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以为“方程”就是“function”的音译。今天才认识到,大错特错了。原来“方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词。“方程”这个词最早见于东汉初的《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的卷八中介绍了“方程”,该卷开头便是一题: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 上禾二秉,中禾三秉, 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 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
问上、 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答曰:上禾一秉九斗四分斗之一。中禾一秉四斗四分斗 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方程术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于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
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方程”这里写道:
程,课程也。群物总杂,各列有数,总言其实。令每行为率。二物者再程, 三物者三程,皆如物数程之。并列为行,故谓之方程。
这里的“课程“可不是现代汉语中课程的意思。”“程”在古代汉语中是个形声字,从禾,呈声。本义是称量谷物,并用作度量衡的总名。例如《荀子·致仕》中说“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节之准也。程以立数,礼以定伦。”就是说“程”是对万物的度量,是为了计量各种东西的数量的;“礼”是对等级关系的度量,是为了衡量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地位。所以我们有“程度”、"礼节"这两个词。“程”字引申出“衡量”、“估计”、“进度”等意思。
“方”就是是并列的意思,是个象形字。《说文》曰“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 汉纪 》“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史记·郦食其列传》“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注意,诺亚方舟里的“方”就是方形的意思,不是“并列”的意思。诺亚方舟中的“方舟”原文希伯来语也是箱子的意思,或者叫箱子形状的船。
刘徽说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方程”里的这个“程”啊,就是指收税量(“课”在古汉语中就是“税”的意思)的度量,各种不同的东西都混在一起,知道各种东西的数量和总量,这样量一次就计算一次(“率”就是计算的意思),得到一个等式。有两种东西呢,你就量两次,得到两个等式;三个东西,你就量三次,得到三个等式;有多少中东西,就量几次,就列多少个等式。这样这些等式一行一行排列起来,所以就叫“方程”。
这样,九章算术里这道题就看明白了。有三种“禾”:上禾、中禾和下禾。“秉”是当时的一种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一斛本为十斗。《说文》曰:“秉,禾束也。”这里大概就指是一束黍吧,否则“秉”和“斗”之间的关系已经确定了,就不用算了。
所以,中国古代所谓”方程“字面意义就是列出一系列式子,实际上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列出多元一次方程组。
目前我们知道”方程”对应的英文是“equation”。这个翻译最早是1859年清朝的数学家李善兰(1811 ~ 1882)翻译英国著名数学家德摩根(A. De Morgan, 1806 ~1871)著的《代数学》(Elements of Algebra)时做出的。原文是:
Every collection of algebraical symbols is called an expression, and when two expressions are connected by the sign = , the whole is called an equation.”(A. De Morgan, 1837)
李善兰将这句话译为“并代数之几数名为式,两式之间作等号,谓之方程。”从原文来看,equation 就是将两个代数表达式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就是等式,并没有说equation一定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事实上,在英文中“equation”就是指用等号连接的数学表达式,这里不一定含有未知数。而在法语中,“équation”则定义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李善兰将equation译为“方程”大概也是为了强调和限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称之为”方程“吧。
现在,很多地方equation都是翻译成方程。例如,”Maxwell’s equations“翻译为”麦克斯韦方程“,“Wave equation”翻译为”波动方程“。”Fresnel equations“常翻译为”菲涅尔公式“,大概按照翻译惯例还是翻译为”菲涅尔方程“比较好。
函数这个词,也是李善兰在翻译《代数学》创造的。原文是:
凡此变量中函彼变量者,则此为彼之函数。
”函“,《说文》曰:“圅(函),舌也。”舌在口中,引申为“包含”、“容纳”、“封装”之意。因此,”函数“的字面意义应该是”包含数“。y=2x,y是x的函数,意思就是”y是包含着x的数“。
所以,函数一定是方程,方程不一定是函数,但方程一定包含有函数,可叫隐式函数。
物理中,有个wave equation,还有个wave funtion。这两个概念字面上很相似,但完全不一样。
部分参考来源于: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quation#Types_of_equations
https://www.sohu.com/a/132455204_387091
https://www.xyyuedu.com/gdmz/jiuzhangsuanshu/31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