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项目实训十——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fangjiayou/85431778

    Android开发环境搭建

    本章介绍了如何在个人电脑上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主要包括:Android开发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Android Studio的开发环境是如何搭建的、如何创建并编译App工程、如何运行和调试App。

    1.1 Android开发简介

    本节介绍Android开发的历史沿革,包括Android的发展历程和Android Studio的发展历程两个方面。

    1.1.1 Android的发展历程

    安卓(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内核(不包含GNU组件)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主要使用
    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由美国Google公司和开放手机联盟领导及开发。Android操作系
    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主要支持手机。

    1.1.2 Android Studio的发展历程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Android基于Linux内核,但是Android手机的应用App主要采用Java语言开发。为了吸引众多的Java
    程序员,早期的App开发工具使用Eclipse,通过给Eclipse安装ADT插件,使之支持开发和调试App。然
    而Eclipse毕竟不是专门的App开发环境,运行速度也偏慢,因此谷歌公司在2013年5月推出了全新的
    Android开发环境—Android Studio。Android Studio基于IntelliJ IDEA演变而来,既保持了IDEA方便快
    捷的特点,又增加了Android开发的环境支持。自2015年之后,谷歌公司便停止了ADT的版本更新,转
    而重点打造自家的Android Studio,数年升级换代下来,Android Studio的功能愈加丰富,性能也愈高
    效,使得它逐步成为主流的App开发环境。

    1.2 搭建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

    本节介绍在电脑上搭建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的过程和步骤,首先说明用作开发机的电脑应当具备哪
    些基本配置,接着描述了Android Studio的安装和配置详细过程,然后叙述了如何下载Android开发需
    要的SDK组件及相关工具。
    1.2.1 开发机配置要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保证Android Studio的运行速度,开发用的电脑配置就要跟上。现在一
    般用笔记本电脑开发App,下面是对电脑硬件的基本要求:
    (1)内存要求至少8GB,越大越好。
    (2)CPU要求1.5GHz以上,越快越好。
    (3)硬盘要求系统盘剩余空间10GB以上,越大越好。
    (4)要求带无线网卡与USB插槽。
    下面是对操作系统的基本要求(以Windows为例)。
    (1)必须是64位系统,不能是32位系统。
    (2)Windows系统至少为Windows 7,推荐Windows 10,不支持Windows XP。
    下面是对网络的基本要求:
    (1)最好连接公众网,因为校园网可能无法访问国外的网站。
    (2)下载速度至少每秒1MB,越快越好。因为Android Studio安装包大小为1GB左右,还需要另外下
    载几百MB的SDK,所以网络带宽一定要够大,否则下载文件都要等很久。
    1.2.2 安装Android Studio
    Android Studio的官方下载页面是https://developer.android.google.cn/studio/index.html,单击网页
    中央的DOWNLOAD按钮即可下载Android Studio的安装包。或者下拉网页找到“Android Studio
    downloads”区域,选择指定操作系统对应的Android Studio安装包。
    双击下载完成的Android Studio安装程序。

