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需求文档,保障测试质量的可行性做法


    这篇文章,内容是:无需求文档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测试人员,应该如何做 ,才能保障测试质量不出问题,以及如何不背锅 ?

    001  没有需求文档3种可能情况 :

    1、公司都没产品经理,开发人员的意识不足,收到的客户需求,直接开干(写需求文档 ?不可能的) 。

    2、项目进度紧张,需求变动大,一直在变,产品偷懒,没更新原始需求文档 。

    3、项目是从原有老项目上进行迭代开发,开发人员认为不需要需求文档 。

    对于,如上情况,理论上的做法,如下 :

    1、测试负责人,应该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没需求文档,一律不接受测试

    2、需求文档要进行评审,评审做会议记录,并有专门人员对需求文档进行修改、更新、确认;

    但是,实际情况是 。

    很多时候,如上理论,无法落地(当然,能落地更好,而且,也应该落地;此文,主要针对那些,无法落地需求文档持续更新的情况下的可行性建议) 。

    1、测试团队,在公司,完全无话语权,想推动产品写需求,难 。

    2、而且,很多时候,整个技术团队,都是服务于业务,时间紧、任务重,需要每个人多主动点 。

    所以,如上的理论情况,实际落地,难。

    没有需求文档,对于编写测试用例来说,太难(保障最终上线质量,就更难了) 。

    作为测试人员,在没有测试需求文档情况下,别傻乎乎的等着,应该主动点,尽可能去多了解项目的一些情况,多知道一点,对测试用例就能多写点。

    作者:IDO老徐

    来源isTster.com

    002  无需求情况下,落地做法

    如下,是IDO老徐,根据自己的经验,给的可行性做法,供参考 :

    1、尽量去找找其他相关文档,如原始碎片需求会议讨论纪要、策划书、开发文档、市场调研书、可行性分析报告 等

    2、尽可能多的参加内部讨论会议(需求、设计、计划 ),参加讨论过程,进一步理解需求 。

    3、咨询相关人员:项目、市场、业务、研发、客户

    4、如果是基于旧版本开发的,多去使用旧版本,自己摸索需求(也可以看看历史Bug库、用例库)

    5、参考同行或竞争对手的类似产品(其实,产品经理,规划原始需求,也是类似方式参考的)

    6、最后,根据如上了解到的,梳理出你理解后的需求点,召集相关人员,碰一下(项目、开发、产品、市场、业务 等),查漏补缺,以及更正你的某些错误的需求理解 。

    7、接下来的事,测试同学,都应该知道了:根据自己整理的,已确定的需求,去整理出一份评审过的测试需求点,最后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总之,一个原则:没有需求文档的情况下,自己多主动,去了解,去梳理,去反向推动 。

    003 很多时候,需求来自于客户

    客户反馈给市场人员(或者 客服人员),公司内部无产品经理岗位,需求拿过来后,全凭自己的脑补,直接开干(这是小作坊,小团队,典型的玩法)。

    如果是需要客户回复的模糊需求,要么测试直接对接,要么把疑问点,梳理清楚,由市场人员对接(保持公司内部,原有的对外流程,最好别乱越级流程)。

    至于方式,可以很灵活,比如(邮件、微信群 等,线下约见,也是可以的)。

    004 对于质量保障,还有一些可行的做法

    1、开发自测

    2、产品提测后的需求还原度,让产品经理,加入,一起确认,一起验收 。

    3、产品提测后的设计还原度,让设计师,加入,一起确认,一起验收 。

    至于,如上,如何落地,这个得内部,把此项加入到常规的研发流程 。

    可以让质量Leader ,或者 研发Leader ,或者技术VP来推进 。

    这事,具备可行性,且可落地 。

    下面是配套学习资料,对于做【软件测试】的朋友来说应该是最全面最完整的备战仓库,这个仓库也陪伴我走过了最艰难的路程,希望也能帮助到你!

     

  • 相关阅读:
    nginx和gunicorn相关,反向代理和正向代理区别,静态资源和动态资源
    【LeetCode:201. 数字范围按位与 | 位运算】
    部署jenkins一直显示Please wait while Jenkins is getting ready to work
    (一) SpringCloud+Security+Oauth2微服务授权初步认识
    NVR对接三方相机预览黑屏问题案例
    C# 泛型
    2022.11.15-二分图专练
    GetKeyState获取键盘状态(原神水龙王转转转)
    API高频量化交易平台:数字货币市场的革新与挑战
    IB中文A语言与文学:视觉文本分析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301_76643199/article/details/133079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