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 数据库常用命令大全(完整版)


    1. MySQL命令

    • MySQL命令是用于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和操作的命令。这些命令可以用于各种操作,包括连接到数据库、选择数据库、创建表、插入数据、查询数据、删除数据等。

    2. MySQL基础命令

    • 默认端口号:3306
    • 查看服务器版本:select version(); 或者 cmd命令 mysql -verison
    • 登录数据库:mysql -uroot -p
    • 退出数据库:exit/quit
    • 查看当前系统下的数据库:show databases;
    • 创建数据库:create 库名;
    • 使用数据库:use 库名;
    • 查看表:show tables;
    • 建表:create table 表名 (字段名 + 空格 + 数据类型);
    • 查看表结构:desc 表名;
    • 添加值:insert into 表名 (列名) values (值);
    • 查看表中所有数据:select * from 表名;
    • 查询建表时的结构: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 删除字段中的值:delete from 表名 where 条件;
    • 删除表中的字段:delete from 表名 drop column 字段名; 或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字段名
    • 删除表:drop table 表名;
    • 删除库:drop database 库名;
    • 主键约束:primary key
    • 唯一约束:unique
    • 非空约束:not null
    • 默认约束:default
    • 外键约束:foreign key(外键)references主表(主键)
    • 查看别的数据库的表格:show tables from 表名;

    3. MySQL命令简介

    • MySQL命令是用于与MySQL数据库进行交互和操作的命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MySQL命令:

    • mysql:连接MySQL数据库的命令,需要指定用户名和密码。
    • use:使用某个数据库。
    • show databases:显示所有数据库。
    • create database:创建新的数据库。
    • drop database:删除数据库。
    • create table:创建新的表。
    • alter table:修改表结构。
    • drop table:删除表。
    • insert into:向表中插入新的记录。
    • delete from:删除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
    • update:更新表中符合条件的记录。
    • select:查询表中的记录。
    • where:对查询的记录进行条件筛选。
    • order by:对查询的记录进行排序。
    • group by:对查询的记录进行分组。
    • having:对分组后的记录进行筛选。
    • set names:设置字符集编码。

    这些命令只是MySQL命令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命令可以用于管理和操作MySQL数据库

    4. MySQL常用命令

    4.1 MySQL准备篇

    4.1.1 启动和停止MySQL服务

    net start mysql // 启动mysql服务
    net stop mysql // 停止mysql服务
    
    • 1
    • 2

    4.1.2 修改MySQL账户密码

    • 修改MySQL的root用户密码,先登陆MySQL
    mysql -u root -p123456
    
    • 1

    注意:mysql -uroot -p你的MySQL密码

    • 修改root用户的密码: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新密码';
    
    • 1

    4.1.3 MySQL的登陆和退出

    • MySQL登陆
    • win+R 输入cmd,打开命令行窗口,输入mysql -uroot -p123456 ,回车,出现下图且左下角为mysql> ,则登录成功。
    mysql -uroot -p123456
    
    • 1

    注意:mysql -uroot -p你的MySQL密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MySQL登出
    exit
    quit
    
    • 1
    • 2

    二选一

    4.1.4 查看MySQL版本

    SELECT VERSION();
    
    • 1

    4.2 DDL篇(数据定义)

    • 在MySQL中,DDL是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的缩写,用于定义和管理数据库的结构。

    4.2.1 查询数据库

    • 查询所有的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 1

    4.2.2 创建数据库

    •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 1
    • 创建数据库(判断,如果不存在则创建)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 数据库名称;
    
    • 1

    4.2.3 使用数据库

    • 使用数据库
    USE 数据库名称;
    
    • 1
    • 查看当前使用的数据库
    SELECT DATABASE();
    
    • 1

    4.2.4 删除数据库

    • 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数据库名称;
    
    • 1
    • 删除数据库(判断,如果存在则删除)
    DROP DATABASE IF EXISTS 数据库名称;
    
    • 1

    4.2.5 查询表

    • 查询当前数据库下所有表名称
    SHOW TABLES;
    
    • 1
    • 查询表结构
    DESC 表名称;
    
