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几种常用的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分类

    • 创建者模式:对象实例化的模式,创建型模式用于解耦对象的实例化过程。
      常用:单例模式、工厂方法模式、抽象工厂模式、建造者模式 。
      不常用:原型模式
    • 结构型模式:把类或对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大的结构。
      常用:代理模式、桥接模式、装饰者模式、适配器模式。
      不常用:组合模式、外观模式、享元模式。
    • 行为型模式:类和对象如何交互、划分责任和算法。
      常用:观察者模式、模板模式、策略模式、责任链模式、迭代器模式、状态模式。
      不常用:访问者模式、备忘录模式、命令模式、解释器模式、中介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各分类中模式的关键点

    • 单例模式:某个类只能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一个全局的访问点。
    • 简单工厂: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的参数决定创建出那一种产品类的实例。
    • 工厂方法: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那个类。
    • 抽象工厂: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的家族,而无须明确指定具体类。
    • 建造者模式:封装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并可以按步骤构造。
    • 原型模式:通过复制现有的实例来创建新的实例。
    •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方法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
    • 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层次结构。
    • 装饰模式:动态的给对象添加新的功能。
    • 代理模式:为其它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便控制这个对象的访问。
    • 享元模式:通过共享技术来有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 外观模式:对外提供一个同一的方法,来访问子系统中的一群接口。
    •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和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
    • 模板模式:定义一个算法结构,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实现。
    • 解释器模式:给定一个语言,定义它的文法的一种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
    •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算法,把它们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 状态模式: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对象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
    • 观察者模式:对象间的一对多的依赖关系。
    •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的前提下,保持对象的内部状态。
    • 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来封装一系列的对象交互。
    • 命令模式:将命令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使得可以用不同的请求来进行参数化。
    • 访问者模式: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作用于一组对象元素的新功能。
    • 责任链模式:将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解耦,使得多个对象都有处理这个请求的机会。
    • 迭代器模式:一种遍历访问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的方法,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结构。

    设计模式详解

    1、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它的定义就是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且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的特定:
    1、只有一个实例。
    2、自我实例化。
    3、提供全局访问点。

    单例模式的优点主要就是节约系统资源,提高系统效率,同时也能够严格控制客户对它的访问。
    也许就是因为系统中只有一个实例,这样就导致了单例类的职责过重,违背了“单一职责原则”,同时也没有抽象类,所以扩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单例模式实现方式
    1、懒汉式单例:第一次被引用时,才会将自己实例化。
    利用双重锁定解决多线程不安全的问题。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object syncRoot = new object();
            //构造函数必须是私有,防止在类的外部被实例化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先判断实例是否存在,不存在再加锁处理
                if (instance == null)
                {
                	//再同一时刻加了锁的那部分程序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
                    lock (syncRoot)
                    {
                    	/*
                    	如果当instance为null并且同时有两个线程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
                    	它们将都可以通过第一重instance==null的判断。然后由于lock机制,这两个线程则只有一个进入,
                    	另一个在外排队等候,必须要其中的一个进入并出来后,另一个才能进入。而此时如果没有了第二重的
                    	instance==null的判断,则第一个线程创建了实例,而第二线程还是可以继续在创建新的实例。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2、饿汉式单例:静态初始化的方式,是在自己被加载时就将自己实例化。
    缺点:需要提前占用系统资源。

        public sealed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readonly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2、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工厂方法模式非常符合“开闭原则”,当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产品时,我们只需要增加一个具体的产品类和与之对应的具体工厂即可,无须修改原有系统。
    同时在工厂方法模式中用户只需要知道生成产品的具体工厂即可,无须关心产品的创建过程。
    虽然它很好的符合了“开闭原则”,但是由于每新增一个新产品时就需要增加两个类。这样就会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

    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工厂方法模式
                IFactory factory = new HUAWEIFactory ();
                Phone phone= factory.CreatePhone();
    
                phone.Bells();
                phone.Call();
                phone.Send();
    
                Console.Read();
            }
        }
        //手机对象类
        class Phone
        {
            public void Send()
            {
                Console.WriteLine("发短信");
            }
    
            public void Call()
            {
                Console.WriteLine("打电话");
            }
    
            public void Bells()
            {
                Console.WriteLine("闹铃");
            }
        }
        //华为(具体产品类)
        class HUAWEI: Phone 
        { }
        
        //小米(具体产品类)
        class XiaoMi: Phone 
        { }
        
         //手机工厂(创建手机对象的接口)
        interface IFactory
        {
            Phone CreatePhone();
        }
        
