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前后端分离开发模式
的流行,前端和后端已经在各自领域上渐行渐远;
我们把前后端共同研发的一个需求所产生的关联称之为 联调
;
美其名曰联调,如何去把控好这个联调的品质就是我们值得关注的点了 ~
稍不注意就很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因此,咱们就很有必要 制定前后端协作规范
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
前后端协作规范的意义:
提高开发效率;
降低沟通成本;
提升团队和谐;
需求分析。确保大家对需求有一致的认知;
设计接口文档。前端需要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并行开发。前端需要根据接口文档进行Mock, 模拟对接后端接口;联调之前,要求后端做好接口测试;
真实环境联调。前端将接口请求代理到后端服务,进行真实环境联调;
接口注释与字段的描述;
具体接口定义:
方法名称或者 URI
方法描述
请求参数及其描述,必须说明类型(数据类型、是否可选等)
响应参数及其描述, 必须说明类型(数据类型、是否可选等)
可能的异常情况、错误代码、以及描述
请求示例,可选
URI 结尾不应包含(/);
正斜杠分隔符(/)必须用来指示层级关系;
应使用连字符(-)来提高URI的可读性
不得在URI中使用下划线(_);
URI路径中全都使用小写字母
具体详见:RESTful 架构详解
GET
:获取对应的信息;
POST
:用于创建或者某些资源的提交;
UPDATE
:更新某些资源;
DELETE
:删除某个资源;
OPTIONS
:对请求的校验,与 POST 配合;
接口风格使用 RESTful 风格;
请求方法规范:
其它规范:
接口文档规范:
明确数据类型、空值的意义以及默认值;
对于大数字(整数大于 16 位、浮点数大于 18 位)做字符串处理;
关于日期时间格式;
响应避免冗余的嵌套;
接口版本化,保持向下兼容;接口不兼容时需升级版本;
鉴权通过header实现;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