (C.size() > 1 && C.back() == 0) C.pop_back();
- return C;
- }
因为已经提前确定了函数里的 A.size() >= B.size(); 所以在 for 循环中省略了一个条件判断。
当数组里的有效数字 > 1 时(答案结果只有一个数字 0,就不需要去除了),且数组末尾(即 back() )为 0 时,利用 while 循环 pop_back 掉这些前导 0。
这里会分两种情况:
- t > 0:(t + 10)%10 = t;
- t < 0:t < 0 需要借 1,得到 t+10,由于 t 是负个位数,所以 (t+10)%10 结果为正个位数。
通过 (t + 10)%10 巧妙地将两种情况结合起来。
🔺记忆!
- // C = A * b, A >= 0, b >= 0
- vector<int> mul(vector<int> &A, int b)
- {
- //类似于高精度加法
- vector<int> C;
- //t为进位
- int t = 0;
- for (int i = 0; i < A.size() || t; i ++ )
- {
- //不超过A的范围t=t+A[i]*b
- if (i < A.size()) t += A[i] * b;
- //取当前位的答案
- C.push_back(t % 10);
- //进位
- t /= 10;
- }
- //去除前导零
- while (C.size() > 1 && C.back() == 0) C.pop_back();
- return C;
- }
在遍历数组 A 的每一位时,需要考虑两个条件:
- 数组A的长度,即 A.size();
- 进位的情况,即当进位不为 0 时,还需要继续进行运算。
与高精度减法一致,当数组里的有效数字 > 1 时(答案结果只有一个数字 0,就不需要去除了),且数组末尾(即 back() )为 0 时,利用 while 循环 pop_back 掉这些前导 0。这里的去除前导 0 是用来考虑 b 是否等于 0 这种情况的,其他情况不会出现前导 0。
🔺记忆!
- vector<int> mul(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 vector<int> C(A.size() + B.size()); // 初始化为 0,C的size可以大一点
- for (int i = 0; i < A.size(); i++)
- for (int j = 0; j < B.size(); j++)
- C[i + j] += A[i] * B[j];
- for (int i = 0,t = 0; i < C.size(); i++) { // i = C.size() - 1时 t 一定小于 10
- t += C[i];
- C[i] = t % 10;
- t /= 10;
- }
-
- while (C.size() > 1 && C.back() == 0) C.pop_back(); // 必须要去前导 0,因为最高位很可能是 0
- return C;
- }
为什么 i = C.size() - 1 时,t 一定小于 10?
由于每一位的计算都是将乘法结果加到当前位上,并累积进位值 t,所以在当 i = C.size() - 1时,t 的最大值为乘法结果最高位的数字与之前的进位相加,而乘法结果的每一位数字都 <= 9,进位值 t 也 <= 9。因此,当 i = C.size() - 1 时,进位值 t 一定 < 10。
与前面一致,当数组里的有效数字 > 1 时(答案结果只有一个数字 0,就不需要去除了),且数组末尾(即 back() )为 0 时,利用 while 循环 pop_back 掉这些前导 0。
🔺记忆!
- // A / b = C ... r, A >= 0, b > 0
- vector<int> div(vector<int> &A, int b, int &r)//高精度A,低精度b,余数r
- {
- vector<int> C;//答案
- r = 0;
- for (int i = A.size() - 1; i >= 0; i -- )
- {
- r = r * 10 + A[i];//补全r>=b
- C.push_back(r / b);//取当前位的答案
- r %= b;//r%b为下一次计算
- }
- reverse(C.begin(), C.end());//倒序为答案
- while (C.size() > 1 && C.back() == 0) C.pop_back();//去除前导零
- return C;
- }
与前面一致,当数组里的有效数字 > 1 时(答案结果只有一个数字 0,就不需要去除了),且数组末尾(即 back() )为 0 时,利用 while 循环 pop_back 掉这些前导 0。
这里通过 reverse 函数将答案倒序为正常顺序。一道题目可能会涉及多种运算,顺序统一更容易处理。
首先将余数 r 初始化为 0,然后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逐位进行除法运算,计算当前位的商并将其添加到结果数组 C 中。具体地,每次对余数 r 进行一次进位运算,将其乘以 10 并加上当前位的数字,得到除数后将其除以 b(低精度除法),即可得到当前位的商,余数则更新为当前余数对除数取模的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余数。
注意在 div 函数中不要将 b 习惯性写成 10。
🔺记忆!
- //高精度比大小
- bool cmp(vector<int> &A, vector<int> &B) {
- if (A.size() != B.size())
- return A.size() > B.size();
- for (int i = A.size() - 1; i >= 0; i -- )
- if (A[i] != B[i])
- return A[i] > B[i];
- return true;
- }
🔺记忆!
