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点对点数据链路层协议。
用户计算机只有获取到 ISP
所分配的合法 IP
地址后,才能成为因特网上的主机
用户计算机与 ISP
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通常就是 PPP
协议。
点对点协议 PPP
也广泛应用与广域网路由器
之间的专用线路
PPP
协议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IETF
在 1992
年制定的。经过 1993
年和 1994
年的修订,现在的 PPP
协议已成为因特网的正式标准 [RFC1661
, RFC1662
] 。
PPP
协议包含了一套网络控制协议 NCPs
,其中的每一个协议支持不同的网络层协议。
链路控制协议 LCP
:用于建立、配置以及测试数据链路的连接。
PPP
协议能够在多种类型的点对点链路上运行。
7E
变 7D
的意思:
7E
里面的连续
6
6
6 个
1
1
1 按比特
0
0
0 填充,在第
5
5
5 个
1
1
1 后面加个
0
0
0,这是就变成 7D了
7E
的二进制: 11111107D
的二进制:11111015E
变成个字节添进去保持字节异步使用循环冗余校验 CRC
来计算 FCS
字段的取值
PPP
链路的开始和结束状态都是 “静止” 状态,这是并不存在物理层的连接
当检测到调制解调器的载波信号,并建立物理层连接后,PPP
就进入链路的 “建立” 状态
这时链路控制协议 LCP
开始协商一些配置选项
若协商成功,则进入 “鉴别” 状态
若协商失败,则退回到 “静止” 状态
可以不适用鉴别,也可以使用口令鉴别协议 PAP
或 挑战握手鉴别协议 CHAP
若通信双方无需鉴别或鉴别身份成功,则进入网络状态
若鉴别失败,则进入终止状态
进入 “网络” 状态后,进行 NCP
配置
PPP
链路的两端互相交换网络层特定的 NCP
分组。IPCP
来对 PPP
链路的每一端配置 IP
模块 (如分配 IP
地址)只要链路处于 “打开” 状态,就可以进行数据通信
当出现故障或链路的一端发出终止请求时,就进入 “终止” 状态。
当载波停止后就进入 “禁止” 状态
主要用于运营商,因为这协议可以口令认证,说白了就是可以收费,拨号的过程就是认证的过程,通过就进入网络,不通过就终止,意思就是上不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