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cket Tracer - 在单区域中配置 OSPFv2


    地址分配表

    设备

    接口

    IP 地址

    子网掩码

    默认网关

    R1

    G0/0

    172.16.1.1

    255.255.255.0

    不适用

    S0/0/0

    172.16.3.1

    255.255.255.252

    不适用

    S0/0/1

    192.168.10.5

    255.255.255.252

    不适用

    R2

    G0/0

    172.16.2.1

    255.255.255.0

    不适用

    S0/0/0

    172.16.3.2

    255.255.255.252

    不适用

    S0/0/1

    192.168.10.9

    255.255.255.252

    不适用

    R3

    G0/0

    192.168.1.1

    255.255.255.0

    不适用

    S0/0/0

    192.168.10.6

    255.255.255.252

    不适用

    S0/0/1

    192.168.10.10

    255.255.255.252

    不适用

    PC1

    NIC

    172.16.1.2

    255.255.255.0

    172.16.1.1

    PC2

    NIC

    172.16.2.2

    255.255.255.0

    172.16.2.1

    PC3

    NIC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

    目标

    第 1 部分:配置 OSPFv2 路由

    第 2 部分:验证配置

    拓扑图

     

    背景信息

    在本练习中,IP 编址已配置。 您将负责通过基本单区域 OSPFv2 来配置包含三台路由器的拓扑,然后验证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 1 部分:   配置 OSPFv2 路由

    第 1 步:    在 R1、R2 和 R3 上配置 OSPF。

    使用下列要求在所有三台路由器上配置 OSPF 路由:

    -       进程 ID 10

    -       每台路由器的路由器 ID:R1 = 1.1.1.1;R2 = 2.2.2.2;R3 = 3.3.3.3

    -       每个接口的网络地址

    -       LAN 接口设置为被动接口(请勿使用 default 关键字)

    第 2 步:    验证 OSPF 路由是否正常运行。

    现在,在每台路由器上,路由表应具有至拓扑中每个网络的路由。

    第 2 部分:   验证配置

    每台 PC 都应能 ping 通其他两台 PC。 如果不是,检查您的配置。

    实验详细步骤:

    R1(config)#router ospf 10

    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1.0 0.0.0.255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0.0.0.3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5 0.0.0.3 area 0

    R1(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g0/0

    R2(config)#router ospf 10

    R2(config-router)#router-id 2.2.2.2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2.0 0.0.0.255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72.16.3.0 0.0.0.3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9 0.0.0.3 area 0

    R2(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g0/0

    R3(config)#router ospf 10

    R3(config-router)#router-id 3.3.3.3

    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6 0.0.0.3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10 0.0.0.3 area 0

    R3(config-router)#passive-interface g0/0

    实验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W2Xx7ieGrz5Wpy6ZalgtQ?pwd=8227

    提取码:8227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 相关阅读:
    STM32 | 库函数与寄存器开发区别及LED等和按键源码(第三天)
    Kubernetes第八篇:使用kubernetes部署NFS系统完成数据库持久化(Kubernetes工作实践类)
    golang中的iota
    大家好这是一首诗
    ICC2:ETM(extract timing model)
    【正点原子STM32连载】 第四十章 DAC输出三角波实验 摘自【正点原子】APM32F407最小系统板使用指南
    Java中如何在两个线程间共享数据
    vue中时间控件
    MySQL DDL数据定义(数据库,表,字段操作)
    数据结构:树和二叉树的概念及性质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m0_63624418/article/details/1278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