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类型转换风格:
- C语言提供了自己的一套转换规则,有好处也有坏处
- C语言的风格:(type_name)expression;
- 在C语言中总共两种类型转化方式:隐式类型转化和显示类型转化(强制类型转化)
- 隐式类型转化:编译器在编译截断自动进行,能转就转,不能转就编译失败。一般是相关类型之间转化
- 显示类型转化:需要用户处理
int main() { //隐式类型转化 double a = 8.5; int b = a; printf("%d\n", b);//打印出8 //显示类型转化 int i = 3; int* p = (int *)i;//将int强转为int* printf("%p\n", p);//打印出00000003 getchar(); return 0;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C语言类型转换的风格好处就是简单,缺陷比如转换的可视性差,显式类型转换的写法就只有一种,难以精准的跟踪错误
由于C语言类型转化的缺陷,为了增加可视性,C++细分了类型转换的种类:
- static_cast
- reinterpret_cast
- const_cast
- dynamic_cast
static_cast
:用于非多态形式的转换,主要针对的是C语言的隐式类型转换,用于两个相关类型的转换转换相关类型:
转换不相关类型:
reinterpret_cast
:用于将一种类型转换为另外一种不相关的类型。主要针对的是C语言的强制类型转换- reinterpret_cast是一个很暴力的一个操作符,由英文直译过来就是重新解释的转型。白话就是将一段内存重新解释
- static_cast是做类型能做的转换,不行编译器就报错,告诉你这样是不合理的,reinterpret_cast则是就算不能转换编译器你也别报错,我心里有数。由于reinterpret_cast本质上是一个编译器指令,所以实际动作完全取决于编译器,失去了移植性
- reinterpret_cast重新解释的办法是把那一块内存的比特位全部复制下来重新解释
const_cast
:常用于删除
变量的const属性,方便赋值比如:
因为这里存在优化,我们知道数据处理,需要将数据从内存加载到寄存器,CPU再从寄存器里读取数据,由于CPU到寄存器拿数据比到内存先将数据放到寄存器,CPU再到寄存器拿数据快。于是操作系统做了优化,CPU如果之后要处理一些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不会改变,CPU不会再需要内存将数据放到寄存器的动作,而是直接到寄存器中拿数据处理即可
*所以这里打印的值是保存再寄存器中的数据,p是将修改的数据是i对相应内存位置的内容
这里加上一个关键字volatile皆可从内存种获取i的的内容
dynamic_cast
:用于父类对象的指针或者引用转换为子类对象的指针或者引用,即安全的向下转型
- 向上转换:子类对象的指针或者引用转换给父类对象的指针或者引用(子->父),这里不需要进行类型转换,赋值兼容,会进行切片
- 向下转换:父类对象的指针或者引用转化给子类对象的指针或者引用(父->子),这里如果父类指针是由子类转换过来的是可以转换的,如果父类指针本身指针的是父类,是不能转化的
上面这样强转会导致程序奔溃。但是如果使用dynamic_cast,不会导致程序奔溃
作用:dynamic_cast会先检测能不能转换成功,如果能,则成功转换,如果不能,则返回nullptr
注意:dynamic_cast只能用于含有虚函数的类,只能用于多态的情况
原因(dynamic_cast的原理):
- 我们知道基类指针指向派生类,可以再强转成派生类。基类指针指向基类,不可以再强转成派生类
- 在虚函数表中具有标识对象的信息,dynamic_cast是根据虚函数表来区分对象是派生类还是基类
- 如果是派生类,可以转,返回对象地址。如果是基类,不可以转,返回nullptr
说明:强制类型转换关闭了或者挂起了正常的类型检测。为了减少错误的发生,尽量避免使用强制类型转换。如果非强制类型转换不可,则应该限制强制类型转换的作用域
explicit
:是阻止通过隐式转换方式调用构造函数在构造函数前加explicit关键字修饰,a2就不能调用构造函数来构造A类的临时对象。同样赋值也是一样的道理。加上explicit就不能隐式转换了
C++11多成员变量初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