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规划一个系统的无感升级,发现了之前设计中很多的不合理的地方,
其中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各种有意无意的状态,所以在这里整理一下最近的一些思考还有收获,
如果能帮到其他人就太好了。
对于软件领域中系统状态是什么有没有严格的定义,我这边并没有进行彻底的调研。但本文所说的状态特指对外部有影响的状态。
比如:
系统在内存中保存了目前系统时间,但这个只用来打印日志,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服务是无状态的。
但如果这个时间在本系统中进行业务有没完成的依据,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服务是有状态的。
当然计算是第二种情况,也可以通过专门的授时服务器来讲这个时间状态消除。
理论上,有状态的服务
具体来说:
当一个服务有了状态后,你不能简单的启动多个服务,实现性能的提升,因为这样的多个服务会导致系统内存在多个不一致的状态,从而导致系统业务逻辑的混乱。
由于存储的中间件状态在故障发生时丢失,修复或在其他节点重启后无法在中断时继续服务
比如:
比如:
定时1点备份数据库
每隔10s更新一次数据库中的信息
每隔10s计算一次最新价格,发布消息
比如早上5点发送打开某个设备的闸门的指令
比如:
这个方向最为简单,什么都不做,其实这个是大多数场景的最佳方案,虽然从技术上来讲状态是尽量避免,但有的时候无状态话的设计成本是有状态的N倍,且无状态为该系统带来的价值无法支撑起该设计,这时候包容或是容忍系统状态化是最佳方案。
想要去除系统内的状态实在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大体的思路都是外部化。即通过外部方式记录中间的状态,好让系统不必保存这些状态。
典型的方式:
如果一个系统中的状态确实去不掉,就需要采用退一步的思路,这个可以参考经典的数据集群方案,一般都离不开多实例选主。
典型方式:
本文探讨了系统的状态,还列出了常见的系统状态的形式,最后给出了一些改造思路或建议。
系统架构都是有生命的,需要随着业务的发展进行演进,有时间的话看看你的系统架构有没有坏味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