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涉及到中文,所以必然地涉及到了编码的问题,借这个机会算搞清楚。
问题要从文字的编码讲起。原本的英文编码只有0~255,刚好是8位1个字节。为了表示各种不同的语言,自然要进行扩充。中文的话有GB系列。可能还听说过Unicode和UTF-8,那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Unicode是一种编码方案,又称万国码,可见其包含之广。但是具体存储到计算机上,并不用这种编码,可以说它起着一个中间人的作用。你可以再把Unicode编码(encode)为UTF-8,或者GB,再存储到计算机上。UTF-8或者GB也可以进行解码(decode)还原为Unicode。
在python中Unicode是一类对象,表现为以u打头的,比如u'中文',而string又是一类对象,是在具体编码方式下的实际存在计算机上的字符串。比如utf-8编码下的'中文'和gbk编码下的'中文',并不相同。可以看如下代码:
- >>> str=u'中文'
- >>> str1=str.encode('utf8')
- >>> str2=str.encode('gbk')
- >>> print repr(str)
- u'\u4e2d\u6587'
- >>> print repr(str1)
- '\xe4\xb8\xad\xe6\x96\x87'
- >>> print repr(str2)
- '\xd6\xd0\xce\xc4'
可以看到,其实存储在计算机中的只是这样的编码,而不是一个一个的汉字,在print的时候要知道当时是用的什么样的编码方式,才能正确的print出来。有一个说法提得很好,python中的Unicode才是真正的字符串,而string是字节串
文件编码
既然有不同的编码,那么如果在代码文件中直接写string的话,那么它到底是哪一种编码呢?这个就是由文件的编码所决定的。文件总是以一定的编码方式保存的。而python文件可以写上coding的声明语句,用来说明这个文件是用什么编码方式保存的。如果声明的编码方式和实际保存的编码方式不一致就会出现异常。可以见下面例子: 以utf-8保存的文件声明为gbk
- #coding:gbk
- str=u'汉'
- str1=str.encode('utf8')
- str2=str.encode('gbk')
- str3='汉'
- print repr(str)
- print repr(str1)
- print repr(str2)
- print repr(str3)
提示错误 File "test.py", line 1 SyntaxError: Non-ASCII character '\xe6' in file test.py on line 1, but no encodi ng declared; see http://www.python.org/peps/pep-0263.html for details 改为
- #coding:utf8
- str=u'汉'
- str1=str.encode('utf8')
- str2=str.encode('gbk')
- str3='汉'
- print repr(str)
- print repr(str1)
- print repr(str2)
- print repr(str3)
输出正常结果 u'\u6c49' '\xe6\xb1\x89' '\xba\xba' '\xe6\xb1\x89'
基本方法
其实用python爬取网页很简单,只有简单的几句话
- import urllib2
- page=urllib2.urlopen('url').read()
这样就可以获得到页面的内容。接下来再用正则匹配去匹配所需要的内容就行了。
但是,真正要做起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
登录
这是一个需要登录认证的网站。也不太难,只要导入cookielib和urllib库就行。
- import urllib,urllib2,cookielib
- cookiejar = cookielib.CookieJar()
- urlOpener = urllib2.build_opener(urllib2.HTTPCookieProcessor(cookiejar))
这样就装载进一个cookie,用urlOpener去open登录以后就可以记住信息。
断线重连
如果只是做到上面的程度,不对open进行包装的话,只要网络状况有些起伏,就直接抛出异常,退出整个程序,是个很不好的程序。这个时候,只要对异常进行处理,多试几次就行了:
- def multi_open(opener,*arg):
- while True:
- retryTimes=20
- while retryTimes>0:
- try:
- return opener.open(*arg)
- except:
- print '.',
- retryTimes-=1
正则匹配
其实正则匹配并不算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因为它的容错性很不好,网页要完全统一。如果有稍微的不统一,就会失败。后来看到说有根据xpath来进行选取的,下次可以尝试一下。
写正则其实是有一定技巧的:
非贪婪匹配。比如这样一个标签:hello,要取出a来,如果写成这样的表达式,就不行了:hello。因为*进行了贪婪匹配。这是要用.?:hello。
跨行匹配。实现跨行有一种思路是运用DOTALL标志位,这样.就会匹配到换行。但是这样一来,整个匹配过程就会变得很慢。本来的匹配是以行为单位的。整个过程最多就是O(nc2),n是行数,c是平均列数。现在极有可能变为O((nc)2)。我的实现方案是运用\n来匹配换行,这样可以明确指出匹配最多跨跃多少行。比如:abc\s*\n\s*def,就指出查找的是隔一行的。(.\n)?就可以指定是匹配尽可能少的行。
这里其实还要注意一个点。有的行末是带有\r的。也就是说一行是以\r\n结尾的。当初不知道这一点,正则就调试了很久。现在直接用\s,表示行末空格和\r。
无捕获分组。为了不对捕获的分组造成影响,上面的(.\n)可以改为(?:.\n),这样捕获分组时,就会忽略它。
单括号要进行转义。因为单括号在正则里是用来表示分组的,所以为了匹配单括号就进行转义。正则字符串最好用的是带有r前缀的字符串,如果不是的话,则要对\再进行转义。
