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一:对于一颗二叉树,第i层的最大结点数量为
2
i
−
1
2^{i-1}
2i−1
性质二:对于一颗深度为k的二叉树,可以具有的最大结点数量为:
n
=
2
0
+
2
1
+
2
2
+
.
.
.
+
2
k
−
1
n=2^0+2^1+2^2+...+2^{k-1}
n=20+21+22+...+2k−1
简化计算
S
n
=
a
1
×
(
1
−
q
n
)
1
−
q
=
1
×
(
1
−
2
k
)
1
−
2
=
−
(
1
−
2
k
)
=
2
k
−
1
S_n=\frac{a_1\times(1-q^n)}{1-q}=\frac{1\times(1-2^k)}{1-2}=-(1-2^k)=2^k-1
Sn=1−qa1×(1−qn)=1−21×(1−2k)=−(1−2k)=2k−1
性质三:【记忆】
n
0
=
n
2
+
1
n_0=n_2+1
n0=n2+1
性质四:【记忆】
性质五:
注意在除的时候+1,因为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度为1的结点,此时也需要剔除,所以说+1变成偶数这样才可以正确得到结果。最后剔除这些结点,得到最终结果
n 0 = 256 − 245 + 490 = 501 n_0=256-245+490=501 n0=256−245+490=501
深入研究:
int main() {
int size;
cout<<"请输入结点的总个数:";
cin>>size;
int dp[size+1];
dp[0]=dp[1]=1;//没有节点或者只有一个结点直接得到1
for(int i=2;i<=size;i++) {//从2开始进行叠加的计算
dp[i]=0;//一开始
//内层循环,计算所有的情况,如i=3,计算dp[0]*dp[2],dp[1]*dp[1],dp[2]*dp[0]
for(int j=0;j<i;j++) {
dp[i]+=dp[j]*dp[i-j-1];
}
}
cout<<"二叉树的种类总数为:"<<dp[size]<<endl;
return 0;
}
int factorial(int n) {
int res=1;
for(int i=2;i<=n;i++) res*=i;
return res;
}
int main() {
int n;
cout<<"请输入结点的总个数:";
cin>>n;
cout<<"二叉树的种类总数为:";
cout<<factorial(2*n)/(factorial(n)* factorial(n+1));
return 0;
}
一棵具有 257 257 257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它的深度为 (9) 。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有700个结点,则共有 (350) 个叶子结点。
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具有1000个结点,则此完全二叉树有 (500) 个叶子结点,有 (499) 个度为2的结点,有 (1) 个结点只有非空左子树,有 (0) 个结点只有非空右子树。
【有坑】一棵含有n个结点的k叉树,可能达到的最大深度为 n ,最小深度为 2 。
二叉树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根(N)、左子树(L)和右子树(R)。因而二叉树的遍历次序有六种。最常用的是三种:前序法(即按N L R次序),后序法(即按 L R N 次序)和中序法(也称对称序法,即按L N R次序)。这三种方法相互之间有关联。若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是BEFCGDH,中序序列是FEBGCHD,则它的后序序列必是 F E G H D C B 。
中序遍历的递归算法平均空间复杂度为
O
(
n
)
O(n)
O(n) 。
-解析:即递归最大嵌套层数,即栈的占用单元数。精确值应为树的深度
k
+
1
k+1
k+1,包括叶子的空域也递归了一次。
用5个权值{3, 2, 4, 5, 1}构造的哈夫曼(Huffman)树的带权路径长度是 33 。
不含任何结点的空树 ( C ) 。
(A)是一棵树; (B)是一棵二叉树;
(C)是一棵树也是一棵二叉树; (D)既不是树也不是二叉树
二叉树是非线性数据结构,所以 ( C ) 。
(A)它不能用顺序存储结构存储; (B)它不能用链式存储结构存储;
(C)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都能存储; (D)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都不能使用
具有n(n>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 C ) 。
(A)
⌈
l
o
g
2
(
n
)
⌉
\lceil log_2(n) \rceil
⌈log2(n)⌉
(B)
⌊
l
o
g
2
(
n
)
⌋
\lfloor log2(n) \rfloor
⌊log2(n)⌋
(C)
⌊
l
o
g
2
(
n
)
⌋
\lfloor log2(n) \rfloor
⌊log2(n)⌋+1
(D)
⌈
l
o
g
2
(
n
)
+
1
⌉