        //生产华为手机的工厂(具体产品工厂类)
        class HUAWEIFactory : IFactory
        {
            public Phone CreatePhone()
            {
                return new HUAWEI();
            }
        }
        
         //生产小米手机的工厂(具体产品工厂类)
        class XiaoMiFactory : IFactory
        {
            public Phone CreatePhone()
            {
                return new XiaoMi();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3、抽象工厂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具体的类。

      他允许客户端使用抽象的接口来创建一组相关的产品,而不需要关心实际产出的具体产品是什么。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以从具体的产品中被解耦。它的优点是隔离了具体类的生成,使得客户端不需要知道什么被创建了,而缺点就在于新增新的行为会比较麻烦,因为当添加一个新的产品对象时,需要更改接口及其下所有子类。
      新增一个产品,就会增加抽象产品、具体产品类以及修改抽象工厂、具体工厂类

    • 组成角色

      角色关系作用
      抽象工厂(AbstractFactory)具体工厂的父类抽象工厂接口,它里面包含所有的产品创建的抽象方法
      具体工厂(ConcreteFactory)抽象工厂的子类;被外界调用实现抽象工厂方法,创建产品的实例
      抽象产品(AbstractProduct)具体产品的父类描述具体产品的公共接口
      具体产品(ConcreteProduct)抽象产品的子类;工厂类创建的目标类对抽象产品的具体分类实现
    • 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实现代码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Factory factory1 = new ConcreteFactory1();
                Client c1 = new Client(factory1);
                c1.Run();
    
                AbstractFactory factory2 = new ConcreteFactory2();
                Client c2 = new Client(factory2);
                c2.Run();
                
                Console.Read();
            }
        }
        
        //抽象工厂类
        abstract class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abstract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public abstract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具体工厂类1;实现抽象工厂类方法
        class ConcreteFactory1 :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ProductA1();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ProductB1();
            }
        }
    	//具体工厂类2;实现抽象工厂类方法
        class ConcreteFactory2 : AbstractFactory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A CreateProductA()
            {
                return new ProductA2();
            }
            public override AbstractProductB CreateProductB()
            {
                return new ProductB2();
            }
        } 
          
        //抽象产品A
        abstract class AbstractProductA
        {
        }
    	//抽象产品B
        abstract class AbstractProductB
        {
            public abstract void 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a);
        }  
        //具体产品A1
        class ProductA1 : AbstractProductA
        {
        }
        
    	//具体产品B1
        class ProductB1 : AbstractProductB
        {
            public override void 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a)
            {
                Console.WriteLine(this.GetType().Name +
                  " interacts with " + a.GetType().Name);
            }
        }
    	//具体产品A2
        class ProductA2 : AbstractProductA
        {
        }
    	//具体产品B2
        class ProductB2 : AbstractProductB
        {
            public override void 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a)
            {
                Console.WriteLine(this.GetType().Name +
                  " interacts with " + a.GetType().Name);
            }
        } 
        
        class Client
        {
            private AbstractProductA AbstractProductA;
            private AbstractProductB AbstractProductB;
    
            // Constructor 
            public Client(AbstractFactory factory)
            {
                AbstractProductB = factory.CreateProductB();
                AbstractProductA = factory.CreateProductA();
            }
    
            public void Run()
            {
                AbstractProductB.Interact(AbstractProductA);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66
    • 67
    • 68
    • 69
    • 70
    • 71
    • 72
    • 73
    • 74
    • 75
    • 76
    • 77
    • 78
    • 79
    • 80
    • 81
    • 82
    • 83
    • 84
    • 85
    • 86
    • 87
    • 88
    • 89
    • 90
    • 91
    • 92
    • 93
    • 94
    • 95
    • 96
    • 97
    • 98
    • 99
    • 100
    • 101
    • 102
  • 相关阅读:
    生命之水 I 永恒君主雪莉白兰地大师班
    用turtle库绘制图形(fractalcurves)
    WFST--学习笔记
    深入探讨Kubernetes(K8s)在云原生架构中的关键作用和应用
    掌握时间复杂度, 编写高效代码
    第十五届蓝桥杯第三期模拟赛(Java)
    「聊设计模式」之外观模式(Facade)
    Unity3d C#使用Screen.SetResolution设置无效的问题(问题在于Screen.width、Screen.height)
    [源码解析] TensorFlow 分布式环境(5) --- Session
    Java进阶API第三章
  • 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35434967/article/details/127940824