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


    Internet:

    主机/端系统(end System / host):

    • 硬件

    • 操作系统

    • 网络应用程序

    通信链路:

    • 光纤、网络电缆、无线电、卫星

    • 传输效率:带宽(bps)

    分组交换设备:转达分组

    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

    协议:

    作用:控制发送信息、接收信息

    定义:在两个或多个通讯实体之间交换的报文格式次序,以及在报文传输和接受或其他事件方面所采取的动作 

    主要协议:TCP协议、UDP协议、IP协议等

    因特网的标准:

    REC:评价文档

    IETF:因特网工程任务组


    网络结构:

    网络边缘:

    接入网:将端系统物理连接到其边缘路由器的网络

    物理媒体

    作用:运行应用程序(Web,email等)

    客户/服务器模式:

    • 客户端向服务器请求、接受服务
    • 如Web浏览器/服务器,Email客户端/服务器等

    对等(peer-peer)模式:

    • 很少(甚至没有)专门的服务器
    • 如Gnutella、KaZaA、Emule

    目标:在端系统之间传输数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流媒体、远程会议、DNS、Internet电话)
    • 无连接
    • 不可靠数据传输
    • 无流量控制
    • 无拥塞控制

    网络核心:路由器的网状网络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端到端的资源被分配给源端到目标端的呼叫 

    定义:图中,每段链路有4条线路:该呼叫采用了上面链路的第2个线路,右边链路的第一个线路(piece)

    特点:
    • 独享资源:不同享(每个呼叫一旦简历2起来就能够保证性能)
    • 如果呼叫没有数据发送,被分配的资源就会被浪费
    • 通常被传统电话网络采用
    • 为呼叫预留端-端资源
    1. 链路带宽、交换能力
    2. 专用资源:不共享
    3. 保证性能
    4. 要求建立呼叫连接

      缺点:

    • 线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因为其建立时间长,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有突发性,如果使用线路交换,则浪费的片较多,并且可靠性也不高

          电路交换网络中的复用:

    • FDM(频分)

    • TDM(时分)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

    实质:存储-转发
    分类:(按照有无网络层的连接)
    • 数据报网络
    1. 分组的目标地址决定下一跳
    2. 在不同的阶段,路由可以改变
    3. 类似:问路

    数据报的工作原理:
    • 在通信之前,无需建立起一个连接,有数据就传输
    • 每一个分组都独立路由(路径不一样,可能会失序)
    •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标地址进行路由

    • 虚电路网络
    1. 每个分组都带标签(虚电路标记VCID,标签决定下一跳)
    2. 在呼叫建立时决定路径,在整个呼叫中路径保持不变
    3. 路由器维持每个时间的状态信息
    4. X.25 和 ATM
    公式:在一个速率为R bps的链路,一个长度为L bps的分组的存储转发延时:L/R s

    排队延迟和丢失 :

    到达速率 > 链路输出速率:

    • 分组将会排队,等待传输
    • 如果路由器的缓存用完了,分组将会被抛弃

    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

    • 总的来说,分组交换允许更多用户使用网络!
    • 电路交换最多支持10个用户同时使用,而分组交换最多可支持35个用户同时使用,且活跃用户>=10的概率为0.0004

     

  • 相关阅读:
    完美!字节3-1级别大佬把《数据结构与算法》讲透了,带源码笔记
    偏差与方差
    关于C#程序(Windows窗体应用)的退出询问
    团建游戏大全
    牛牛截图控件与利洽远程控制产品升级-支持证书自动升级
    深度剖析图像处理—边缘检测
    JMX监控Kafka offset,kafka流量监控,kafka metrics
    【数据结构】—堆排序以及TOP-K问题究极详解(含C语言实现)
    Spring 事务 @Transactional 注解
    前端项目实战141-RTKQ项目中案例详解2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2301_80544540/article/details/13819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