    • 1

    4.2.6 创建表

    • 创建表
    CREATE TABLE 表名 (
    字段名1 数据类型1,
    字段名2 数据类型2,
    …
    字段名n 数据类型n
    );
    
    • 1
    • 2
    • 3
    • 4
    • 5
    • 6
    create table tb_user (
    id int,
    username varchar(20),
    password varchar(32)
    );
    
    • 1
    • 2
    • 3
    • 4
    • 5

    注意:最后一行末尾,不能加逗号

    4.2.7 修改表

    • 修改表名
    ALTER TABLE 表名 RENAME TO 新的表名;
    -- 将表名student修改为stu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to stu;
    
    • 1
    • 2
    • 3
    • 添加一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列名 数据类型;
    -- 给stu表添加一列address,该字段类型是varchar(50)
    alter table stu add address varchar(50);
    
    • 1
    • 2
    • 3
    • 修改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列名 新数据类型;
    -- 将stu表中的address字段的类型改为 char(50)
    alter table stu modify address char(50);
    
    • 1
    • 2
    • 3
    • 修改列名和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表名 CHANGE 列名 新列名 新数据类型;
    -- 将stu表中的address字段名改为 addr,类型改为varchar(50)
    alter table stu change address addr varchar(50);
    
    • 1
    • 2
    • 3
    • 删除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列名;
    -- 将stu表中的addr字段 删除
    alter table stu drop addr;
    
    • 1
    • 2
    • 3

    4.2.8 删除表

    • 删除表
    DROP TABLE 表名;
    
    • 1
    • 删除表时判断表是否存在
    DROP TABLE IF EXISTS 表名;
    
    • 1

    4.2.9 查看数据表结构

    desc [表名];
    
    • 1

    4.2.10 查看建表语句

    SHOW CREATE TABLE [表名]
    
    • 1

    4.2.11 增加、删除和修改字段自增长

    (1)增加自增长字段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 1

    注意:table_name代表您要增加自增长字段的表名,id代表您要增加的自增长字段名。

    (2)修改自增长字段

    ALTER TABLE table_name CHANGE column_name new_column_name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 1
    • table_name代表包含自增长字段的表名,column_name代表原始自增长字段名,new_column_name代表新的自增长字段名。请注意,将数据类型更改为INT,否则无法使该列成为自增长主键。完成后,您需要重新启动表格才能使修改生效。

    (3)删除自增长字段

    ALTER TABLE table_name MODIFY column_name datatype;
    
    • 1

    注意:table_name代表要删除自增长字段的表名,column_name代表要删除的自增长字段名,datatype代表要设置的数据类型。

    4.2.12 增加、删除和修改数据表的列

    (1)增加数据表的列

    ALTER TABLE <表名> ADD COLUMN <列名> <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COLUMN age INT;
    
    • 1
    • 2
    • 3

    上面的命令会在student表中增加一个名为ageINT类型列。

    (2)删除数据表的列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COLUMN <列名>;
    
    ALTER TABLE student DROP COLUMN age;
    
    • 1
    • 2
    • 3

    上面的命令会从student表中删除名为age的列。

    (3)修改数据表的列

    ALTER TABLE <表名> MODIFY COLUMN <列名> <数据类型>;
    
    ALTER TABLE student MODIFY COLUMN age VARCHAR(10);
    
    • 1
    • 2
    • 3

    上面的命令会将student表中的age列的数据类型修改为VARCHAR(10)

    4.2.13 添加、删除和查看索引

    (1)添加索引:

    • 要为表中的某个列添加索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ALTER TABLE table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_name);
    
    • 1

    其中,table_name是表的名称,index_name是索引的名称,
    column_name是要添加索引的列的名称。

    • 例如,如果要为名为users的表的email列添加名为idx_email的索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ALTER TABLE users ADD INDEX idx_email (email);
    
    • 1

    (2)删除索引:

    • 要删除表中的索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ROP INDEX index_name;
    
    • 1

    其中,table_name是表的名称,index_name是要删除的索引的名称。

    • 例如,如果要删除名为users的表的idx_email索引,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ALTER TABLE users DROP INDEX idx_email;
    
