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网补充问题 —— 摘自LeetBook


    以太网中的 CSMA/CD 协议

    CSMA/CD 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是像以太网这种广播网络采用的一种机制,在以太网中多台主机在同一个信道中进行数据传输,CSMA/CD 很好的解决了共享信道通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载波监听: 当使用 CSMA/CD 协议时,总线上的各个节点都在监听信道上是否有信号在传输,如果有的话,表明信道处于忙碌状态,继续保持监听,直到信道空闲为止。如果发现信道是空闲的,就立即发送数据。

    冲突检测: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节点同时监听到信道空闲,便开始发送数据,此时就会发生碰撞(数据的传输延迟也可能引发碰撞)。当两个帧发生冲突时,数据帧就会破坏而失去了继续传输的意义。在数据的发送过程中,以太网是一直在监听信道的,当检测到当前信道冲突,就立即停止这次传输,避免造成网络资源浪费,同时向信道发送一个「冲突」信号,确保其它节点也发现该冲突。之后采用一种二进制退避策略让待发送数据的节点随机退避一段时间之后重新。

    数据链路层上的三个基本问题

    1.封装成帧:把上层的ip分组加首尾成帧;
    2.透明传输:针对用户是透明的;首尾是界定帧,转义字符去除数据部分和首尾相同引起歧义;
    3.差错检测:奇偶校验、CRC循环冗余检验;纠错(海明码);

    PPP 协议

    PPP(点对点)协议是用户计算机和 ISP 进行通信时所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点对点协议为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该协议设计的目的主要是用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使其成为各种主机、网桥和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一种解决方案。

    特点

    PPP 协议具有动态分配 IP 地址的能力,其允许在连接时刻协商 IP 地址。
    PPP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例如 TCP/IP、NETBEUI 等。
    PPP 具有差错检测能力,但不具备纠错能力,所以 PPP 是不可靠传输协议。
    PPP 无重传的机制,网络开销小,速度快。
    PPP 具有身份验证的功能。

    为什么 PPP 协议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

    络层的IP协议不可靠,那所以底下的数据链路层就没必要实现可靠传输了即使数据链路层实现了可靠传输,但其也不能保证网络层的传输也是可靠的,当数据帧在路由器中从数据链路层上升到网络层后,仍有可能因为网络层拥塞而被丢弃。

    若使用能够实现可靠传输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开销就要增大,但实际上,数据链路层出现差错概率不大,所以总体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再者,PPP 协议在帧格式中有帧检验序列,对每一个收到的帧,PPP 都会进行差错检测,若发现差错,则丢弃该帧。

    主机之间的通信方式?

    • **单工通信:**也叫单向通信,发送方和接收方是固定的,消息只能单向传输。例如采集气象数据、家庭电费,网费等数据收集系统,或者打印机等应用主要采用单工通信。
    • **半双工通信:也叫双向交替通信,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消息,但同一时刻同一信道只允许单方向发送数据。**例如传统的对讲机使用的就是半双工通信。
    • 全双工通信:也叫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允许通信双方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其要求通信双方都具有独立的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能力。例如平时我们打电话,自己说话的同时也能听到对面的声音。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的区别?

    • 加密和解密的过程不同:对称加密和解密过程使用同一个密钥;非对称加密中加密和解密采用公钥和私钥两个密钥,一般使用公钥进行加密,使用私钥进行解密。
    • 加密和解密的速度不同:对称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当数据量比较大时适合使用;非对称加密和解密时间较长,速度相对较慢,适合少量数据传输的场景。
    • 传输的安全性不同:采用对称加密方式进行通信时,收发双方在数据传送前需要协定好密钥,而这个密钥还有可能被第三方窃听到的,一旦密钥泄漏,之后的通信就完全暴漏给攻击者了;非对称加密采用公钥加密和私钥解密的方式,其中私钥是基于不同的算法生成的随机数,公钥可以通过私钥通过一定的算法推导得出,并且私钥到公钥的推导过程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公钥无法反推导出私钥,即使攻击者窃听到传输的公钥,也无法正确解出数据,所以安全性较高。

    RSA 和 AES 算法有什么区别?

    RSA:采用非对称加密的方式, 采用公钥进行加密,私钥解密的形式。其私钥长度一般较长,除此之外,由于需要大数的乘幂求模等运算,其运算速度较慢,不适合大量数据文件加密。

    AES:采用对称加密的方式, 其密钥长度最长只有 256 个比特,加密和解密速度较快,易于硬件实现。由于是对称加密,通信双方在进行数据传输前需要获知加密密钥。

    基于上述两种算法的特点,一般使用 RSA 传输密钥给对方,之后使用 AES 进行加密通信。

    AES 与传统的对称加密算法有什么不同?