- vector<int> div(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r) {
- vector<int> C;
- if (!cmp(A, B)) {
- C.push_back(0);
- r.assign(A.begin(), A.end());
- return C;
- }
- int j = B.size();
- r.assign(A.end() - j, A.end());
- while (j <= A.size()) {
- int k = 0;
- while (cmp(r, B)) {
- r = sub(r, B);
- k ++;
- }
- C.push_back(k);
- if (j < A.size())
- r.insert(r.begin(), A[A.size() - j - 1]);
- if (r.size() > 1 && r.back() == 0)
- r.pop_back();
- j++;
- }
- reverse(C.begin(), C.end());
- while (C.size() > 1 && C.back() == 0)
- C.pop_back();
- return C;
- }
首先进行比较判断,如果 A < B,则将 0 添加到结果 C 中,得商为 0,并将余数 r 赋值为 A,得 r == A,然后返回结果 C。
用于记录每次除法计算中的商。
这段代码有两处去除前导 0 的地方,其中一处含义与之前一致,另外一处是:如果余数 r 的长度 > 1 且末尾元素为 0,则将末尾的 0 删除,保持余数的最小表示形式,这段代码的目的是去除余数前导的零。
- vector<int> div(vector<int> &A, vector<int> &B, vector<int> &r) {
- vector<int> C;
- if (!cmp(A, B)) {
- C.push_back(0);
- r.assign(A.begin(), A.end());//使得r和A的内容一致
- return C;
- }
- int j = B.size();
- r.assign(A.end() - j, A.end());//将A的末尾与除数B长度相同的部分赋值给变量r
- while (j <= A.size()) { //循环执行除法运算 直到处理完所有的被除数
- int k = 0;//记录每次除法计算中的商
- while (cmp(r, B)) {//直到余数r小于除数B为止
- r = sub(r, B);//将r减去除数B得到新的余数r
- k ++;//每执行一次减法运算,商的个数k就+1
- }
- C.push_back(k);//将每次除法计算得到的商k添加到C的末尾 用于存储所有的商
- if (j < A.size())
- r.insert(r.begin(), A[A.size() - j - 1]);//将下一个被除数数字添加到余数r
- if (r.size() > 1 && r.back() == 0)
- r.pop_back();//去除余数前导的零
- j++;
- }
- reverse(C.begin(), C.end());
- while (C.size() > 1 && C.back() == 0)
- C.pop_back();
- return C;
- }
前缀和可以用于快速计算一个序列的区间和,也有很多问题里不是直接用前缀和,但是借用了前缀和的思想。
预处理出一个前缀和数组后,要求一段区间和可以使用O(1)的时间复杂度快速求出。
【公式】
预处理 : s [ i ] = a [ i ] + a [ i - 1 ]求区间 [ l , r ]: sum = s [ r ] - s [ l - 1 ]" 前缀和数组 " 和 " 原数组 " 可以合二为一
给定一个 a 数组,请求出它的前缀和数组 s :
那么 a 数组的前缀和数组为:
a 数组与 s 数组之间满足:s[i] = a[0] + a[1] + a[2] + … + a[i]
由于我们在计算前缀和时,为了更加方便,我们会将数组下标从 1 开始存入和读取。
所以,我们的 s 前缀和数组为: s[i] = a[1] + a[2] + … + a[i]
如果要求某个区间的和该怎么办?
用以上的例子,我们想求 a 数组中下标从 3 到 6 的数值的和。如下图:
用前缀和原理分析可知:a[3] + a[4] + a[5] + a[6] = s[6] - s[2]
🔺记忆!
- const int N=100010;
- int a[N];
- int main(){
- int n,m;
- scanf("%d",&n);
- for(int i=1;i<=n;i++)scanf("%d",&a[i]);
- for(int i=1;i<=n;i++)a[i]=a[i-1]+a[i];
- scanf("%d",&m);
- while(m--){
- int l,r;
- scanf("%d%d",&l,&r);
- printf("%d\n",a[r]-a[l-1]);
- }
- return 0;
- }
写法二:
- const int N=100010;
- int a[N], s[N];
- int main(){
- int n,m;
- scanf("%d",&n);
- for(int i=1;i<=n;i++)scanf("%d",&a[i]);
- for(int i=1;i<=n;i++)s[i]=s[i-1]+a[i];
- scanf("%d",&m);
- while(m--){
- int l,r;
- scanf("%d%d",&l,&r);
- printf("%d\n",s[r]-s[l-1]);
- }
- return 0;
- }
计算矩阵的前缀和: s [ x ][ y ] = s [ x - 1 ][ y ] + s [ x ][ y - 1 ] - s [ x - 1 ][ y - 1 ] + a [ x ][ y ]以 ( x1 , y1 ) 为左上角, ( x2 , y2 ) 为右下角的子矩阵的和为:计算子矩阵的和: s = s [ x2 ][ y2 ] - s [ x1 - 1 ][ y2 ] - s [ x2 ][ y1 - 1 ] + s [ x1 - 1 ][ y1 - 1 ]
思路二:
假如我们要求 s[2][3] ,可以根据画图来理解。
s[2][3] 实际上等于下图中绿色区域中数值的和。
我们又可以将这绿色区域划分成以下几种。
我们可以用表达式表示成:s[2][3] = s[2][2] + s[1][3] - s[1][2] + a[2][3]
因为我们在求 s[2][2] 和 s[1][3] 时会求和两次 s[1][2], 所以我们需要再减去一次 s[1][2]。
🔺记忆!