    • 1

    (3)查看索引:

    • 要查看表中的索引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HOW INDEX FROM table_name;
    
    • 1

    其中,table_name是表的名称。该命令将返回包含索引信息的结果集。

    • 例如,如果要查看名为users的表的索引信息,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SHOW INDEX FROM users;
    
    • 1

    4.2.14 创建临时表

    • 要创建临时表,可以使用以下语法:
    CREATE TEMPORARY TABLE temp_table_name (  
        column1 datatype,  
        column2 datatype,  
        ...  
    	);
    
    • 1
    • 2
    • 3
    • 4
    • 5

    其中,temp_table_name是您要创建的临时表的名称。您可以指定表的列和数据类型,就像创建常规表一样。

    •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CREATE TEMPORARY TABLE temp_users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email VARCHAR(100)  
    );
    
    • 1
    • 2
    • 3
    • 4
    • 5

    上述命令将创建一个名为temp_users的临时表,其中包含id、name和email列。id列是主键。

    • 注意:临时表仅在当前会话可见,并且在会话结束时自动删除。因此,它是一种在会话过程中存储临时数据的便捷方式。

    4.2.15 创建内存表

    • 要创建内存表,可以使用以下语法:
    CREATE TABLE mem_table_name (  
        column1 datatype,  
        column2 datatype,  
        ...  
    ) ENGINE=MEMORY;
    
    • 1
    • 2
    • 3
    • 4
    • 5

    其中,mem_table_name是您要创建的内存表的名称。您可以指定表的列和数据类型,就像创建常规表一样。通过将ENGINE选项设置为MEMORY,该表将被创建为内存表。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CREATE TABLE mem_users (  
        id INT PRIMARY KEY,  
        name VARCHAR(50),  
        email VARCHAR(100)  
    ) ENGINE=MEMORY;
    
    • 1
    • 2
    • 3
    • 4
    • 5

    上述命令将创建一个名为mem_users的内存表,其中包含id、name和email列。id列是主键。

    • 注意:内存表存储在内存中,因此数据的修改会立即生效,并且对所有用户可见。但是,当MySQL服务器关闭时,内存表中的数据将丢失。因此,它适用于临时存储数据或缓存等场景。

    4.2.16 查看数据库数据表存储位置

    要查看MySQL数据库中数据表的存储位置,您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 连接到MySQL服务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mysql -u username -p
    
    • 1

    其中,username是您的MySQL用户名。系统将提示您输入密码。

    选择要查看存储位置的数据库。使用以下命令选择数据库:

    USE database_name;
    
    • 1

    其中,database_name是您要查看存储位置的数据库的名称。

    • 执行以下命令来查看数据表的存储位置:
    SHOW TABLE STATUS;
    
    • 1

    该命令将返回包含有关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表的信息的结果集。其中,可以关注File列,它将显示数据表的存储位置。

    • 如果只想查看特定数据表的存储位置,可以结合使用SHOW TABLE
      STATUS和LIKE语句。例如,要查看名为table_name的表的存储位置,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SHOW TABLE STATUS LIKE 'table_name';
    
    • 1

    这将返回特定数据表的详细信息,包括存储位置。

    • 注意:这些命令在MySQL版本5.5及更高版本中有效。

    4.2.17 清空表内容

    • 要清空MySQL表的内容,可以使用以下命令:
    TRUNCATE TABLE table_name;
    
    • 1

    其中,table_name是要清空内容的表的名称。

    该命令将删除表中的所有数据,但保留表的结构。换句话说,它将删除表中的所有行,但保留表的主键、索引和其他属性。

    • 注意:该操作一旦执行,无法恢复表的内容。因此,在使用该命令之前,请确保您已经备份了重要的数据。

    4.3 DML篇(数据操作)

    • DML是数据操纵语言。它是一组用于管理和处理数据库的命令和语句,用于插入、更新、删除、查询和修改数据库中的数据。

    • MySQL命令中关于DML的操作主要有增加(Insert)、删除(Delete)和修改(Update)

