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点数在内存中的存储


    常见的浮点数:3.14159、1E10等,浮点数家族包括: float、double、long double 类型。浮点数表示的范围: float.h 中定义

    根据国际标准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754,任意一个二进制浮点数V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V  =  (−1) ^S*M ∗ 2^ E
    •  M表示符号位,当S=0,V为正数;当S=1,V为负数(−1) 
    •  S表是有效数字,M是大于等于1,小于2的
    •  E表示指数位

    举例来说:
    十进制的5.0,写成二进制是 101.0 ,相当于 1.01×2^2 。
    那么,按照上面V的格式,可以得出S=0,M=1.01,E=2。
    十进制的-5.0,写成二进制是 -101.0 ,相当于 -1.01×2^2 。那么,S=1,M=1.01,E=2。
    IEEE 754规定:
    对于32位的浮点数,最高的1位存储符号位S,接着的8位存储指数E,剩下的23位存储有效数字M


    对于64位的浮点数,最高的1位存储符号位S,接着的11位存储指数E,剩下的52位存储有效数字M

      浮点数存的过程

    IEEE 754 对有效数字M和指数E,还有一些特别规定。
            前面说过, 1≤M<2 ,也就是说,M可以写成 1.xxxxxx 的形式,其中 xxxxxx 表示小数部分。
    IEEE 754 规定,在计算机内部保存M时,默认这个数的第一位总是1,因此可以被舍去,只保存后面的xxxxxx部分。比如保存1.01的时候,只保存01,等到读取的时候,再把第一位的1加上去。

            这样做的目的,是节省1位有效数字。以32位浮点数为例,留给M只有23位,将第⼀位的1舍去以后,等于可以保存24位有效数字。

    至于指数E,情况就比较复杂:
            首先,E为一个无符号整数(unsigned int)
            这意味着,如果E为8位,它的取值范围为0~255;如果E为11位,它的取值范围为0~2047。但是,我们知道,科学计数法中的E是可以出现负数的,所以IEEE 754规定,存入内存时E的真实值必须再加上一个中间数,对于8位的E,这个中间数是127;对于11位的E,这个中间数是1023

            比如,2^10的E是10,所以保存成32位浮点数时,必须保存成10+127=137,即10001001。


     浮点数取的过程

    指数E从内存中取出还可以再分成三种情况:
    E不全为0或不全为1
            这时,浮点数就采用下面的规则表示,即指数E的计算值减去127(或1023),得到真实值,再将有效数字M前加上第一位的1。
            比如:0.5 的二进制形式为0.1,由于规定正数部分必须为1,即将小数点右移1位,则为1.0*2^(-1),其中间码为-1+127(中间值)=126,表示为01111110,而尾数1.0去掉整数部分为0,补齐0到23位00000000000000000000000,则其二进制表示形式为:
    0 0111111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 

    E全为0

            这时,浮点数的指数E等于1-127(或者1-1023)即为真实值,有效数字M不再加上第⼀位的1,而是还原为0.xxxxxx的小数。这样做是为了表示±0,以及接近于0的很小的数字。
    0 00000000 00100000000000000000000 

    E全为1

            这时,如果有效数字M全为0,表示±无穷大(正负取决于符号位s);
    0 11111111 00010000000000000000000 

    1. #include
    2. int main()
    3. {
    4. int n = 9;
    5. float* pFloat = (float*)&n;
    6. printf("n的值为:%d\n", n);
    7.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
    8. *pFloat = 9.0;
    9. printf("num的值为:%d\n", n);
    10. printf("*pFloat的值为:%f\n", *pFloat);
    11. return 0;
    12. }

     分析:

    先看第1环节,为什么 9 还原成浮点数,就成了 0.000000 
    9以整型的形式存储在内存中,得到如下二进制序列: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001

    首先,将 9 的二进制序列按照浮点数的形式拆分,得到第一位符号位s=0,后面8位的指数
    E=00000000 ,
    最后23位的有效数字M=00000000000000000001001。
    由于指数E全为0,所以符合E为全0的情况。因此,浮点数V就写成:
      V=(-1)^0 × 0.00000000000000000001001×2^(-126)=1.001×2^(-146)
    显然,V是一个很小的接近于0的正数,所以用十进制小数表示就是0.000000。

    再看第2环节,浮点数9.0,为什么整数打印是 1091567616 
    首先,浮点数9.0等于二进制的1001.0,即换算成科学计数法是:1.001×2^3
    所以: 9.0 =  (−1) ^0∗(1.001) ∗  2 ^3
    那么,第一位的符号位S=0,有效数字M等于001后面再加20个0,凑满23位,指数E等于3+127=130,即10000010
    所以,写成二进制形式,应该是S+E+M,即
    0 10000010 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这个32位的二进制数,被当做整数来解析的时候,就是整数在内存中的补码,原码正是
    1091567616 。 

  • 相关阅读:
    【设计模式】-创建型模式-第2章第1讲-【单例模式】
    【MATLAB】求解含有三角函数的方程
    PTA 浙大版《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题目集 参考答案(函数题)
    Unity中的PostProcessScene:深入解析与实用案例
    堆叠注入([强网杯 2019]随便注1)
    [附源码]java毕业设计家校通信息管理系统
    经典算法-----迷宫问题(栈的应用)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少做事情
    Web服务(12)——Tomcat管理
    文献学习-37-动态场景中任意形状针的单目 3D 位姿估计:一种高效的视觉学习和几何建模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wait___wait/article/details/13679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