    勾选完成对话框的“Start Android Studio”选项,再单击右下角的Finish按钮,结束安装操作的同时启动
    Android Studio。稍等片刻Android Studio启动之后会打开如图1-7所示的配置向导对话框。单击Next
    按钮进入下一页的安装类型对话框,如图1-8所示。
    图1-7 Android Studio的配置向导对话框
    图1-8 Android Studio的安装类型对话框
    这里保持Standard选项,单击Next按钮,跳到下一页的界面,如图1-9所示。选中右边的Light主题,表
    示开发界面采取白底黑字,然后单击Next按钮,跳到下一页的设置确认对话框,如图1-10所示。
    图1-9 Android Studio的对话框
    图1-10 Android Studio的设置确认对话框
    设置确认对话框列出了需要下载哪些工具及其大小,确认完毕后继续单击Next按钮,跳到下一页的组件
    下载对话框,如图1-11所示。耐心等待组件下载操作,全部下载完成后,该对话框提示成功更新,如图
    1-12所示。
    图1-11 Android Studio的组件下载对话框
    图1-12 Android Studio的更新完成对话框
    单击对话框右下角的Finish按钮,完成安装配置工作,同时打开Android Studio欢迎界面,如图1-13所
    示。单击第一项的“Start a new Android Studio project”即可开始你的Android开发之旅。
    另外注意,配置过程可能发生如下错误提示:
    (1)第一次打开Android Studio可能会报Unable to access Android SDK add-on list错误信息,这个
    界面不用理会,单击Cancel按钮即可。进入Android Studio主界面后,依次选择菜单File→Project
    Structure→SDK Locatio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SDK的路径。设置完毕后再打开Android Studio就不
    会报错了。
    图1-13 Android Studio的欢迎界面
    图1-14 打开SDK Manager的图标栏
    (2)已经按照安装步骤正确安装,运行Android Studio时却总是打不开。这时请检查电脑上是否开启了
    防火墙,建议关闭系统防火墙及所有杀毒软件的防火墙。关闭了防火墙后再重新打开Android Studio重
    试。
    1.2.3 下载Android的SDK
    Android Studio只提供了App的开发环境界面,编译App源码还需另外下载Android官方的SDK,上一小
    节中的图1-10便展示了初始下载安装的SDK工具包。SDK全称为Software Development Kit,意即软件
    开发工具包,它可将App源码编译为可执行的App应用。随着Android版本的更新换代,SDK也需时常在
    线升级,接下来介绍如何下载最新的SDK。 在Android Studio主界面,依次选择菜单Tools→SDK Manager,或者在Android Studio右上角中单击
    图标,如图1-14所示。
    此时弹出SDK Manager的管理界面,窗口右边是SDK安装配置区域,初始画面如图1-15所示。注意
    Android SDK Location一栏,可单击右侧的Edit链接,进而选择SDK下载后的保存路径。其下的三个选
    项卡默认显示SDK Platforms,也就是各个SDK平台的版本列表,勾选每个列表项左边的复选框,表示需
    要下载该版本的SDK平台,然后单击OK按钮即可自动下载并安装SDK。也可单击中间SDK Tools选项
    卡,此时会切换到SDK工具的管理列表,如图1-16所示。在这个工具管理界面,能够在线升级编译工具
    Build Tools、平台工具Platform Tools,以及开发者需要的其他工具。
    图1-15 SDK平台的管理列表
    图1-16 SDK工具的管理列表
    图1-17 创建新项目
    SDK下载完成,可以到“我的电脑”中打开Android SDK Location指定的SDK保存路径,发现下面还有十几
    个目录,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个目录说明如下:
    build-tools目录,存放各版本Android的编译工具。
    emulator目录,存放模拟器的管理工具。
    platforms目录,存放各版本Android的资源文件与内核JAR包android.jar。
    platform-tools目录,存放常用的开发辅助工具,包括客户端驱动程序adb.exe、数据库管理工具
    sqlite3.exe,等等。
    sources目录,存放各版本Android的SDK源码。

    1.3 创建并编译App工程

    本节介绍使用Android Studio创建并编译App工程的过程和步骤,首先叙述了如何通过Android Studio
    创建新的App项目,接着描述了如何导入已有的App工程(包括导入项目和导入模块两种方式),然后
    阐述了如何手工编译App工程。
    1.3.1 创建新项目
    在“1.2.2 安装Android Studio”小节最后一步出来的图1-13中,单击第一项的Start a new Android
    Studio project会创建初始的新项目。如果要创建另外的新项目,也可在打开Android Studio之后,依次
    选择菜单File→New→New Project。以上两种创建方式都会弹出如图1-17所示的项目创建对话框,在该
    对话框中选择第一行第四列的“Empty Activity”,单击Next按钮跳到下一个配置对话框如图1-18所示。
    图1-18 指定目标设备
    在配置对话框的Name栏输入应用名称,在Package Name栏输入应用的包名,在Save Location栏输入
    或者选择项目工程的保存目录,在Language下拉框中选择编码语言为Java,在Minimun SDK下拉框中
    选择最低支持到“API19:Android 4.4(KitKat)”,Minimun SDK下方的文字提示当前版本支持设备的市场
    份额为98.1%。下面有个复选框“User legacy android.support libraries”,如果勾选表示采用旧的
    support支持库,如果不勾选表示采用新的androidx库,因为Android官方不再更新旧的support库,所
    以此处无须勾选,默认采用新的androidx库就可以了。
    然后单击Finish按钮完成配置操作,Android Studio便自动创建规定配置的新项目了。稍等片刻,
    Android Studio将呈现刚创建好的项目页面,如图1-19所示。
    图1-19 刚刚创建的新项目页面
    工程创建完毕后,Android Studio自动打开activity_main.xml与MainActivity.java,并默认展示
    MainActivity.java的源码。MainActivity.java上方的标签表示该文件的路径结构,注意源码左侧有一列标
    签,从上到下依次是Project、Resource Manager、Structure、Build Variants、Favorites。单击
    Project标签,左侧会展开小窗口表示该项目工程的目录结构,如图1-20所示。单击Structure标签,左
    侧会展开小窗口表示该代码的内部方法结构,如图1-21所示。
    图1-20 新项目的工程结构
    图1-21 MainActivity的方法结构
    图1-22 打开App项目的文件对话框
    1.3.2 导入已有的工程
    本书提供了所有章节的示例源码,为方便学习,读者可将本书源码直接导入Android Studio。根据App
    工程的组织形式,有两种源码导入方式,分别是导入整个项目,以及导入某个模块,简要说明如下。
    1.导入整个项目
    以本书源码MyApp为例,依次选择菜单File→Open,或者依次选择菜单File→New→Import Project,
    均会弹出如图1-22所示的文件对话框。
    在文件对话框中选中待导入的项目路径,再单击对话框下方的OK按钮。此时文件对话框关闭,弹出另一
    个如图1-23所示的确认对话框。
    图1-23 是否开启新窗口的确认对话框
    确认对话框右下角有3个按钮,分别是This Window、New Window和Cancel,其中This Window按钮

