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诊断协议那些事儿专栏文章,旨在介绍诊断的应用场景,其本质就是一个用于汽车行业通信的需求规范,用于诊断功能数据的解析!让读者对诊断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关联文章:UDS协议发展历史
诊断:通过通信媒介(CAN、LIN、以太网等)连接车辆,获取车辆状态信息,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车辆或者某个控制器的故障以及故障原因,从而在不拆解整车的情况下为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当汽车的ABS效果出问题了,到了4S店之后,难道就需要把ABS系统拆开来检查吗?这个时候诊断技术就派上了用场,我们可以利用诊断仪从总线上读出来故障的原因,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
在汽车诊断协议出现之前,修车只能依赖维修师傅的经验,因为汽车零部件不会告诉你它哪里出了问题,效率很低,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整车挂载ECU越来越多,维修师傅显得力不从心。诊断协议让汽车零部件有了自己的记忆,一旦零部件出了问题或者历史出现过问题,它们会把故障信息保存在内存里面,维修师傅就可以通过OBD接口读取通信总线上这些故障信息,比如一个ECU经历高温故障之后,它会将高温故障代表的DTC(诊断故障码)存储起来,可选择性保存的还有发生故障时的快照信息(比如此时的ODO数据、车速、时间戳、读到的电压值等),能够帮助维修师傅更加快速的查找发生故障的原因。
诊断最先用于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满足法规对排放的检测要求,而发展到现在,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开发、生产、售后等各个领域。
下图为外部诊断工具和车载AUTOSAR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架构:
①在行驶过程中,要用它来监测各种故障,并记下故障码;
②在售后服务、4S店中读取ECU故障码,精准地定位故障,节约维修工时。
③在开发阶段构建Bootloader,上传和下载数据:给ECU更新软件,售后OTA刷写。
④在整车下线前针对不同配置的车型进行编码、改写参数、终端元件检测等操作。
远程诊断技术是汽车诊断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DoIp、5G等实现车辆故障远程诊断和修复,同时结合大数据减少维修成本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下图为Vector公司Indigo Remote系统,对车辆进行远程诊断、远程刷写等操作示意图。
远程诊断与传统诊断的区别在于使车辆制造商由被动诊断变为主动诊断,能够随时或者定期对车辆进行远程诊断,并远程修复故障(借助OTA技术)的能力。有以下特点:
①随时或定期主动诊断
②诊断专家远程协助
③利用OTA技术远程恢复故障
UDS的全称是Unified Diagnostic Services,标准协议是ISO 14229,其中14229-3定义了UDS在CAN总线上的实现。ISO-14229是应用层协议,规定了诊断需求,它对所有的诊断命令进行了定义,比如诊断请求和诊断响应的格式。后续小编会不断介绍ISO协议,以此来加深对诊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