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皇岛科学选育新品种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河北秸秆变肥料


    秦皇岛科学选育新品种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河北秸秆变肥料

    秦皇岛新闻网 记者李妍  冀时客户端报道(河北台 张志刚 米弘钊 赵永鑫 通讯员 赵力楠)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秋风送爽、稻谷飘香。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活动现场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牛头崖镇蒲兰村,地里的稻田一片金黄,村党支部书记吴江涛站在田梗上,望着翻滚的金色稻浪,沉浸在丰收在望的喜悦中。“今年雨水充沛,稻粒饱满,品质非常好,今年的收成错不了。”

    秦皇岛北戴河蒲兰村

    秸秆变肥料 还田绿色稻米香

    蒲兰村的这片水稻有个别致的名字:秸秆水稻。它有别于传统种植方式,是利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将秸秆粉碎,铺在土地上,洒上生物菌剂,进行深翻,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变成有机肥,再撒上优良的种子,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育出的稻米绿色、优质。

    吴江涛第一次听说这项技术就心动了:这是秸秆还田,如果大面积实施,村民们再也不用为无处安放的秸秆发愁了。“你看,埋了3年秸秆,稻田地的土都变黑了,再过两年,就和东北的黑土地一样了,肥着呢,种啥啥长。”吴江涛拨开一束稻子,泥泞的黑土露了出来。这两年,大量的秸秆、落叶、海藻被运进村来,这些“没用的东西”成了蒲兰村庄稼最好的养料。

    两年前,吴江涛第一次尝试,只租了3亩地做实验田。经过一年的精心培育,坚定了他种植秸秆水稻的信心。“通过多年的耕作体验,用秸秆做肥料的地块抵抗自然风险能力比较强,产量不错,经过检测,稻米几乎没有残留农药,还富含硒,甘肃杨子惠众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当即下订单全包了,一粒米也没剩下。”

    没用的秸秆变成宝,秸秆水稻又这么受欢迎,村民们眼馋了,很快,蒲兰湖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3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进来,稻田地也增加到200来亩。今年的稻米又被甘肃杨子惠众农业种植有限公司预订了。目前,蒲兰村的秸秆水稻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蒲兰湖”。 

    “明年,还有新农户准备入社,预计种植面积达到五六百亩。”吴江涛信心十足,“我们已经开始在全村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了,把蒲兰村的土地都变肥变壮,让它栽啥都能长,种啥都高产。”吴江涛根据今年水稻长势情况分析,预计明年蒲兰村的每亩稻田地能吸收2500公斤秸秆、4000公斤绿化垃圾和1500公斤的海洋垃圾。

    “技术助农、生态发展”,是近年来北戴河一直倡导的理念。下一步,北戴河准备在全区推广蒲兰村经验,将生态改良、环境保护与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促进农业增产、农田增效、农民增收。

     

    北戴河区百亩秸秆

    反应堆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

    金秋时节,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牛头崖镇蒲兰村上百亩利用秸秆反应堆种植的水稻喜获丰收。2020年,蒲兰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吴江涛在镇政府的技术扶持下,利用秸秆反应堆技术试种水稻20亩,效果良好。

    今年,吸取成功经验,他带动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增种水稻上百亩,逐步壮大村内特色种植产业。“今年,利用秸秆反应堆技术,村里的水稻田实现了丰收。同时,我们经过一年的探索,打通了销售渠道,水稻售价在每公斤7.5元,保证村民增产增收。”吴江涛说。

    据了解,秸秆反应堆技术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体系,与传统农业技术不同,它从根本上摆脱了农业生产依赖化肥的局面,使生态改良、环境保护与农作物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相结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开辟了新的途径。

    秦皇岛科学选育

    新品种播下丰收新希望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小满”过后,水稻插秧进入“黄金期”。在我市冀东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水稻品种试验田,27个新品种的野生原种米秧苗进入试验阶段,试验站负责人陈继东盼着它们都能茁壮成长。

    插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不误农时,大伙儿紧锣密鼓加紧作业。5月26日,在完成了大面积的机械插秧后,农民们在波光粼粼的田间补苗,他们技术娴熟,插得又快又稳,均匀整齐,横竖都在一条线上,非常美观。

    这次新品种水稻共有27种,其中农业部提供的有6种,包括两个濒危品种,其余都由各省农科院提供。“这些野生原种米种子都是我们的研究员在野外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可能是山坡上、可能是小溪边,它们自身有很多局限性,通过我们的试验,让它们更加‘结实’起来!我们需要对它们做多种试验,包括病虫害防治、绿色无公害、数字化农业、土肥水等专项试验。未来可为农民提供安全、高产的种子,保障粮食安全,丰富百姓的餐桌。”陈继东看着这片“希望的田野”说。

    据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暨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消息,2016年,农业农村部在我市北戴河新区挂牌冀东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6年来,试验站在严谨审慎的科学种植试验中,已为冀东地区选育水稻种植新品种1000余种、玉米新品种2.4万余种、小麦新品种500余种。

    综合试验数据显示,冀东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种植的水稻、小麦、玉米,各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普通种植管理模式下种植产品,目前,试验站已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镇的农户在1万多亩农作物种植中向着数字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发展方向稳步迈进。

    秦皇岛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秦皇岛昌黎县茹荷镇前七里庄村的耕地上,几个工人正忙着挖沟渠、埋水管,不远处还有一伙儿工人正在修建U型渠。

    “这是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的工程,也是引滦灌区工程的田间部分。”昌黎县农业农村局主管副局长张波告诉记者,这片耕地是水稻田,水稻的耗水量很大,以前是用地下水灌溉,一旦这项工程完工、水务部门引滦水到位,水稻田灌溉将全部使用地表水。“7000亩水稻田就能替换350万立方米地下水,而且使用新管道后大大减少跑冒滴漏,更加节水。”

    当天,笔者又与市农业农村局项目科工作人员来到抚宁区坟坨镇政庄村,一条500多米的水泥小路蜿蜒在田地里,这样的路在村里还有十多条,“有了这种田间小路,农民下地耕种、运送农资都更方便,农机也畅行无阻,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项目科科长康红新说。

    康红新介绍,近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生态环保、输配电、科技服务和管护利用等内容,最终达到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

    2021年全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6.5万亩,涉及昌黎县、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区、海港区,目前工程进度为50%,预计2022年底完工。今年计划建设10.3万亩高标准农田,第一批建设任务3.8万亩,相关部门正在完善初步设计方案,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成后,预计水稻亩均增产50公斤,小麦亩均增产35公斤,玉米增产50公斤,马铃薯增产200公斤,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由0.6提高到0.855,亩均节水40至50立方米,其中昌黎县2021年实施水源置换工程,种植水稻亩均节水可达到500立方米。

    秦皇岛科学选育新品种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河北秸秆变肥料

  • 相关阅读:
    Vue----数据源中数组的操作
    我实践:搭建轻量git服务器的两个方案
    DAMA-DMBOK2重点知识整理CDGA/CDGP——第16章 数据管理组织与角色期望
    阿里巴巴Java面试题、笔试题(含答案)
    Mybatis&MybatisPlus&Springboot之最全入门学习教程笔记
    模板匹配与像素统计
    ERC20
    Redis:报错Creating Server TCP listening socket *:6379: bind: No error
    【开源】基于Vue.js的康复中心管理系统
    gride布局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xj0623hjwq/article/details/12758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