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UNK理论与配置实验


    目录

    一、TRUNK技术产生背景,解决什么问题

    二、TRUNK是如何实现的/基本概念

    使用主干道技术

    实现:

    802.1Q:

    802.1Q帧格式:

    干道协议:

    TRUNK特性:本征VLAN

    三、trunk的配置

    实验拓扑

    配置 

    查看tag标记

    四、交换机的端口

    ACCESS端口

    Trunk端口


    一、TRUNK技术产生背景,解决什么问题

    如何实现,交换机划分VLAN后,不同的交换机上,相同的VLAN,能够跨越地理位置互相通信,其实就是为了解决,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VLAN的本地化特性

    即,如何让交换机上的某一条线路,能够承载多个VLAN通行——TRUNK

    看这张图,核心交换机连接了三个交换机,每个交换机连接了两台PC,分别连接到属于VLAN10的接口与VLAN20的接口,我们希望,每一台属于VLAN10的PC之间可以通信,属于VLAN20的PC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即不同交换机上,相同的VLAN能够相互通信

    如图,若PC5 ping PC3,但是由于上述特性,PC4将会收到该ARP请求

    数据包从PC5到交换机,交换机将数据包广播,因为3接口为VLAN20,所以不会发包,而1接口为VLAN10,则向核心交换机发出该ARP请求包,核心交换机没有配置VLAN,则进行泛洪,数据包发送到最上方交换机时,PVID变为20,通过交换机泛洪,最终到达PC4,而最下方交换机PVID变为1,跟20与10都不同,则丢弃该数据包

    听上去挺绕,其实就是因为VLAN的本地化,所有的VLAN配置只在该设备上有效,所以导致跟预期结果不同

    如果,上述的线路中可以承载VLAN10和VLAN20,且每个交换机都配置好相同的VLAN,则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二、TRUNK是如何实现的/基本概念

    使用主干道技术

    当一条链路需要承载多VLAN信息的时候,需要使用trunk来实现

    TRUNK两端的交换机采用相同的干道协议

    一般见于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服务器之间

     trunk就相当于信息高速公路,也叫主干道,可以承载多条线路发来的数据,并且可以让不同VLAN的数据同时通过

    实现:

    主干线路trunk,端口汇聚 两个或多个物理端口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逻辑链路,提高传输速度

    先把链路设定成trunk链路,并且跑相同的赶路协议

    有了干道协议,如何区分不同的VLAN数据,通过802.1Q,向原始数据包内增加带有802.1Q的tag字段

    802.1Q:

    实际上就是一个标签,trunk链路上可以允许多个不同的VLAN通过,使用802.1Q进行区分

    定义了基于端口的VLAN模型

    规定如何标识带有VLAN成员信息的以太帧

    定义VLAN标签的格式

    802.1Q帧格式:

     tag插入到源地址之后,tag中最关键的字段为VLAN ID

    干道协议:

    在华为中,干道协议一般为DOT1Q(共有标准的协议)实际上就是指802.1Q

    思科还有一个私有协议ISL

    TRUNK特性:本征VLAN

    trunk链路中,通过的数据包,都应该打上TAG字段,表明所属的VLAN,而本征VLAN属于一种特殊的VLAN,本征VLAN可以允许数据包以不打TAG的形式直接通过trunk链路

    所有交换机,开启trunk之后,默认本征VLAN,都是VLAN 1

    交换机发出数据时,如果PVID和trunk链路中的本征VLAN ID相同,则该数据不打TAG直接发出

    交换机的trunk接口收到数据时,如果没有tag字段,那么收到的数据就按照本征VLAN ID 来处理

    本征VLAN的作用

    本征在现网中应用的时候,主要给音频、视频,无线管理等一些业务
    如监控摄像头,减少打TAG的步骤,降低延迟

    三、trunk的配置

    实验拓扑

    配置 

    pc1-4 ip为 1.1 1.2 1.3 1.4,子网掩码255.255.255,按途中接口连接

    双击进入交换机LSW1,创建VLAN10与VLAN20,将PC1放到VLAN10下,PC2放到VLAN20下,这一步的操作上一篇中详细讲过就不重复了,给一个传送门,下面开始配置trunk

    进入0/0/1接口

    interface Eth0/0/1

    设置接口类型为trunk

    port link-type trunk 

    华为的交换机默认为禁止所有vlan通过

    使用命令允许vlan10 20 通过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20

    这里第一台交换机就配置好啦,第二台交换机一样,将PC3放到VLAN10下,PC4放到VLAN20下,配置0/0/1接口为trunk,并且允许10 20 通过

    配置完全后,用PC1 分别 ping PC2 PC3 PC4

     

    因为PC1 和PC2、PC4不在同一个广播域下,所以ping不通

    因为PC1 和PC3 都属于VLAN 10 所以相互之间可以通

    同理,PC2和PC4也可以互相通信

    查看tag标记

    从第二台交换机的0/0/1接口开一个抓包,用PC1 ping PC3

     

    可以看到,802.1Q,ID为10,说明数据包从第一台交换机出来的时候就加上了该标记

    trunk的基础配置实验就结束啦

    四、交换机的端口

    ACCESS端口

    即在配置VLAN的时候使用命令 port link-type access

    UnTagged端口,即接入端口

    Access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它发送的帧不带有VLAN标签,一般用于连接计算机的端口

    Trunk端口

    即刚才使用的 port link-type trunk

    Tag Aware端口,即干道端口

    可以允许多个VLAN通过,它发出的帧一般是带有VLAN标签的,一般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端口

    在华为的设备中只需要考虑trunk和Access,这两个是用的最多的

  • 相关阅读:
    伦敦银行情中短线的支撑和阻力位
    服装零售店如何打造会员管理体系?每个月交出去的租金都比收入高,服装零售店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uniapp解决scroll滑动之后被u-sticky挡住的问题
    关于 Node.js 参数 max-old-space-size
    浙大数据结构慕课课后题(03-树2 List Leaves)
    牛客网:旋转数组
    JavaWeb开发之——DDL-操作表-数据类型(08)
    MySQL InnoDB引擎深入学习的一天(InnoDB架构 + 事务底层原理 + MVCC)
    TypeScript笔记:接口
    Linux I2C子系统【2】-i2c-adapter 创建过程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40345591/article/details/12782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