    示在当前窗口打开该项目,New Window按钮表示在新窗口打开该项目,Cancel按钮表示取消打开操
    作。此处建议单击New Window按钮,即可在新窗口打开App项目。
    2.导入某个模块
    如果读者已经创建了自己的项目,想在当前项目导入某章的源码,应当通过Module方式导入模块源码。
    依次选择菜单File→New→Import Module,弹出如图1-24所示的导入对话框。
    单击Source Directory输入框右侧的文件夹图标,弹出如图1-25所示的文件对话框。
    图1-24 导入模块的对话框
    图1-25 选择模块的文件对话框
    在文件对话框中选择待导入的模块路径,再单击对话框下方的OK按钮,回到如图1-26所示的导入对话
    框。
    可见导入对话框已经自动填上了待导入模块的完整路径,单击对话框右下角的Finish按钮完成导入操
    作。然后Android Studio自动开始模块的导入和编译动作,等待导入结束即可在Android Studio左上角
    的项目结构图中看到导入的chapter02模块,如图1-27所示。
    图1-26 填写模块路径的对话框
    图1-27 成功导入模块之后的项目结构图
    图1-28 App工程的编译结果窗口
    1.3.3 编译App工程
    Android Studio跟IDEA一样,被改动的文件会自动保存,无须开发者手工保存。它还会自动编译最新的
    代码,如果代码有误,编辑界面会标红提示出错了。但是有时候可能因为异常关闭的缘故,造成
    Android Studio的编译文件发生损坏,此时需要开发者手动重新编译,手动编译有以下3种途径:
    (1)依次选择菜单Build→Make Project,该方式会编译整个项目下的所有模块。
    (2)依次选择菜单Build→Make Module ***,该方式会编译指定名称的模块。
    (3)先选择菜单Build→Clean Project,再选择菜单Build→Rebuild Project,表示先清理当前项目,再
    对整个项目重新编译。
    不管是编译项目还是编译模块,编译结果都展示在Android Studio主界面下方的Build窗口中,如图1-28
    所示。
    由编译结果可知,当前项目编译耗时2分29秒,共发现了1个警告,未发现错误。