- int s[1010][1010];
- int n,m,q;
-
- int main(){
- scanf("%d%d%d",&n,&m,&q);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m;j++)
- scanf("%d",&s[i][j]);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m;j++)
- s[i][j]+=s[i-1][j]+s[i][j-1]-s[i-1][j-1];
- while(q--){
- int x1,y1,x2,y2;
- scanf("%d%d%d%d",&x1,&y1,&x2,&y2);
- printf("%d\n",s[x2][y2]-s[x2][y1-1]-s[x1-1][y2]+s[x1-1][y1-1]);
- }
- return 0;
- }
写法二:
- int a[1010][1010], s[1010][1010];
- int n,m,q;
-
- int main(){
- scanf("%d%d%d",&n,&m,&q);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m;j++)
- scanf("%d",&s[i][j]);
- for(int i=1;i<=n;i++)
- for(int j=1;j<=m;j++)
- s[i][j]=s[i-1][j]+s[i][j-1]-s[i-1][j-1]+a[i][j];
- while(q--){
- int x1,y1,x2,y2;
- scanf("%d%d%d%d",&x1,&y1,&x2,&y2);
- printf("%d\n",s[x2][y2]-s[x2][y1-1]-s[x1-1][y2]+s[x1-1][y1-1]);
- }
- return 0;
- }
差分是前缀和的逆运算,对于一个数组 a ,其差分数组 b 的每一项都是 a[i] 和前一项 a[i−1] 的差。
注意:差分数组和原数组必须分开存放!
- 定义:对于已知有 n 个元素的离线数列 a,我们可以建立记录它每项与前一项差值的差分数组 b:显然,b[1] = a[1] - 0 = a[1]; 对于整数 i ∈ [2,n],我们让 b[i] = a[i] - a[i-1]。
- 简单性质:(1)计算数列各项的值:观察 a[2] = b[1]+b[2] = a[1] + (a[2] - a[1]) = a[2] 可知,数列第 i 项的值是可以用差分数组的前 i 项的和计算的,即 a[i] = b[i] 的前缀和。
给区间 [ l , r ] 中的每个数加上 c :b [ l ] += c ,b [ r + 1 ] -= c
🔺记忆!
- using namespace std;
- int a[100010],s[100010];
-
- int main(){
- int n,m;
- cin>>n>>m;
- for(int i=1;i<=n;i++)cin>>a[i];
- for(int i=1;i<=n;i++)s[i]=a[i]-a[i-1];// 读入并计算差分数组
- while(m--){
- int l,r,c;
- cin>>l>>r>>c;
- s[l]+=c;
- s[r+1]-=c;// 在原数组中将区间[l, r]加上c
- }
- for(int i=1;i<=n;i++){
- s[i]+=s[i-1];
- cout<
' '; - }// 给差分数组计算前缀和,就求出了原数组
- return 0;
- }
给以 ( x1 , y1 ) 为左上角, ( x2 , y2 ) 为右下角的子矩阵中的所有元素加上 c :b[x1,y1] += c,b[x2+1,y1] -= c,b[x1,y2+1] -= c,b[x2+1,y2+1] += c
二维差分用于在一个矩阵里,快速里把矩阵的一个子矩阵加上一个固定的数。也是直接来修改差分矩阵。试想只要在差分矩阵的(x1,y1) 位置加上 c,那么以它为左上角,所有后面的元素就都加上了 c。要让(x2,y2) 的右边和下边的元素不受影响,由容斥原理可以知道,只要在(x2+1,y1) 和(x1,y2+1) 位置减去 c,再从(x2+1,y2+1) 位置加回 c 就可以了。
🔺记忆!
- const int N = 1e3 + 10;
- int a[N][N], b[N][N];
- void insert(int x1, int y1, int x2, int y2, int c)
- {
- b[x1][y1] += c;
- b[x2 + 1][y1] -= c;
- b[x1][y2 + 1] -= c;
- b[x2 + 1][y2 + 1] += c;
- }
- int main()
- {
- int n, m, q;
- cin >> n >> m >> q;
- for (int i = 1; i <= n; i++)
- for (int j = 1; j <= m; j++)
- cin >> a[i][j];
- for (int i = 1; i <= n; i++)
- {
- for (int j = 1; j <= m; j++)
- {
- insert(i, j, i, j, a[i][j]); //构建差分数组
- }
- }
- while (q--)
- {
- int x1, y1, x2, y2, c;
- cin >> x1 >> y1 >> x2 >> y2 >> c;
- insert(x1, y1, x2, y2, c);//加c
- }
- for (int i = 1; i <= n; i++)
- {
- for (int j = 1; j <= m; j++)
- {
- b[i][j] += b[i - 1][j] + b[i][j - 1] - b[i - 1][j - 1]; //二维前缀和
- }
- }
- for (int i = 1; i <= n; i++)
- {
- for (int j = 1; j <= m; j++)
- {
- printf("%d ", b[i][j]);
- }
- printf("\n");
- }
- return 0;
- }
使用相同的坐标来作为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坐标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这样可以确保只插入一个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