    4.3.1 数据增加

    • 增加操作:
    INSERT INTO table_name (column1, column2, column3, ...) VALUES (value1, value2, value3, ...);
    
    • 1

    例如,要在名为users的表中添加一条记录,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INSERT INTO users (id, name, email) VALUES (1, 'John Doe', 'john@example.com');
    
    • 1

    4.3.2 数据删除

    • 删除操作:
    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 1

    例如,要删除名为users表中id为1的记录,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DELETE FROM users WHERE id = 1;
    
    • 1

    4.3.3 数据修改

    • 修改操作:
    UPDATE table_name SET column1 = value1, column2 = value2 WHERE condition;
    
    • 1

    例如,要修改名为users表中name为’John Doe’的记录的email,可以执行以下命令:

    UPDATE users SET email = 'newemail@example.com' WHERE name = 'John Doe';
    
    • 1

    4.4 DQL篇(数据查询)

    • MySQL中DQL(Data Query Language)操作的主要命令是SELECT,用于从数据库表中检索数据。

    4.4.1 检索所有数据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 1

    这个命令将返回表中的所有记录。

    4.4.2 指定要检索的列

    SELECT column1, column2 FROM table_name;
    
    • 1

    这个命令将返回指定的列,例如column1和column2。

    4.4.3 使用WHERE子句来指定条件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 1

    这个命令将返回满足指定条件的所有记录。例如,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age > 18 将返回年龄大于 18 的所有用户记录。

    4.4.4 使用聚合函数来计算统计数据

    SELECT COUNT(*) FROM table_name;
    
    • 1

    这个命令将返回表中的记录数。还可以使用其他聚合函数,如SUM、AVG、MAX和MIN等。

    4.4.5 使用GROUP BY来分组数据

    SELECT column1, COUNT(*)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1;
    
    • 1

    这个命令将按column1分组,并计算每个组中的记录数。

    4.4.6 使用ORDER BY来排序数据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ORDER BY column1;
    
    • 1

    这个命令将按column1的升序排序所有记录。还可以使用DESC关键字来按降序排序。#### 4.4.7 使用LIMIT来限制返回的记录数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LIMIT 10;
    
    • 1

    这个命令将返回表中的前10条记录。还可以使用OFFSET关键字来指定从哪一行开始返回记录。

    4.5 DCL篇(数据控制)

    • MySQL中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操作的主要命令是用于管理用户和权限的。

    4.5.1 GRANT命令:授予访问权限

    GRANT 权限列表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称 TO 用户名@用户地址 IDENTIFIED BY用户口令;
    
    • 1

    例如,给用户test授予对所有数据库的完全访问权限: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tes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 1

    4.5.2 REVOKE命令:撤销访问权限

    REVOKE 权限列表 ON 对象类型 对象名称 FROM 用户名@用户地址;
    
    • 1

    例如,撤销用户test对所有数据库的访问权限:

    REVOKE ALL PRIVILEGES ON *.* FROM 'test'@'localhost';
    
    • 1

    4.5.3 SET PASSWORD命令:修改用户口令

    SET PASSWORD FOR 用户名@用户地址 = SET PASSWORD BY PASSWORD ('新口令');
    
    • 1

    例如,将用户test的口令修改为新口令:

    SET PASSWORD FOR 'test'@'localhost'=SET PASSWORD BY PASSWORD ('newpassword');
    
    • 1

    4.5.4 FLUSH命令:刷新权限

    FLUSH PRIVILEGES;
    
    • 1

    例如,刷新权限使应用立即更改:

    FLUSH PRIVILEGES;
    
    • 1
  • 相关阅读:
    C# Winform自定义点阵控件
    基于SSM的Web网页聊天室系统
    【Java | 多线程】LockSupport 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算法】希尔 (Shell) 排序 详解
    等保测评三级等保—安全设计思路
    【7】C语言进阶--程序的编译(预处理操作)+链接
    NIO IN:技术蔚来的首次「大阅兵」
    【Python】基本使用
    何时以及如何使用try、catch和throw关键字
    手机网络卡顿,试试飞行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eixin_61370021/article/details/13079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