快速正则。写了那么多模式,也总结出一规律出来。先把要匹配的字符相关的段落拿出来。要匹配的东西用(.?)代替。把换行\n替换为字符串\s\n\s*,再去掉行首行末的空格。整个过程在vim中可以很快就写好。
Excel操作
这次的数据是放进Excel的。到后面才意识到如果放进数据库的话,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事了。但是已经写到一半,难以回头了。
搜索Excel,可以得出几个方案来,一个是用xlrt/xlwt库,这个不管电脑上是否安装了Excel,都可以运行,但只能是xls格式的。还有一个是直接包装了com,需要电脑上安装了软件才行。我采用的是前一种。
基本的读写没有问题。但是数据量一大起来,就有问题了。
内存不够。程序一跑起来,内存占用就一点一点往上涨。后面再查了一下,知道要用flush_row_data。但是还是会出错。一看内存占用,没有什么问题,一直很平稳。但最后还是会出现memory error。这真是见鬼了。又是反复地查, 反复地运行。一点结果都没有。要命的是bug只在数据量大起来才出现,而等数据量大起来往往要好几个小时,这debug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突然发现内存占用,虽然总体平稳,但是会规律性的出现小的高涨,而这规律性,会不会和flush_row_data,有关。一直疑惑的是data被flush到了哪里。原来xlwt的作法是很蛋疼的作法。把数据存在内存里,或者flush到一个temp,到save的时候,再一次性写入。而问题正出在这一次性写入,内存猛涨。那我要flush_row_data何用?为什么不一开始就flush进要写入的地方。
行数限制。这个是xls格式本身决定的,最多行数只能是65536。而且数据一大,文件打开也不方便。
结合以上两点,最终采取了这么一个策略,如果行数是1000的倍数,进行一次flush,如果行数超过65536,新开一个sheet,如果超过3个sheet,则新建一个文件。为了方便,把xlwt包装了一下
- #coding:utf-8#
- import xlwt
-
- class XLS:
- '''a class wrap the xlwt'''
- MAX_ROW=65536
- MAX_SHEET_NUM=3
-
- def __init__(self,name,captionList,typeList,encoding='utf8',flushBound=1000):
- self.name=name
- self.captionList=captionList[:]
- self.typeList=typeList[:]
- self.workbookIndex=1
- self.encoding=encoding
- self.wb=xlwt.Workbook(encoding=self.encoding)
- self.sheetIndex=1
- self.__addSheet()
- self.flushBound=flushBound
-
- def __addSheet(self):
- if self.sheetIndex != 1:
- self.wb.save(self.name+str(self.workbookIndex)+'.xls')
- if self.sheetIndex>XLS.MAX_SHEET_NUM:
- self.workbookIndex+=1
- self.wb=xlwt.Workbook(encoding=self.encoding)
- self.sheetIndex=1
-
- self.sheet=self.wb.add_sheet(self.name.encode(self.encoding)+str(self.sheetIndex))
- for i in range(len(self.captionList)):
- self.sheet.write(0,i,self.captionList[i])
-
- self.row=1
-
- def write(self,data):
- if self.row>=XLS.MAX_ROW:
- self.sheetIndex += 1
- self.__addSheet()
-
- for i in range(len(data)):
- if self.typeList[i]=="num":
- try:
- self.sheet.write(self.row,i,float(data[i]))
- except ValueError:
- pass
- else:
- self.sheet.write(self.row,i,data[i])
-
- if self.row % self.flushBound == 0:
- self.sheet.flush_row_data()
- self.row+=1
-
- def save(self):
- self.wb.save(self.name+str(self.workbookIndex)+'.xls')
转换网页特殊字符
由于网页也有自己独特的转义字符,在进行正则匹配的时候就有些麻烦。在官方文档中查到一个用字典替换的方案,私以为不错,拿来做了一些扩充。其中有一些是为保持正则的正确性。
- html_escape_table = {
- "&": "&",
- '"': """,
- "'": "'",
- ">": ">",
- "<": "<",
- u"·":"·",
- u"°":"°",
- #regular expression
- ".":r"\.",
- "^":r"\^",
- "$":r"\$",
- "{":r"\{",
- "}":r"\}",
- "\\":r"\\",
- "|":r"\|",
- "(":r"\(",
- ")":r"\)",
- "+":r"\+",
- "*":r"\*",
- "?":r"\?",
- }
-
- def html_escape(text):
- """Produce entities within text."""
- tmp="".join(html_escape_table.get(c,c) for c in text)
- return tmp.encode("ut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