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让科研变得美好——闫杰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Video Link: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h411x7pb
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学习不应该功利,并没有那么多的捷径让我们走。
我的科研经历与科研习惯——游凯超 (清华大学)
Video Link: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q4y1z7LW/
自我介绍:
-
了解比较多个实验室,实验室高产期有能力比较强的学长带着做科研。
-
从之前的论文中挖掘新的问题。
-
后面有个时间停止科研,选择夯实基础,开会进行交流,交换访问。
-
会议论文中稿之后将论文中的方法、理论和实验进行完善,投稿到期刊上。
游凯超迁移学习相关内容:
- 数据迁移:数据集和现实的domain,大型数据集上训练如何迁移到小数据集上test
- 模型迁移:应用广泛的预训练+微调的范式
科研习惯:
- 论文阅读:顺着引用,深度优先搜索+广度优先搜索,了解领域**50%**的论文(50%也是一个评价标准)。
- 论文写作:减少重复劳动,能用工具的地方就不要浪费时间
- Grammarly:单词,语法检查,
- Zotero:文献管理软件,再写一个小脚本,
- Excel2Latex:Excel转Latex。
我在科研中的苦与乐——潘玲 (清华大学)
Video Link: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L41177au
科研的心路历程:
- 科研方向或者的科研题目应该切合现实问题,论文在精不在多,找到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 在进行科研探索时跳出舒适圈,了解不同的科研方向,扩宽自己的科研面
- 坚持,自信,
如何客服科研中的困境:
- 相信自己做的问题是有意义的,在选题前做足够多的背景调研,确定没有人做过;然后提出一个方法;选题的时候应该在阅读大量论文后抓住最有亮点,最有意义的题目,并且提出一些比较创新的方法。
- 论文写作如何包装自己的想法,
- 保持兴趣,热爱领域和研究问题,
如何与导师合作做研究:
- 一定要和导师或者mentor充分交流你的想法,
- 每两周将自己的工作和思考用slides或者文档清晰的写下来,确保一个非常高效的讨论。
读博不易,且读且珍惜——袁粒 (新加坡国立大学)
Video Link: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q4y1z7eo
课题:生物启发的神经网络设计,
读博相当于打牌,拿offer相当于被发牌,读博期间看牌技。
不要什么都想学,博士期间专注于一点做出突破,避免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避免拖延症。
Panel
Video Link: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L4y1W7pT
- 1.做科研需要培养的能力或习惯是什么?
- 山世光:从过去学习知识的想法转换到创造知识的思维上,应该抱着批判的心态,不应该一直follow和认可别人的工作;养成按照科学逻辑工作的习惯;养成 问题形式化的 习惯,问题符号化、数学化。提升自己科学审美和鉴赏力,如何评价高价值的研究,也会引导你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 如果把科研比作一棵树,可以想想自己的工作是在树干上,还是在枝叶上,还是在根上。
- 黄高:好的时间管理;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 潘玲:软实力的提升,心态,不要因为其他人论文发的比较快而受影响。
- 2.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 山世光:为科学添砖加瓦,科研为学科为国家要义;个人兴趣,结合个人实际以及对未来的判断和思考。 没想法就直接听导师的,山世光老师自己也是这种情况。
- 黄高:选题应该导师多负责任;问题是否有实际的价值?选的题目为什么三年前或者五年前做不了?(选择的问题三十年或者四十年前就有人开始想了,自己能做出什么新的地方?)自己做这个题目有什么优势?(前期的积累,以及考虑每个同学自己擅长的地方);多和导师进行沟通。
- 闫杰熹:多看文章,博士时间也不是很长,抓一些热点,找一个比较新的方向。
- 3.如何找到“好的”idea?
- 游凯超:找到Idea的方式有几种,根据已有的论文展开,讨论的时候突破自我的思维方式,
- 闫杰熹:和方向不是很相关的人多讨论,跨方向相关结合。
- 潘玲:arXiv以及推特上一些大佬,
- 袁粒:有些问题是动手实现才会发现的,有问题才会产生idea,动手实现/复现的重要性;跨学科之间的交流。
- 4.科研期间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如何克服?
- 5.如何在科研进展不顺、论文被拒时调整心态?
- 6.如何与导师、同学沟通合作?
- 7.对于未来职业规划有何安排?如何相应地调整博士期间科研过程?
make s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