\lceil log_2(n)+1 \rceil
⌈log2(n)+1⌉
把一棵树转换为二叉树后,这棵二叉树的形态是 ( A ) 。
(A)唯一的 (B)有多种
(C)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左孩子 (D)有多种,但根结点都没有右孩子
树是结点的有限集合,它A 根结点,记为T。其余的结点分成为m(m≥0)个 B 的集合T1,T2,…,Tm,每个集合又都是树,此时结点T称为Ti的父结点,Ti称为T的子结点(1≤i≤m)。一个结点的子结点个数为该结点的 C 。
供选择的答案
DLR(liuyu *root) /*中序遍历 递归函数*/
{ if (root!=NULL)
{ if ((root->lchild==NULL)&&(root->rchild==NULL)){sum++; printf ("%d\n",root->data);}
DLR (root->lchild);
DLR (root->rchild); }
Return (0);
}
法二:
int LeafCount_BiTree(Bitree T)//求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数目
{
If (!T) return 0; //空树没有叶子
else if (!T->lchild&&!T->rchild) return 1; //叶子结点
else return Leaf_Count(T->lchild)+Leaf_Count(T->rchild);//左子树的叶子数加
上右子树的叶子数
}//LeafCount_BiTree
int depth(liuyu*root) /*统计层数*/
{
int d,p; /*注意每一层的局部变量d,p都是各自独立的*/
p=0;
if(root==NULL)return(p); /*找到叶子之后才开始统计*/
else{
d=depth(root->lchild);
if(d>p) p=d; /*向上回朔时,要挑出左右子树中的相对大的那个深度值*/
d=depth(root->rchild);
if(d>p)p=d;
}
p=p+1;
return(p);
}
法二:
int Get_Sub_Depth(Bitree T,int x)//求二叉树中以值为x的结点为根的子树深度
{
if(T->data==x)
{
printf("%d\n",Get_Depth(T)); //找到了值为x的结点,求其深度
exit 1;
}
}
else
{
if(T->lchild) Get_Sub_Depth(T->lchild,x);
if(T->rchild) Get_Sub_Depth(T->rchild,x); //在左右子树中继续寻找
}
}//Get_Sub_Depth
int Get_Depth(Bitree T)//求子树深度的递归算法
{
if(!T) return 0;
else
{
m=Get_Depth(T->lchild);
n=Get_Depth(T->rchild);
return (m>n?m:n)+1;
}
}//Get_Depth
Level (liuyu*T)
/* liuyu *T,*p,*q[100]; 假设max已知*/
{
int f,r;
f=0; r=0; /*置空队*/
r=(r+1)%max;
q[r]=T; /*根结点进队*/
while(f!=r) /*队列不空*/
{
f=(f+1%max);
p=q[f]; /*出队*/
printf("%d",p->data); /*打印根结点*/
if(p->lchild){r=(r+1)%max; q[r]=p->lchild;} /*若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进队*/
if(p->rchild){r=(r+1)%max; q[r]=p->rchild;} /*若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进队*/
}
return(0);
}
法二:
void LayerOrder(Bitree T)//层序遍历二叉树
{
InitQueue(Q); //建立工作队列
EnQueue(Q,T);
while(!QueueEmpty(Q))
{
DeQueue(Q,p);
visit(p);
if(p->lchild) EnQueue(Q,p->lchild);
if(p->rchild) EnQueue(Q,p->rchild);
}
}//LayerOrder
int IsFull_Bitree (Bitree T)//判断二叉树是否完全二叉树,是则返回1,否则返回0
{
InitQueue(Q);
flag=0;
EnQueue(Q,T); //建立工作队列
while(!QueueEmpty(Q))
{
{
DeQueue(Q,p);
if(!p) flag=1;
else if(flag) return 0;
else
{
EnQueue(Q,p->lchild);
EnQueue(Q,p->rchild); //不管孩子是否为空,都入队列
}
}//while
return 1;
}//IsFull_Bitree
分析:该问题可以通过层序遍历的方法来解决.与6.47相比,作了一个修改,不管当前结点 是否有左右孩子,都入队列.这样当树为完全二叉树时,遍历时得到是一个连续的不包含空 指针的序列.反之,则序列中会含有空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