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路由器的构成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用于互连网络,主要工作是转发分组。

    把某个输入端口收到的分组,按照分组要去的目的网络,把该分组从路由器的某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给下一跳路由器。

    (根据目的网络的IP地址转发分组)

    路由器的结构:

     路由选择部分(控制层面)    核心: 路由选择处理机

    根据所选定的路由选择协议构造出路由表,同时定期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不断地更新和维护路由表。

    分组转发部分(数据层面):

    交换结构,输入端口,输出端口

    交换结构:

    根据转发表对分组进行处理,将某个输入端口进入的分组从一个合适的输出端口转发出去。

    交换三种方式:

    通过储存器:

    通过总线:

    通过纵横交换结构:

     输入端口对线路上收到的分组的处理:

    输出端口对线路上收到的分组的处理:

    路由器实现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的功能。

    路由器传输延迟最大。

    当路由器检测到拥塞时,可合理丢弃分组,并向该IP分组的源主机发送一个源点抑制的ICMP报文。

    路由器收到的IP分组进行差错检验,丢弃有差错首部的报文,但不保证IP分组不丢失。

    转发和路由选择的区别:

    转发:

    路由器根据转发表将用户的IP数据报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仅涉及一个路由器。

    转发表根据路由表得出,每一行包含到达的输出端口和某些MAC地址信息。

    路由选择:

    按照路由选择算法,根据网络拓扑的变化情况,动态地改变选择的路由,并由此构造出整个路由表。涉及到很多路由器。路由表一般仅包含从目的网络到下一跳的映射。

    路由表的书写:

     

    理解:一个路由器和多个网络相连,那么这个路由器就会有多个IP地址。

     

     (1)路由表包括: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下一跳

    其中目的网络的IP地址。路由表要包括所有网络的IP地址。

     (2)分组转发过程:

    主机H1首先构造一个源IP地址为202.99.98.18,目的IP地址为202.99.98.35的IP数据报,主机H1先把本子网的子网掩码与H2的IP地址逐位相与,所得结果不等于H1的网络地址,所以H1和H2不在同一子网,无法直接交付,然后将数据报传送给数据链路层。

    主机H1通过ARP协议获得路由器R1所对应的MAC地址,并将其作为目的MAC地址,H1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填入封装有IP数据报的帧,然后将帧发送出去。

    路由器R1收到该帧后,去除帧头和帧尾,得到IP数据报,然后根据IP数据报中的目的IP地址去查找路由表,得到下一跳地址为直接相连。

    路由器R1通过ARP协议得到主机H2的MAC地址,并将其作为目的MAC地址,R1的MAC地址作为源MAC地址填入封装有IP数据报的帧,然后将该帧发送到子网net2上。

    主机H2收到帧后,去除帧头和帧尾,并最终得到从主机H1发来的IP数据报。

  • 相关阅读:
    支持向量机
    Tomcat配置文件
    MASA Framework - DDD设计(1)
    实用数据结构【并查集】 - 原理
    hive笔记(七):函数-内置函数/空字段赋值/行转列/列转行/窗口函数/Rank
    Java核心知识体系4:AOP原理和切面应用
    【数据结构与算法】之回溯、滑动窗口、分治算法经典问题
    wpr -start generalprofile -start pool -filemode 这句命令具体是什么意思
    IO NIO
    Java新手小白入门篇 API - 多线程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52043808/article/details/1279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