    1.4 运行和调试App

    图1-29 打开AVD Manager的图标栏
    图1-30 模拟器的创建窗口
    本节介绍使用Android Studio运行和调试App的过程,首先叙述了如何创建Android Studio内置的模拟
    器,接着描述了如何在刚创建的模拟器上运行测试App,然后阐述了如何在Android Studio中查看App
    的运行日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1 创建内置模拟器
    所谓模拟器,指的是在电脑上构造一个演示窗口,模拟手机屏幕的App运行效果。App通过编译之后,
    只说明代码没有语法错误,若想验证App能否正确运行,还得让它在Android设备上跑起来。这个设备可
    以是真实手机,也可以是电脑里的模拟器。依次选择菜单Run→Run (也可按快捷键Shift+F10),或者
    选择菜单Run→Run…,在弹出的小窗中选择待运行的模块名称,Android Studio会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已
    经连接的设备,如果已有连接上的设备就在该设备上安装测试App。
    因为一开始没有任何已连上的设备,所以运行App会报错“Error running :No target device found.”,
    意思是未找到任何目标设备。此时要先创建一个模拟器,依次选择菜单Tools→AVD Manager,或者在
    Android Studio右上角的按钮中单击图标,如图1-29所示。
    此时Android Studio打开模拟器的创建窗口,如图1-30所示。
    单击创建窗口中的Create Virtual Device按钮,弹出如图1-31所示的硬件选择对话框。
    图1-31 硬件选择对话框
    在对话框的左边列表单击Phone表示选择手机,在中间列表选择某个手机型号如Pixel 2,然后单击对话
    框右下角的Next按钮,跳到下一页的系统镜像选择对话框如图1-32所示。
    图1-32 系统镜像选择对话框
    看到镜像列表顶端的发布名称叫R,对应的API级别为30,它正是Android 11的系统镜像。单击R右边的
    Download链接,弹出如图1-33所示的许可授权对话框。
    图1-33 许可授权对话框
    单击许可授权对话框的Accept选项,表示接受上述条款,再单击Next按钮跳到下一页的镜像下载对话
    框,如图1-34所示。
    图1-34 镜像下载对话框
    等待镜像下载完成,单击右下角的Finish按钮,返回到如图1-35所示的系统镜像选择对话框。
    此时R右边的Download链接消失,说明电脑中已经存在该版本的Android镜像。于是选中R这行,再单
    击Next按钮,跳到模拟器的配置对话框如图1-36所示。
    图1-35 系统镜像选择对话框
    图1-36 模拟器的配置对话框
    配置对话框左上方的AVD Name用于填写模拟器的名称,这里保持默认名称不动,单击对话框右下角的
    Finish按钮完成创建操作。一会儿对话框关闭,回到如图1-37所示的模拟器列表对话框,可见多了个名
    为Pixel 2 API 30的模拟器,且该模拟器基于Android 11(API 30)。
    图1-37 模拟器的列表对话框
    图1-38 顶部工具栏出现刚创建的模拟器
    图1-39 模拟器正在启动
    1.4.2 在模拟器上运行App
    模拟器创建完成后,回到Android Studio的主界面,即可在顶部工具栏的下拉框中发现多了个“Pixel 2
    API 30”,它正是上一小节创建好的模拟器,如图1-38所示。
    重新选择菜单Run→Run ‘app’,也可直接单击“Pixel 2 API 30”右侧的三角运行按钮,Android Studio便
    开始启动名为“Pixel 2 API 30”的模拟器,如图1-39所示。等待模拟器启动完毕,出现模拟器的开机画面
    如图1-40所示。再过一会儿,模拟器自动打开如图1-41所示的App界面。
    图1-40 模拟器的开机画面
    图1-41 模拟器运行App
    可见模拟器屏幕左上角的应用名称为MyApp,页面内容为Hello World!它正是刚才想要运行的测试
    App,说明已经在模拟器上成功运行App了。
    1.4.3 观察App的运行日志
    虽然在模拟器上能够看到App的运行,却无法看到App的调试信息。以前写Java代码的时候,通过
    System.out.println可以很方便地向IDEA的控制台输出日志,当然Android Studio也允许查看App的运
    行日志,只是Android不使用System.out.println,而是采用Log工具打印日志。
    有别于System.out.println,Log工具将各类日志划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这些
    日志等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说明如下:
    Log.e:表示错误信息,比如可能导致程序崩溃的异常。
    Log.w:表示警告信息。
    Log.i:表示一般消息。
    Log.d:表示调试信息,可把程序运行时的变量值打印出来,方便跟踪调试。
    Log.v:表示冗余信息。
    一般而言,日常开发使用Log.d即可,下面是给App添加日志信息的代码例子:
    (完整代码见app\src\main\java\com\example\app\MainActivity.java)

    import androidx.appcompat.app.AppCompat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util.Log;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Log.d("MainActivity", "我看到你了"); // 添加一行日志信息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图1-42 Android Studio的日志查看窗口
    重新运行测试App,等模拟器刷新App界面后,单击Android Studio底部的“Logcat”标签,此时主界面下
    方弹出一排日志窗口,如图1-42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日志窗口的顶部是一排条件筛选框,从左到右依次为:测试设备的名称(如“Pixel_2_API_30”)、测试
    App的包名(例如只显示com.example.myapp的日志)、查看日志的级别(例如只显示级别不低于
    Debug即Log.d的日志)、日志包含的字符串(例如只显示包含MainActivity的日志),还有最后一个是
    筛选控制选项(其中“Show only selected application”表示只显示选中的应用日志,而“No Filters”则表
    示不过滤任何条件)。一排条件筛选之后,logcat窗口只显示一行“D/MainActivity:我看到你了”,说明成
    功捕获前面代码调用Log.d的日志信息。

    1.5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Android开发环境的搭建过程,包括:Android开发简介(Android的发展历程、
    Android Studio的发展历程)、搭建Android Studio开发环境(开发机配置要求、安装Android
    Studio、下载Android的SDK)、创建并编译App工程(创建新项目、导入已有的工程、编译App工
    程)、运行和调试App(创建内置模拟器、在模拟器上运行App、观察App的运行日志)。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掌握Android Studio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使用自己搭建的Android Studio
    环境创建简单的App工程,并在模拟器上成功运行测试App。

  • 相关阅读:
    Flink窗口理论到实践
    6.1数值积分问题&6.2插值型求积公式
    国庆作业 9月30 消息队列实现进程间通信
    leetcode25 K个一组反转链表
    云原生Kubernetes:K8S集群各组件服务重启
    软件工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Python学习三(面向对象)
    Linux系统编程——网络编程的学习
    3种方法,关闭win10的IPC共享,怎么关不掉?
    Bigder:42/100 showCase多少bug可以打回去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fangjiayou/article/details/12484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