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ger 是一个封装类型。它是对应一个 int 类型的包装。
在 Java 里面之所以要提供 Integer 这种基本类型的封装类,是因为 Java 是一个面向对象的语言,
而基本类型不具备对象的特征,所以在基本类型上做了一层对象的包装并且提供了相关
的属性和访问方法来完善基本类型的操作。
源码
在 Integer 这个封装类里面,除了基本的 int 类型的操作之外,还引入了享元模式的设计,返回表示指定int值的Integer实例。如果不需要新的Integer实例,则通常应该优先使用此方法,而不是构造函数Integer(int),因为通过缓存频繁请求的值,该方法可能会产生更好的空间和时间性能。此方法将始终缓存-128到127(包括-128到127)范围内的值,并可能缓存此范围之外的其他值。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Integer类对 -128 到 127 之间的数据做了一层缓存,也就是说,如果 Integer 类型的目标值在-128 到 127 之间,就直接从缓存里面获取 Integer 这个对象实例并返回,否则创建一个新的 Integer 对象。
使用不当
减少频繁创建 Integer 对象带来的内存消耗从而提升性能。 因此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如果定义两个 Integer 对象,并且这两个 Integer 的取值范围正好在-128 到 127 之间。如果直接用==号来判断,返回的结果必然是 true,因为这两个 Integer 指向的内存地址是同一个。否则,返回的结果是 false。所以在测试环境上如果数据量有限,使得取值的范围正好在 Integer的缓存区间,可能导致通过了测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里面,数据量远远超过 IntegerCache 的取值范围,所以就可能导致校验失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