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先锋 | 随时随地云端阅片,“云胶片”时代来啦!


    作为现代医疗必不可少的诊断方法,医学影像数据在医疗数据中的占比高达90%且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而影像医生就业人数年增长率仅4%。这意味着,全国总人数不到20万的放射科医生,要处理每年75.4亿人次影像相关诊断需求,医学影像需求与供给非常不匹配。“云胶片”的出现,为医疗影像供给难题提供了“新解法”。

    天翼云携手宁波全网云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网云医疗”)打造了全新医疗影像云,为医患提供影像存储和阅片服务,影像数据可保存30年以上,能更好地满足分级诊疗和医疗群众健康需求。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不断加速和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加强,充分利用新型数字技术提升医疗行业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旨在推动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促进医疗资源的纵向流动。

    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保局、发改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鼓励通过建立医疗机构检查资料库或“云胶片”等形式,推进检查资料共享,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间检查资料的互联互通互认。

     全网云医疗是明天国际旗下一家专业从事云影像系统研发及服务、城市智慧医疗项目集成服务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云胶片的发明者和云胶片产业的主要推动者、全国首个云胶片医疗器械注册证获得者。

    在数字影像服务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选题”的当下,全网云医疗携手天翼云实现医疗影像上云,打造了极具特色的“云胶片”服务,在满足存储扩容、数据安全等医疗影像业务场景需求的同时,为患者及医疗机构提供了高效、便捷、及时的创新医疗体验。

    稳定、安全、高效

    推动医疗影像智慧化发展

    在医疗影像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全网云医疗面临着三大痛点:

    ▪ 医疗业务系统繁多,按照传统建设模式不仅基础资源投入大、交付周期长,且灵活性与弹性不足,需专人进行维护;

    ▪ 医疗影像数据需长期储存并随时可调阅,对数据可靠性要求很高;

    ▪ 医疗数据的安全防护体系亟待完善,普通的IT环境容易造成医疗数据丢失、患者信息泄露等问题。

    针对全网云医疗的现状与诉求,天翼云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实现更稳定、安全、高效的云端医疗影像存储和调阅体验。

    ▪ 围绕医疗影像存储难题,天翼云通过存储网关,实现传统存储协议(NFS/ISCSI)的转换,同时可进行热数据的缓存,大大提高了影像数据访问效率;

    ▪ 在安全防护层面,天翼云根据客户需求以云专线或互联网方式进行连接,通过数据脱敏加密压缩、云防火墙、AK/SK、切片随机存储机制,提升安全等级,降低数据安全风险;

    ▪ 在日常运维方面,天翼云提供本地化VIP运维服务,为客户省去自建机房与自行维护成本;

    ▪ 天翼云以高性能的GPU服务器为影像人工智能计算提供异构算力,极大提高了数据可靠性。

    打破时空限制

    加速迈入“云胶片”时代

    天翼云解决方案部署完成后,通过将患者在院的所有检查影像和报告传送至云端,云胶片可实现医疗影像的即存即取、即用即看,且数据保存年限可达30年以上。医疗机构可通过手机、电脑、平板随时随地调阅信息进行疾病诊断,大大缓解了患者重复检查、异地奔波就诊的压力,提升了患者就诊效率和就医体验。

     此外,借助天翼云丰富的数据安全管理经验,“云胶片”服务的数据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可靠性达99.99%以上,满足各级用户对数据进行安全便利访问的要求,实现了影像数据跨个人、跨机构、跨区域的安全互通,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以云技术为桥梁,以患者为中心,全网云医疗打破传统医疗信息化孤岛,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病人检查数据存储在云端,便于随时随地转诊调阅,完成检验结果的全国互认,迈出了普惠健康的关键一步。目前,全网云医疗已在全国200多家规模医院上线“云胶片”服务,并提供多个地级城市的整体项目运营。

    医疗影像数字化是完善区域医疗分工协作、实现医疗资源共享的关键一环,也是深入推进智慧医疗、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坚实一步。在天翼云的加持下,全网云医疗“全网云胶片,同享无边界”的美好愿景正在加速走向现实。

  • 相关阅读:
    第十三章---枚举类型与泛型
    python学习笔记(8)—— 标准库
    (一)数据结构绪论
    《精通特征工程》学习笔记(5):数据(特征)降维
    高通平台开发系列讲解(应用篇)QCMAP应用框架介绍
    压缩包已知密码却跳过密码界面直接弹出解压
    生成对抗网络(GAN)
    数据库索引这么做才有谱
    vivo 短视频用户访问体验优化实践
    今天遇到Windows 10里安装的Ubuntu(WSL)的缺点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7255065/article/details/12798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