    AES 采用分组加密的方式,将明文分成一组一组的,每组长度相等,每次加密一组数据,直到加密完整个明文。

    https的加密过程?

    1.某网站拥有用于非对称加密的公钥A、私钥A’。
    2.浏览器向网站服务器请求,服务器把公钥A明文给传输浏览器。
    3.浏览器随机生成一个用于对称加密的密钥X,用公钥A加密后传给服务器。
    4.服务器拿到后用私钥A’解密得到密钥X。
    5.这样双方就都拥有密钥X了,且别人无法知道它。 之后双方所有数据都通过密钥X加密解密即可。

    ARP 攻击

    • 原因:在 ARP 的解析过程中,局域网上的任何一台主机如果接收到一个 ARP 应答报文,并不会去检测这个报文的真实性,而是直接记入自己的 ARP 缓存表中。并且这个 ARP 表是可以被更改的,当表中的某一列长时间不使用,就会被删除。

    ARP 攻击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攻击者疯狂发送 ARP 报文,其源 MAC 地址为攻击者的 MAC 地址,而源 IP 地址为被攻击者的 IP 地址。通过不断发送这些伪造的 ARP 报文,让网络内部的所有主机和网关的 ARP 表中被攻击者的 IP 地址所对应的 MAC 地址为攻击者的 MAC 地址。这样所有发送给被攻击者的信息都会发送到攻击者的主机上,从而产生 ARP 欺骗。

    • 洪泛攻击 攻击者恶意向局域网中的网关、路由器和交换机等发送大量 ARP 报文,设备的 CPU 忙于处理 ARP 协议,而导致难以响应正常的服务请求。其表现通常为:网络中断或者网速很慢。

      欺骗主机 这种攻击方式也叫仿冒网关攻击。攻击者通过 ARP 欺骗使得网络内部被攻击主机发送给网关的信息实际上都发送给了攻击者,主机更新的 ARP 表中对应的 MAC 地址为攻击者的 MAC。当用户主机向网关发送重要信息时,该攻击方式使得用户的数据存在被窃取的风险。

      欺骗网关 该攻击方式和欺骗主机的攻击方式类似,不过这种攻击的欺骗对象是局域网的网关,当局域网中的主机向网关发送数据时,网关会把数据发送给攻击者,这样攻击者就会源源不断地获得局域网中用户的信息。该攻击方式同样会造成用户数据外泄。

      中间人攻击 攻击者同时欺骗网关和主机,局域网的网关和主机发送的数据最后都会到达攻击者这边。这样,网关和用户的数据就会泄露。

      IP 地址冲突 攻击者对局域网中的主机进行扫描,然后根据物理主机的 MAC 地址进行攻击,导致局域网内的主机产生 IP 冲突,使得用户的网络无法正常使用。

    DDoS

    DDos:多个攻击者或者一个攻击者操纵多台主机向一个或数个目标发起攻击。

    DDoS 有哪些攻击形式?
    流量攻击(针对网络资源)

    主要针对网络带宽,攻击者和已受害主机同时发起大量攻击导致网络带宽被阻塞,从而淹没合法的网络数据包

    资源耗尽攻击(针对服务器资源)

    主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大量攻击包会使得服务器资源耗尽或者 CPU 被内核应用程序占满从而无法提供网络服务。

    攻击种类?

    SYN洪泛攻击,放射性攻击,CC攻击。

    解决方法?

    增加带宽(针对于流量攻击的最直接解决方式),升级服务器硬件,负载均衡等。

  • 相关阅读:
    [HAOI2015] 树上染色
    COSCon'22第七届中国开源年会火热筹备中,第一波赞助伙伴已集结,一起上车共赴开源盛宴吧~...
    C++学习--基础
    洛谷 P3648 [APIO2014]序列分割(斜率优化dp)
    深入理解Java线程间通信
    港科夜闻|香港科大首位女校长叶玉如教授就职典职暨第三十届学位颁授仪式成功举办...
    【愚公系列】2022年7月 Go教学课程 004-Go代码注释
    使用RabbitMQ死信交换机实现延迟消息
    图说论文《LSM-based Storage Techniques: A Survey》
    Axios前后端交互规范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h0327x/article/details/12554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